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部分有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1781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部分有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部分有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劳动合同部分有效劳动合同部分有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如果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劳动合同其他有效的部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企业应当注意,如果无效的部分对劳动关系十分紧要,企业应尽量与劳动者协商达成新的条款。如果协商不成,则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没有规定,则报酬按照同工同酬原则执行,其他方面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在实践中,有关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标准,也可以按照合法有效的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参考法规:1.劳动合同法第27条;2.劳动合同法第28条。叶某原是北京某服装公司会计,双方签

2、订了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叶某发现其中有一项条款规定合同期间不能怀孕生孩子,若违反,则意味着自动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将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叶某因新婚没有生孩子的打算,所以没有多想便在合同上签了字。合同履行了14个月以后,叶某春节放假回来发现自己已怀孕,虽然属于意外怀孕,但是和老公商量后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公司得知实情后,将与叶某解除劳动合同的通告贴在了公司公告栏上。通告中载明:叶某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间怀孕,故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第 2 页 共 5 页叶某认为是否怀孕生孩子是自己的正当权利,公司无权干涉,并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仲裁委员会认为:劳动合同中规

3、定员工在合同期间不能怀孕的条款侵犯了员工的人身权利,属于无效条款;公司作出与叶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缺乏法律依据,是无效的,应予以撤销,并允许叶某在公司继续工作。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如果劳动合同中部分条款有无效事由,且该部分内容与合同的其他部分具有可分性,该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履行的,则合同的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本案中,服装公司与叶某的劳动合同中“不得怀孕”的条款侵犯了人身权利,违背了法律规定,属于无效条款。但该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叶某和服装公司履行岗位、报酬等部分的约定,因此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该条款无效,依据该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因此也无效,而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操作提示:1

4、)企业制定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依据劳动合同法,要确保劳动合同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避免出现无效条款。2)部分条款无效时,企业不能因此免除有效条款所规定的义务,只能删除或更改无效条款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3)劳动合同出现部分无效时,如果无效的部分是有关劳动条件的,企业可以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对此领域进行规定根据相关法律,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成为审理劳动案件的依据。一、口头约定的合同第 3 页 共 5 页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

5、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二、显失公平的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三、胁迫的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四、附

6、带保证的合同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五、真假合同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第 4 页 共 5 页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六、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于扣留劳动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

7、将抵押物扣留。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七、无保障的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置之不理,不管不问,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无效的合同可分部分无效合同和全部无效的合同。部分无效合同是指有些合同条款虽然违反法律规定,但并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的合同。有些劳动合同就内容看,不是全部无效,而是部分无效,即劳动合同中的某一部分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在部

8、分无效的劳动合同中,无效条款如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两层意思:1、如果认定合同的某些条款无效,该部分内容与合同的其他内容相比较,应当是相对独立的,该部分与合同的其他部分具有可分性,也就是本条所说的,合同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如果部分无效的条款与其他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者当事人约定某合同条款为合同成第 5 页 共 5 页立生效的必要条款,那么该合同的部分无效就会导致整个合同的无效,而不能确认该部分无效时,另一部分合同内容又保持其效力。2、如果合同的目的是违法的,或者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剩余部分的合同内容的效力对当事人已没有任何意义或者不公平合

9、理的,合同应全部确认为无效。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通常表现为,如未经批准不得辞职;加班不给加班费;工作受伤自己负责。等等。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其他任何部门或者个人都无权认定无效劳动合同。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任意扩大无效或者部分劳动合同的范围,特别要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这一条款恶意解雇劳动者。如劳动者在应聘时隐瞒了一些事实,向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实的个人资料等,认定时就有个度的问题,劳动者实际能力行就可以了,不能算作无效甚至部分无效都构不成。实践中大部分情况是部分无效,如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劳动合同中的大多数。司法实践中,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无效条件消失的,应当按照合同有效处理,尽量促使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