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4551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夜雨寄北》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赏析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 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 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 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 ,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 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 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 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

2、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 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 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 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 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 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 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

3、时 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何当”紧扣 “未有期” ,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 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 , “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 作夜雨寄北 , “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 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 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 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

4、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 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 ,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 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 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 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 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 (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 “共剪” 、 “却话” ,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

5、望归后“共 剪西窗烛” ,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 “却话巴山夜雨时” ,则此 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 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 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 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学案学案学习目的: 一、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6、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 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 600 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 ,他“一生襟抱未尝开” ,他的诗多 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 851 年-855 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 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 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 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

7、雨景,吟成了此诗。 二、朗读评析。 1、翻译全诗。 2、分析诗歌。 问:读完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 (二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二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 寄内” , “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 , “北” ,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 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 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 )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练习练习思维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和杜牧则有 “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

8、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话: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 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 ,_。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 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