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61821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能正确使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限整数)。2、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单元重难点:单元重难点:重点: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难点:能正确使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

2、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单元教学措施:单元教学措施: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 1)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

3、游戏 。(3 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 2000 元。2、我在银行存入了 300 元。3、我向南走了 100 米。4、零上 10 摄氏度。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二、自学例 1。(10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1 情境图。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导学单:导学单:1.1.3 3 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你是怎么看的你是怎么看的? ?2.2.试着把这

4、三个温度写下来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 ,并读一读。并读一读。3.3.思考思考:+20:+20和和-20-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里的气温是零下?3 3你是怎么理解你是怎么理解+20+20和和-20-20的?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3.全班交流。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

5、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 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20表示零上 20,温度比 0高,-20表示零下 20,温度比 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自学例 2.(6 分钟)1.自学。导学单:导学单:1 1. .用例用例 1 1 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2 2. .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2.全班交流:+8844.4 米和-155 米

6、的实际含义。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如果把这 5 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导学要点:像+20、+884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四、练习。(15 分钟)【基本练习】1.第 2 页练一练。点拨:表示正数的圈里有 0 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 0 的关系。2.练习一的第 1、

7、2 题。第 1 题:以 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第 2 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3. 练习一的第 3 题。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4. 练习一的第 4 题。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 0高,哪些比 0低?-5与-10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5.创编练习。电梯现在停在 6 楼,如果升到 9 楼记作3,那么2 表示( )。 电梯下降到了 2 楼电梯下降了 2

8、楼电梯下降了 4 楼电梯上升到 8 楼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五、课作。(6 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 1 页。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甲地海拔高度是 30 米,乙地海拔高度是 20 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 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六、家作。1.课课练第 页。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2 2)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正、负

9、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 分钟)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二、自学例 3。(7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4 表格。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导学单:导学单:1.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2.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

10、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导学要点: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2.全班交流。3.试一试。(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三、自学例 4.(9 分钟)1.自学。出示:教材例 4 情境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用。导学单:导学单:1 1. .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 2. . 思考:如果把向东走思考:如果把向东走 2 2 千米记作千米记作+2+2 千米,那么向西走千米,那么向西走 2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11、?3.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1.1.如果把向东走如果把向东走 2 2 千米记作千米记作+2+2 千米,那么向西走千米,那么向西走 2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千米可以记作什么?你是怎你是怎么想的?么想的?2.2. 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3.全班交流。导学要点: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千米可以记作-2 千米。在数轴上,0 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 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2 和 2 到 0 的距离相等。4.阅读第 4

12、 页的“你知道吗”?四、练习。(15 分钟)【基本练习】1.第 4 页练一练。点拨: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数表示取出的钱数。2.练习一的第 5 题。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3. 练习一的第 6 题。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点拨: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4. 练习一的第 7 题。点拨: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5. 练习一的第 8 题。表中的正数、负数和 0 各表示什么?6.创编练习。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 120 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12 下,魏丽的成绩是8 下,王明实际跳( )下,魏丽实际跳( )下。提示:在表示王明和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算的?五、课作。(8 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 2-3 页 1、3、4、5 题。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小强从家向西走了 300 米记作300 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 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两地的位置吗?六、家作。1.课课练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