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2606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8 页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校长的教师高研班工作综述发挥办院优势创新研培模式推动区域高级研培工作科学发展汪海孙大力2017年9月10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代表省委、省政府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省教育学院办学的特色和优势,立足基础教育,面向职业与成人教育,通过搭建良好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服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深入贯彻落实衣俊卿同志的讲话精神,不断探索和升华培训理念,树立学院品牌,充分发挥学院

2、研培结合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教研和培训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针对建三江分局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适时举办了建三江校长、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是省教育学院创新培训模式,探索为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搭建良好公共服务平台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一板块播种:发展需求与职责定位的链接破解发展难题的专业培训动因农垦建三江分局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绿色食品基地面积最大、人均生产粮食最多、生态环境全国最优的地区,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分局特别注重科技教育进步,把培养人才放在建三江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推出了“一流教育创建工程”“教师队伍升级工程”“教

3、育信息化工程”“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工程”“教育兴局工程”。仅2017年就投资11526万元,新建校舍39687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23000平方米,全局实现了100集中办学,智能化教育覆盖率达到7第 2 页 共 18 页0。随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和硬件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建三江垦区教育质量在稳步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这更坚定了建三江分局党委用现代农业跨越式大发展的改革成果,拉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垦区各项事业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奠基的信心。然而,教师队伍相对滞后的专业化水平成为建三江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看,还不够理想:4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缺乏;第

4、一学历达标呈现低龄化;专业覆盖率达不到100%;名师和优秀教师团队数量不足,不能形成辐射作用,这一切都说明,教育的软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破解建三江垦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可喜的是,建三江的校长以及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要求,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垦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所形成的内驱动力,促使他们渴望自身具有较高的事业发展竞争力。他们需要贴近专家、迈入名校、走近名师,接受前沿的继续教育,实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的教育智慧链接教学,用丰富的专业技能提升教学。为此,分局党委决定拿出150

5、0万元,用于校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培训,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短期内将建三江分局教育办成全垦区的一流教育。确立携手双赢的合作发展目标到哪里去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2017年10月,建三江分局副局长王晓春、建三江分局教育局局长王凤喜、副局长夏其龙怀揣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关于分期分批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师外派研修挂职锻炼的实施方案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寻找答案的征程。他们多方走访了省内外有关院校,一轮又一轮第 3 页 共 18 页的洽谈、设计、论证,寻找最佳的合作人选。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机遇总是垂青于孜孜以求的人。“承担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任务,这是学院与其他办学机构不可比拟

6、的一个优势。这一优势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要转变办学观念,注意取长补短,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把学院办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省级教育学院。”衣俊卿部长的讲话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曾经产生强烈反响。学院新的领导班子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迅速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开展了如何搭建良好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大讨论,及时提出了“施以德政、行于勤政、守于廉政”的治院方略,明确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团队精神,采用紧逼战术”的工作策略,确立了以“师范的师范,教师的教师”为发展要求,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省级教育学院的奋斗目标。于是,面对建三江垦区校长教师强烈的继续教育的需求

7、,在与兄弟院校竞争与博弈中,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以领导集体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把握,研培紧密结合的办院优势,全省基础教育的独特占位,研培力量雄厚的专家团队,走入名师名校的实践渠道,多样高效科学的研修模式,最终脱颖而出。此时,距离建三江分局党委制定的培训100位校长教师的开课时间只剩十天。这个高级研修班,培训周期长、学科多、标准高,但筹备时间十分短暂,面临的困难的可想而知的。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迅速组织优势力量,认真研制培训方案。以张晓明副院长为组长的方案研制小组,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根据建三江分局提出的需求,纵观当代基础教育发展态势,审视建三江教育发展现状,反复认真研究、对比,多方规划、论证,仅用

8、两天时间就拟出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接受农垦建三江分局委托举办中小学校长、第 4 页 共 18 页初中教师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开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培训工作务实、高效、快捷的先河。方案第一时间得到了建三江分局的积极回应,肯定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举办建三江校长教师高级研修班,使得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与建三江农垦分局走上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之路。第二版块耕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百位学员享用的双倍研培团队为使课程方案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提升研培效果,省教育学院发挥其特有的占位优势和研培结合的办院优势,组建了一支由国内知名教育专家,省级干训人员、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科

9、研人员,高校教学人员,知名校长以及名优教师组成的200余人的专业培训团队,其中,超过90%的培训教师是具有全省占位的高级职称人员。200多名培训教师培训100名学员,这无论从培训人员的数量还是实力,在我省都尚属首次。组建这样高层次的培训团队,用学院领导的话讲,就是要在建三江培训班上把全省优质教育人力资源“一网打尽”,此举充分显示了省教育学院要创办优质教育、高标准完成建三江垦区培训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凝聚专家智慧的量身研培课程高级研修班学员包括教学副校长,德育主任,以及数学、历史、思想品德、生物、地理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这些学员培训什么课程才是最有效的?张晓明副院长领带领课程设计团队

10、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建三江垦区的校长和老师已经在各级干训部门、教研部门的组织下多次接受通识培训和学科教研培训,但校长教师对理论的掌握还缺少系统性,亦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校长和教师还缺少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本次培训,应该跳出以往第 5 页 共 18 页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单纯理论培训和以听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引领,在培训中帮助学员努力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培养学员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操作、用实践操作推动理论研究的能力,使学员尽快实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个人视界的最大融合,并用这种新生成的带有个性化的理念指导建三江未来的教育工作。基于这样的思考,根据

11、学员的现有水平和建三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前瞻性、有效性、先进性、实践性为原则,以提高校长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课程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的基本素养和对当前学校管理、课程改革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的认识水平、研究能力与应对策略为培训目标,省教育学院为建三江的校长和教师量身定做了一套科学合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努力在最新课程改革成果、一线名优教师经验等方面,给学员提供学习机会及研究案例。按照学院安排,从2017年11月10日到2017年1月10日为理论研修阶段,学员主要接受专家培训;从2017年3月9日到7月10日为

12、学员深入基层学校挂职锻炼阶段,接受实践导师的专业引领。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张晓明副院长两次组织学员进行座谈,征求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培训模式的确定,都做了相应调整,尽量满足学员的需求。如大幅增加了德育内容,每节课后留出20分钟教师解疑释惑的对话时间,增加了学员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安排等,就是在学员的建议下增加课程方案内容。由于课程方案紧密结合学员的实际工作,而且针对性强,学员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学员们说,省教育学院安排的学习内容,使我们工作中的很多疑惑得到了解决,真是茅塞顿开啊。第 6 页 共 18 页融入名校实践的导师引领体验基于理论学习的教育实践体验研究是此次高级研修的重要环节

13、,也是其特色所在。所以,从培训时间分配上,这一阶段所用时间几乎相当于理论培训的2倍。在这一阶段里,省教育学院将100名学员分为10个实习组,深入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哈尔滨秋实中学、47中学、49中学、69中学、76中学、113中学、风华中学、工大附中、继红小学十所名校挂职锻炼。学员全部实行双导师制,共计25名教授和讲师作为100名学员的理论导师,挂职学校的有关领导、优秀教师作为学员的实践导师。为了让学员尽快适应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尽早进入状态,省教育学院制订了严密科学的挂职实习方案,并在学员进入实习学校前一周就实习的目标、策略、课程、日程、方式、管理、考评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研讨,还召开了实

14、习阶段科研选题专题报告会,安排实践导师与学员见面,这就使学员带着充分的准备、带着科研课题走进实习学校,强化了研修的实践目标,增强了实践的目的性、针对性。梳理学员在实习学校挂职锻炼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这一富有创意的研培模式在基层学校运行过程中亮点纷呈。一是参与性。为了更好地与实践导师学习、交流和切磋,挂职学员全程、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风华中学,学员全程参与每天的“三课”活动、集体备课、校本研修、教学分析会等,感受着风华中学集体备课时缜密合作的氛围和评课中开诚布公的心态;在秋实中学,实习安排本着“学中悟、悟中做、做中思”的研修原则,让学员参加学校所有常规和特色活动,学员随时可以听“常态

15、推门课”,学校还为学员确立了每周学习活动主题,如“校长办学风格研讨周”“德育活动实践周”“首席引领、双师同堂实践周”等;在49中学,实习老师逢课必听,课前收集资料第 7 页 共 18 页,课上认真揣摩,课后与实践导师共同反思。参加集体备课,课前和其他教师一样准备教学初案,分析教学环节,提供前沿信息,共同切磋技艺,形成经典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学习,更能激发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顿悟,在实践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一切收获来的更加刻骨铭心。二是深入性。进入实习学校后,虽然备课、听课、评课等仍是学员学习实践的主要载体,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伴随着哈尔滨市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16、,很多挂职学校对学员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上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而是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所应采用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比如47中学的任务驱动模式和目标式教学模式;49中学的“五种课型”“七种课例”;秋实中学的一课三摩(观摩、研磨、建模);工大附中以语文、历史与政治、理科及复习课为代表的四种教学模式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导着学员走出课堂之后,对教学本身做了更深层次的更加理性的思考与探究。三是实践性。大教育家杜威很早就曾经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本次研培很多学校也给挂职教师提供了收获果实、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风华中学、113中学、49中学等学校都开展了“建三江实习教师汇报课”活动,在实践导师的引领下,学员经历了备课、上课、反思等所有环节的历练,进而完成了新课程理念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针对岗位实际的行动方案设计为了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考察学员将学习所得应用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培训结束时,要求每位学员根据岗位实际,找出制约本校或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按照发现(问题的提出)剖析第 8 页 共 18 页(症结的所在)借鉴(实习学校的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