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3487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目的一、继承“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学习j匕大人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确立“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读书“的抱负。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意,体会文中寄寓的深情。三、理解演说辞的特点,学写讲演稿。教学设想本文是为庆祝北大百年华诞而作,同时更发表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刻,故并非一篇应时之作。只有努力探究思路的拓展,理解它的开合自如,才能较好理解本文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这可以指导学生在划分竿构、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完成。此外,理解“讲话“

2、还建立在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可针对学生情况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这堂课可开展网络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利用网络提供信息自主阅读,扫清阅读障碍,理清整体思路。第二课时,理清局部思路,体会演说辞的特点,加深理解主旨。教学重点一、通过对结构层次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二、明确理清总体思路的基本方法。教学步骤一、简介背景,导人课文1998年5月4日,作为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北大,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北大历任校长和校友代表八千多人欢聚人民大会

3、堂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出第 2 页 共 6 页席大会。会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这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不仅是总书记对北大学生的殷切寄语,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望。今天,让我们重读“讲话“,走近北大,感受这座世纪学府的精神魅力,走近江总书记,去聆听一代领导人的深情嘱托。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阅读,获得总体认识,基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意1自主阅读,教师作个别指导。2集体讨论,整体感知。从时间上看,这篇讲话

4、发表于庆祝北大建校百年的大会上,是篇贺辞,但从内容上看,它绝不仅是限于一校一地的讲演,而是面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知识界和全国青年的一篇讲话。它高屋建瓴,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历程,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高等院校所担负的责任,从五四精神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历史发展到今天,面对着翩翩而来的新世纪,面对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青年该怎样继承、发扬五四爱国传统,勇敢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使我们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无限美好的未来,这是每一位处在世纪之交的爱国青年应做的思考。特别是在5月4日,这个

5、爱国运动的纪念日,这个中国青年的节日里,江总书记以这样一篇热情的讲演,表达了对青年的殷殷期望,引起了我们对历史责任的深深思索,意义深远,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学习此文,一定要结合背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特殊意义,准确把握文意,体昧其中寄寓的深情。第 3 页 共 6 页四、梳理结构,理清文章总体思路、1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文,摘录文中词、句来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2划分结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3全班于网上交流,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有所拓展-由北大及于全国,由北大人及于全国各界青年,同时又逐层深入-由回顾历史,到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由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历史经

6、验的.总结。(附:教师分析)本文共18个自然段,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对北大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向界人士表示欢迎。第二部分:(26段)回顾百年历史,揭示光荣传统。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出席庆祝大会的各1揭示北大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1)历史背景:列强人侵,民族危亡发生了戊戌变法一批爱国志士喊出“兴学图强“的口号(2)北大(和其它一些高等学府)创建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人民寻求新知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2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概括回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和巨变“本世纪上半叶:建立新中国本世纪下半叶: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展望前景(下

7、个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3对北大历史作用及地位的高度评价:“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学府。“(综合评价)(1)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心“、“策源地“、“最早传播“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英才辈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早期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进步学者(2)是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阵地4.总结优良传统,号召发扬光大引用鲁迅先生的评价,揭示北大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阐明其价值(意义)-第 4 页 共 6 页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使北大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最后号召全体要“发扬光大“。5号召“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千万珍惜“大学时代。由个人大学岁月的回顾,引申归纳出当时广大进步爱国青年的优良传统,

8、由赞许五十多年前的进步青年,再引申出对当代学子的希望。以上各段,思路是逐步拓展,又层层深入。从北大百年历史回顾扩展到祖国世纪沧桑,又自全国复归于对北大的评价,思路开合自如,“小大由之“;自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自对学校的高度评价及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思路在步步展开中得到升华、提高。第三部分:(710段)阐述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这一战略的任务要求。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宏伟目标,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从当今世界形势看我国当今任务,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开发到“战略“的实践,从而得出“全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结论。3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9、。4大学建设的任务与要求如果说第二部分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期望,那么这第三部分则是分析现实,明确任务。由国际形势看国内形势,由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体事业看科教领域的任务要求,进而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由宏观到微观,思路仍是层层深入,递进,要求也更为明确而具体。第四部分:(1116段)向青年提出希望:第 5 页 共 6 页1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2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3;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4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第五部分:(17、18段)展望未来,寄托希望,这是全篇的概括、总结,又是主题的升华、提高。纵观全篇,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历程,从

10、五四光荣传统到对青年的殷切望,从世界的迅猛发展谈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对教育的任务要求。最后由“北大同:及于“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再及于“全国各界青年,表明这不是一篇仅限于北大校的应景文章,也非仅限于教育领域的普通演讲,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战略全局性和历史长期性的指导性.文献。I、回顾全文,体会理清文章总体思路的一些方法(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帮助梳.总结)通过前面的讲析我们已经明确,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段落间、句子间是怎样互相联系,组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以及这样组的道理所在。好文章的思路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首先表现为结构的

11、条理性所以我们在理清思路时,往往是分析文章结构的条理性,探究段落间的层次关系,理清料组织所依从的顺序。但仅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了段意并不等于理清了思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思路的总的依据和出发点、归宿点是章的主旨,因此还要在整体感知,初步把握主旨的前提下去探究思路、理清脉络,从而深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的,理清总体思路,我们大致可以分作这样几步:第一步:整体把握课文,根据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第二步:概括出各段中心。第 6 页 共 6 页第三步:探究思路。我们可以自觉设置问题,对这一思路的展开提出质疑,在解疑达到对作者的理解。也可以进行多角度思维,假设出多种结构安排,将文章思路与自己设想作比较,从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构思。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关注文章上下文照应、衔接的语言线索,明确段落间的逻辑:系,弄清全篇的.写作顺序,理解上下文意义的内在联系等,这样便可以较准确地理清文:总体思路,以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全篇。六、布置作业:1回答问题:北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为什么“此时此刻“,江总书记会想到自己五十年前的大学岁月这的作用2任选一段作理清局部思路的训练。3找出初中第五册最后一次讲演及高一课本中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文章体味三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