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04102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年年XX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一、总则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 例及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范围是乡镇党委、村党(总)支部,村级党组织 所属党组织参照适用。二、党的组织设置3.乡镇党组织:乡镇设立党的委员会,乡镇机关、站所根据党 员人数、工作需要及便于开展党的活动等设置党组织。4.村党组织: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党支部,原则 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 达100人以上的设立党委。5.功能型党组织:依托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 业社会化组织、

2、农民工聚居地等设立功能型党组织,确保应建 尽建。6.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 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跨村跨乡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或县委 组织部确定隶属关系。7.设置调整:每年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 规范、调整及时。8.纪检机构:乡镇党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村党总支委员会、 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9.村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 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群团、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 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三、班子队伍建设10.班子职数:乡镇党委

3、领导班子职数一般7- 9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党支部一般3- 5人、党总支一般5- 7人。提倡村“两委”正职一人兼、“两委”成员交叉任职。11.班子任期:乡镇党委任期为5年,村党(总)支部任期为3 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的委员会任期一致。期满按 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12.骨干队伍:乡镇党委书记符合“一好四强”要求,村党组 织书记符合“三有三带”要求。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乡镇配强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 至少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和1名组织干事,村可根据实际,配备 副书记,配齐组织委员;村民组长队伍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 善,提倡党小

4、组长兼任村民组长;建立村级干部后备库,每村 至少确定2名后备干部,跟踪培养管理措施落实。13.自身建设:乡镇党委每月至少开展1次中心组学习、乡镇党 员干部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523”工程 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集中培训 ,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村干部名村挂职、学历教育、双 技培训等工作扎实开展。班子思想政治、履职能力、工作作风 、廉洁自律建设制度健全。四、党员教育管理14.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有计划,坚持标准、规范程序、 保证质量。村党组织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注重在现有优秀人 员、外出农民

5、工,尤其是35岁以下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15.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 2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 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 扎实开展;60岁以下党员普遍掌握1- 2门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有年度 、月度播放计划;乡镇有1个以上学用示范基地;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和安徽先锋网微信党员订阅率不低于10?党组织负责人 订阅率不低于90?16.党费缴纳管理: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党员自 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半年公布1次收缴情况。17.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

6、员组织关系隶属清楚,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积 极开展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组织关系转接规范有序。18.流动党员管理:每年审核1次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季度 开展1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排查,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网上登 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双向共管”措施到位。19.党内激励关怀: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 扶活动;每年开展1次党内表彰活动。20.管理手段创新:注重运用“两微一端”等信息化手段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用好远程教育精品节目。党员信息库更新维护 及时准确,乡镇、村两级先锋网网络体系健全完善,按照乡镇 每周不少于3条、村每周不少于1条要求,对“万村网页”平台 内容及时维护更新

7、。五、党内组织生活21.“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 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上1次党课。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在支部或联 系支部讲1次党课。“三会一课”记录规范,资料齐全。22.民主评议党员: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 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稳妥慎重处置不 合格党员。23.组织生活会:支部每半年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 要情况,及时召开。24.民主生活会:党委(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成员民主生 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25.双重组织生活: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 度。

8、26.党员活动日: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固定1天 ,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活动记录规范。六、为民便民服务27.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党群 服务中心,流程规范、运转高效。28.“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培”有具体措施,“带”有实 在效果,有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29.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岗位设置合理、党员认岗积极、活动 扎实开展。30.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有收入 ,把外地项目、资金、技术等带回来有发展。31.党员议事会:议事规则、程序符合要求,落实党员民主权 利,推动村级民主决策。32.双向承诺:年初有承诺、年中有践诺、年底有评诺。承

9、诺 内容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群众评价好。33.星级创评: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星级创评工作,标 准明确、程序规范,结果运用合理。34.三结三促:村级党组织主动与联系帮扶单位建立结对帮扶 长效机制,实现结对交流促和谐、结对帮扶促提升、结对共建 促发展。35.服务载体创新:结合实际,创新服务载体形式,实现 乡有品牌、村有特色、群众满意。七、场所建设管理36.建设布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党员活 动室不低于100平方米,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不低于40平方 米。强化一室多用,集中办公,努力建成“一厅两室一场两栏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党员活动室、村干部会议室;群 众娱乐广场;党

10、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37.标识制度: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主标识统一为“XX村党群服 务中心”,场所对外悬挂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 监督委员会标牌,有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悬挂村级经济合作 组织标牌,无其它标牌;门牌设置规范;室内上墙制度一般为 议事规则、行为规范、便民服务、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38.基本设施:在办公场所主楼或醒目位置设置旗杆并升挂国 旗;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栏 等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符合规定,更新及时;党员活动室内醒 目位置悬挂党旗、入党誓词,配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终端 ,建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配备1名专兼职管理员, 站点设施设备齐全

11、;为民服务大厅窗口一般包括党员服务、计 划生育、民政社保、综治司法、便民服务等窗口,服务事项、 办事流程、作息时间、联系电话等一目了然。39.管理维护:活动场所产权清晰,设施设备登记清楚,管理 维护制度健全,场所内外整洁卫生。40.乡镇“五小”建设: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 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建设完善。八、工作运行机制41.议事决策机制:乡镇党委以“三重一大”事项为重点的民 主议事决策制度健全;村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重点的议 事规则健全。42.权责约束机制:推行乡、村权责清单管理,村务情况分析 、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43.联系群众机制:“文建明工作法”深入实施,乡镇

12、干部分 片包村、住乡值班、入户走访制度健全;落实村干部值班、坐 班和包组联户等制度,村干部每年对所有农户至少走访1遍; 乡镇每个工作日至少安排1名班子成员负责接访,村做到随访 随接。全面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一公里”服务圈的农村党员干 部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干部、普通党员、村民组长积极主动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确保在“一公里”范围内困有人帮、难有 人救、贫有人扶、问有人答、事有人解。44.抓乡促村机制: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乡镇抓村 直接责任落实,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对软 弱涣散村党组织,采取“一村一策”,整顿到位。每年开展1 次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九、基本经费保障45.村级基

13、本运转经费:按照3000人以下村5万元、3000- 5000人村7万元、5000人以上村9万元的最低标准落实村级组织 基本运转经费,其中用于服务群众支出不低于50?经费使用管 理规范。46.村干部报酬:落实“一定三有”政策,村书记、主任基本 报酬,按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 确定,合理确定绩效报酬和村“两委”其他成员报酬。为符合 条件村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建立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 伤害保险补助制度。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认定准确、动态管理 、按月发放。47.正常增长机制: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各乡镇可以根据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予以保障, 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48.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营性收益有稳定来源 ,年收益不低于2万元。乡镇消除“空壳村”,50?上的村年收 益达到5万元以上。十、附则49.本标准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