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5227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四下《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说课稿我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花”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中的江畔独步寻花。下面我从本课的设计理念、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特色、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流程及板书等七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基本理念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二、说教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706 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

2、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3、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把握古诗的韵味美。3、情意目标: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好美丽,感悟诗人的情感。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诵读诗文,感受春花的美丽。2、难点:初步理解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五、说教学设计的特色在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引探法及 “背景再现”引导学生理解走进作者、走进画面,进行感情朗读,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进入诗境中感悟诗情,感悟作者的迷醉与惊喜。六、说教法及

4、学法运用在本课时的教学策略运用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的古诗教学方法,充分运用“金钥匙”来引导学生学习:问题一: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学法推荐: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相关词语)问题二:诗人怎么描写这些景物?诗人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学法推荐:默读古诗,抓住重点词句读一读,回想自己赏花的经历,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批注。在接下来的学习成果汇报中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运用得比较得当、到位,适合学生学习本首古诗。七、说教学流程我本课一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分别是:导入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诗的对仗美理解古诗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画面入诗境悟诗情,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回归全诗,整体感知课

5、堂检测语文课外实践。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一个环节“链接旧知,导入新课。”具体是这样的:1、出示“读一读”中的春日,引读背诵。师:孩子们,伴着校园的第一抹新绿,我们走进了明媚的春天。(出示春日,齐读。)2、师:春日的泗水滨清风拂面,万紫千红。黄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读的(板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写课题:“请和老师一起将课题工工整整地写在练习本上,如果写错了或写得不满意,可用修改符号修改,彻底告别修正液。”(3)点评。(设计理念:一是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很自然引出新课。二是针对本班学生写字潦草、不规范、乱涂乱改的现象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6、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字习惯。)另外,我觉得最满意、最精彩的是第五个环节“回归全诗,整体感知”这一部分。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没有情境,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品味;没有品味,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拓展。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1)出示 9:资料再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公元 760 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饱受离乱之后,总算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诗人为此感到欣慰。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着江畔散步,在黄四娘家的小路旁,诗人满心欢喜地寻找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这清丽欢快的情景让一路走来的作者惊喜不已(女生)(2)此时

7、此刻,诗人迷醉了。春花、戏蝶、娇莺给春天增添了无穷的美丽与生机。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轻松、愉快的诗人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他也要把这感受告诉全体男生(起来带上动作诵读)(3)读着这首诗,我们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齐读)(设计理念: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基点,体会诗人的“喜悦”既有看到美丽景色的“喜”,还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将学生已经生成的情感体验再度升华,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2、出示 10:观赏花的图片、听歌曲江畔独步寻花3、多美的春色图呀,你能用哪些词语描绘刚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说一说(语文天地中的“读

8、一读”)出示 11: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姹紫嫣红 国色天香 含苞待放 娇艳欲滴 美不胜收(设计理念:通过欣赏图片、听江畔独步寻花等媒体手段,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的感受、对诗人情感的体验都有明晰的态势;学会运用“语文天地”中的词语积累,为“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储备必要的知识。)4、小结师:积累的词语真不少呢。孩子们,这首诗没有写人,但好像处处有人。诗人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连戏舞,黄莺也是自在鸣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个

9、“寻”字了得!为了更深层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议大家在课外补背:出示 12:江畔独步寻花(之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设计理念:通过适度的拓展,促使学生走进诗句所描画的意境,滋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将自己和作者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领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从而萌生出对热爱和赞美之情,)八:说板书设计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江畔独步寻花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古诗的主要内容及学生对整体的把握,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回归全诗,整体感知。附【板书设计】花江畔独步寻花 蝶 勃勃生机 美丽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