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2071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技术员先进事迹总结“三十而立”是孔老夫子流行千年不衰的名言,男人到了三十岁似乎应该发一点儿庄严的感慨,抗金英雄如岳飞不禁也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问问现今已至三十的郭常辉,而立宣言是什么,他说:“功名和欲望人人都有,但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不善言谈的塑料厂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郭常辉。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分配到塑料厂低压车间。初入工厂,他的心情激动中透着一丝紧张,面对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塔群,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人生坐标应该定在这里,生命的火花应该在这里闪耀!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跟着老师傅去现场查流程,认认真真从基本

2、功学起。他走到哪学到哪,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学习,现场的某个角落,常常能够看到他和师傅、技术人员蹲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流程图作讲解。随时随地悟出点道理,他都会立刻记到笔记本上,生怕灵感一纵即逝。他向一切可以请教的人求教,技术员更成了他“穷追不舍”的对象。一位多次被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技术员说:“说实话,问多了我也有点烦,但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劲头,确实令人感动。”上学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他在工作的九年内积累了十多本学习笔记。2017年岗位调动,他来到了线性车间,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设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凭着勤思善钻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的实干作风,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很快成长

3、为一名熟知各个岗位的青年作业能手。把工作交给他,同事安心,领导放心,他成了车间的骨干力量,他是员工心中的技术能手。2017年他被提升为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 2 页 共 8 页。今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郭常辉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论是工艺上还是设备上发生了异常情况,他都要记录下来,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两年刻苦的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各岗位的操作技术,对其中的优缺点更是了然于胸。2017年,在他的建议下,车间决定对排放气回收单元进行改造。从前排放气回收的能力仅仅为40%,大量的液体回收不回来,排放到火炬燃烧掉了。他写好了详细的改

4、造步骤,领导批准后亲自带领员工将新进的冰机加入到回收流程中,并将排放气压缩机改为两台,使排放气制冷能力提高,加大了处理气体量,回收的液体量增多,把回收量从40%提高到80%,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异戊烷的浪费。2017年公司大检修时,他负责造粒、风送、排放气回收三个岗位的检修。三年一次的大检修期间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他带领班组的员工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经常是一干就干到天黑,中午吃不上午饭已成了常事儿,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作为技术员,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身为党员,他肩挑重担,从无怨言。造粒添加剂称S-6251/6253在检修时进行了改造,可是改造后,称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与器壁

5、间的间隙又很小,添加剂在搅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很难排放出去,而添加剂的熔点又较低,很容易造成结块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郭常辉细心的琢磨了两天后,提出了整改意见,决定将添加剂称S-6251/6253内的搅拌器停掉,并将S-6250中的搅拌器也从逻辑上禁止,这样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改善了添加剂结块现象,恢复了正常生产。郭常辉家在卧里屯,通勤车上人很少,不很拥挤,但是不管是酷暑难熬的夏天,还是冰雪覆盖的冬季,他总是骑自行车上班,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比坐车方便,可以早第 3 页 共 8 页到现场检查一下设备,下班晚回去点也没关系。多年来,多少次放下刚端起的饭碗、多少次睁开惺忪的睡眼,半夜起身赶到车间处理

6、事故,他从来都是说走就走,放弃了许许多多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牺牲了大部分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他常说:“干我们化工这一行,险情就是命令,事故就是警钟,只要设备正常生产,我的心里就感到莫大的安慰。”1996年工作以来,郭常辉参加各种现场抢修和故障处理多达百余次。2017年他被评为公司安全先进个人,他的排放气回收改造、优化S-6251/6253操作获得公司QC成果一等奖。郭常辉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忱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朴实的青春之歌。他始终无怨无悔,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在平凡中闪现出自己最夺

7、目的光彩。他是一头“拓荒牛”,把自己和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求索在依靠农业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漫漫长路;他是一粒种子,把自己和脚下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无论到哪里,都播种新的希望。他,就是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局长田*。农民想致富,却苦于没有技术,为了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10年来,田*跑遍了苏仙区170个村1200个组近2万户农户。1982年,田*从郴州农校毕业不久后被选调到原郴县职业中专,1989年,他被调入原郴县畜牧水产局,开始了为农民传播科技的道路。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农民都是凭经验养殖,不懂防疫。因缺少技术,农民养鸡鸡死,养猪猪瘟,一年下来,连本都赔了进去。现实深深

8、刺痛了田*,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技术普及到农户。为了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让农民练就富民本领,田*把全第 4 页 共 8 页部精力放在工作实践上。给猪注射疫苗后,猪瘟很快平息。2017年,田*来到廖家塆乡某村送科技下乡,为鸡免费注射疫苗。因为害怕鸡注射疫苗后影响生蛋,农民开始不愿意,为了说服他们,田*来到每家每户,讲科学、摆道理,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农民被说服,同意注射疫苗。给鸡全部注射疫苗后,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十多年来,田*每年进村入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的时间都在300天以上,观察和治疗的畜禽病例不计其数,跑遍了苏仙区170个村中1200多个组近2万多农户,足迹遍及田间地头、猪圈牛

9、栏、鱼塘、羊舍和其它县市区的大中型猪场。有时,他一天就要跑5个县(市、区),累得像散了架一样,脚肿得难以下地。同事们劝他说:“你一个当局长的,不用天天下乡,走几个点儿就行了。”他说:“局长更应该这样做。要不怎么能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诊治牲畜疑难病例,田*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虚心向国内知名专家请教。他自费购买科普书籍150多册、查阅上千册资料,做读书笔记近50多万字。他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编印成瘦肉型猪饲养技术讲义等多种资料,复印数万份给养殖户,解决了不少养殖户的燃眉之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技术。田*免费培训农民技术员。2017年以来,他已经先后举办各类养殖

10、技术培训班近30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员数万名,使全区每个村、每个组、每个养殖场都有了一名养殖技术员。每次培训,仅能容纳40、50人的教室都要被100多人挤得水泄不通。课后,农民不愿意他走,总是围着他咨询,要技术。2017年4月11日,田*在许家洞镇焦冲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讲完课后农民兄弟要他留个电话。当田*掏出名片时,100多位农民一哄而上将名片一抢而光,其中一位农民拉着田*的手说:“如果您给我钱,我可能一天第 5 页 共 8 页或几天就用完了,但您今天送给我们的是用之不尽的财富,您的名片就是票子啊!”在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份难解的“恋农情结”已深深地融入他的生命,他视养殖户为自己的

11、亲人,对他们有求必应。养殖户亲切地称他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兄弟做点事是我应尽的职责。”田*常这样说,种子离不开土壤,他的事业更离不开农民和土地。在十多年的牲畜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在长期与农民兄弟的朝夕相处日子里,一份难解的“恋农情结”已深深地融进了田*的生命,他视农民为自己的亲人,每次出门,他都携带几件随身宝:解剖刀、剪刀,记录全市各个乡镇养殖户电话号码的笔记本,对农民的来电他有求必复,不满意、不解决问题绝不挂机,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2017年8月14日下午刚下班,田*接到许家洞一陌生养殖户付华友的求援电话,他顾不上吃晚饭,立即赶到了现场。付华友既焦急又惊喜:“田局长,

12、我还以为您不会来呢,没想到一个电话,您就真的来了!”付华友原是711矿的工人,下岗后,他变卖全部家当办了猪场,可现在,养的百余头肉猪发病十来天了,已经死了二十多头。情急之下,他找了两个土兽医,却总不见好转,急得团团转,无意之中他听说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局长田*善于诊断疑难杂症,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田*马上就来了。田*一边安慰他不要急,一边着手诊断。他顾不上恶臭,亲自给猪解剖、检查,观察症状,很快就确定了病因。他马上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制定了综合抢救方案,通过几天的跟踪诊治,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像这样的求助电话,田*接到每天都不少于十个,多则几十个。时间一长,他的手机号码不少养殖户

13、耳熟能详,他被称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今年3月21日,田*出诊误第 6 页 共 8 页过了吃饭时间,当地村民留他吃饭,他不肯,执意坐车走了。一位养殖户骑着摩托车以“飙车”的速度硬是把他追了回来。为了在第一时间帮助农民解决动物疫病的疑难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老百姓的损失。2017年,田*开全省畜牧战线之先河,组建了“苏仙区养殖业110服务队”,从区到乡镇建立了服务网络,在农贸集市上挂牌公示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并承诺有求必应。2017年正月初七,田*正在招待亲戚时,接到一养殖户的求援电话,他当即放下碗筷,匆匆赶往现场,确定病因,制定了综合抢救方案,为该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数10万元。而自养殖业110服务队组

14、建以来,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上万件,解决疑难问题数万个,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随着养殖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养殖技术日渐成熟,田*在郴州市养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和个体老板都想高薪聘用他。2017年,一位姓郑的外资企业老总找到田*,他说:“田局长,你来担任田*公司项目老总,年薪你说了算,另配一辆高级轿车。”对此,田*只是淡淡一笑:“郑总,我要是走了,上对不起培养我的党和政府,下对不起养育我的父老乡亲,农民兄弟还需要我,我是农民的局长啊!”“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这是田*常讲的话,为了拓宽群众增收的路子,他大胆开拓,不断引良品种,发展产业养殖,将依靠科

15、技致富的火种撒遍田野。在田*的帮助下,不少农民走上了依靠技术致富道路,看到这一切,田*并没有停步,他想: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于是,他大胆开拓,抢抓机遇,不断改良品种,发展产业养殖,引导更多的农民致富。针对山区气候湿润,水草肥等特点,田*帮助山区农户从云南,贵州引进黑山羊,从第 7 页 共 8 页河南、河北、北京、贵州等地引进优质黑凤乌骨鸡、贵州扁角黑山羊,鼓励他们发展特种养殖。苏仙区白鹿洞镇农民李仁杏原来以种菜为生,一年下来,收效甚微。于是,田*鼓励他养殖黑山羊。选种、引种田*为他一手包办,养殖过程中,还为他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现在,李仁杏已经养殖1

16、30多头黑山羊,去年收入2万余元。通过田*的艰辛努力,目前,苏仙区已经建立邓家塘、坳上、大奎上三个黑山羊生产基地,黑山羊发展量26万余只,并初步形成了黑山羊养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带动了养羊户发家致富。近年来,田*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他先后引资300万元创建了苏仙区种猪场,引资150万元创建了苏仙区第二种猪场,通过种猪场,推进苏仙区生猪品改,全区公母猪品种改良率达100%。农民养殖经改良的猪,平均每头收益增加了100多元,仅此一项,农民就增加了40多万元的收入。田*引进广东宏远集团投资开展无公害生猪生产,带动农民养殖无公害生猪,年出栏20万头,产品旺销广州、深圳、东莞等地。2017年,他又主持了投资数千元的杂交野猪养殖项目,该项目已于2017年10月正式运作,一旦产生效益,将为农民产生4000多万元的收入。一次,田*在新晃县米贝乡采购羊种,返回途中,山洪突然暴发,公路多处被冲毁。在经贵州省一水毁路段时,后轮忽然悬空打滑,整个车子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掉下30多米深的峡谷,车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