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01570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机关单位净化政治生态调研报告xx县xx局关于净化政治净化生态调研报告按照县纪委关于做好净化政治生态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 要求,xx县xx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关于净化政治生态问题调 研,坚持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格对照关 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明察暗访、深挖细查,找 出我局在政治生态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1、学习不足,理论不强。部分党员干部不重视政治理论 学习。甚至把参加学习作为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参加“两学一 做” 活动仅流于形式,没有入脑入心,达到“学悟思践”的效果;2、缺乏信仰,见解偏颇。部分党员干部个

2、人主义盛行,认为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硬道理;奉献精神不足,利己思想有余 。3、党性不强,行为失范。一些党员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形 式入党和思想入党的问题。心中没有标杆,党性意识不强,言 行上还跟合格党员有差距。口无遮拦、行为越距现象时有发生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面4、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思想解放不够,服务于科学发展的 理论不强,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工作 满足于一般要求,缺乏强烈的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小富即安 ,小胜即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放不 开手脚,没有锐气和生机,缺乏干事创业的干劲。突出表现在 项目谋划质量不高,促进工业发展项目少,固定资产投

3、资增速 放缓“百日攻坚挂图作战”行动开展至第4周时,我县只谋划 储备项目56个,总投资119.25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7个,总 投资25.4亿元。导致我县工业类项目储备较少。5、按部就班,效率不高。一些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 无过,按部就班,机械行事。尽管一些项目在备案审批时因为 评估报告或是规划手续没到位或不全,我们在审批时没有积极 跟评审机构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导致项目长时间没法备案审 批,拖延项目实施进度。6、作风不实,缺乏创新。存在满足于当“传声筒”,做“中 转站”,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缺少真抓 实干的干劲和创新发展的思维,仅仅满足于一般号召,不能结 合实际抓落实,创

4、新方法促发展。7、缺乏担当,畏难不前。一些干部在工作中有畏难思想 ,落实任务不积极,推进工作主动性不强。如易地扶贫搬迁项 目存在“进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县2016年项目虽全部开工建 设,但xx镇xx村安臵点、xx乡xx村安臵点(一期)、xx镇xx村 安臵点、城镇化集中安臵点进展缓慢;2017年项目xx乡xx村安 臵点(二期)、xx村安臵点、xx村xxx安臵点等3个安臵点仍未 开工建设,没有达到市上6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的要求。(三)严明纪律方面8、于己无关,漠不关心。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 姓, 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 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

5、有职无权,党的 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9、认知不足,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学习不足,对党 纪律规矩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没有树立起红线意识,没有 把纪律挺在前面。如落实签到、请销假制度不积极、不规范。(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10、形式有余,实质不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入户 调研多,实际举措少,规划计划多,落实管用的少。尽管与帮 扶户虽然能坐在一条凳子上,但感情还有一定的隔阂。在“站 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上还差火候,推进扶贫攻坚上还 差些实干精神。11、缺乏沟通,措施失准。一些干部在落实精准扶贫具体帮政 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 风

6、、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纵观我县政治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 育、政治纪律规矩教育、“三严三实”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 干部作风主流持续向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本形成。但一 些共性问题仍客观存在,不可小觑。一、明心见性,清醒认识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是改成进作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良好政治 生态的最佳途径。贴善于发现问题,清醒正视问题,才能有效 解决问题。调查表明,当前影响我县政治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五类。(一)政治生活欠严肃。一些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对党铷的政治理论不学习、不研究、不领会,对民主议事的规定茁、 规则执行不自觉、不认

7、真;部分乡镇部门组织生活、民征主生 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莒利器钝化生锈,党味不足、辣味不浓,使“一把手”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其他班子成员得不到真正帮助;珠少数地方部门“一把手”议事决策时“一孔出气、一鸟独鸣”,容不下不同发声,听不得半点意见,在重大决策上自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行权用权上以权谋私,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大搞利益输送。如此种种,虽属少数个别,但却如滴墨入清水,混浊了地方的谈政治生态环境。(二)纪律规矩欠刚性。一是还存在不讲政治个例。个别党 员干部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随意 发表评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对

8、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 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拉小山 头,搞小圈子,致“颧老乡圈”、“同学圈”、“玩乐圈”等 各种利益“圈子”客观存在。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特 别是在经济利镜益突出的项目建设、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 上依然存在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运作,不讲公平讲摆 平的嗨诸多不正常现象。这些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行为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嘈杂了政治生态环境。(三)选人用人欠引导。受前些年政治生态诟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三信三郛 不信”的选人用人怪论怪象。一是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樱,提拔重用的潜规则仍被一些干部信奉。同

9、时,选人用人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也助长了极少数干部“找捷径”、“攻偏门”的浮躁情绪。二是信“作秀”不信做事帚。 为拉选票、积累升迁资本,极少部分干部仍然用“作秀代替做 事”,耍花架子,搞门面盆景,沽名钓誉、虚报浮宛夸,误导 干部考核,以至于产生了“谈匠不如搞匠”的思纳维误区。三 是信资历不信能力。由于论资排辈的惯性影响钳,年轻干部滋生熬日子、混资历的消极思想,使得干事创业的锐气 受挫,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诸如此剥类,危害了 选人用人的政治生态源头。(四)作风建设欠持久。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主 要存在“九大问题”。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坐而论道,自 说自话;欺上瞒下,弄虚

10、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权轻 责,胡乱作为;心浮气躁,虎头蛇尾;慵懒散漫,不思进取; 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这些问题具体表 现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对下官气十足、颐指气使; 干事创业“玩空手道”、“练假把式” ;宏观布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等。虽进行了多轮整治,但 时有回潮反弹,仍是影响政治生态的主要问题。(五)履职尽责欠担当。少数领导干部遇事“难”字当头 、“退”字当先,遇到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左躲右闪,装 能推则推。有的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当“两面人、老好人” ,把“不表态”当法宝,把“打哈哈”当护身符。有的在驻村 包点上沉不下去,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在民主

11、生活上只放 礼花,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林林总总,一言蔽之,就是 在履职尽责不够,担当精神欠佳,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中 “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二、追本溯源,深入解析影响政治生态的主要原因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其滋生的土壤,不追本溯源,就不能探因究理、正心固本。综合分析当前我县政治生态建设的总体状况,主要原因是“五个放松”。(一)放松了政治生活的要求。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形 式化是导致党风、政风变质的重要因素。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 、不严肃,必然破坏党员干部的免疫系统,削弱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必将导致政治学习浮于表面,民主生活流于形式,批 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难以施展,从而制约党内民主

12、的发展。如 不提高警惕,严格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变成“表扬与 自我表扬”,积极的思想斗争将变成自我赞颂官和相互吹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也会在“用人一 句话”、“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的错误上渐行渐远 ,良好政治生态势必受到损害。(二)放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讲纪律,重执行是党员干部 安身立命之本。放松纪律规矩的尺度,就必然导致党员干部在 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不强;就必然使得 党员干部在政策规定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让小错误演变成 大错误;就必然滋长搞“下不为例、变通处理”的心理暗示, 从而让党员干部始终走不出“人情”、“关系”的怪圈。纪律 松一寸,歪风长一尺

13、。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 ,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势 必产生政治生态的恶化效应。(三)放松了用人向的宣传。用人导向决定用人质量,影响用人公信度。如果用人导向错误,就会模糊干部的努力方 向,影响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党员干部 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使“关系升迁论”、“作秀升迁论 ”、“资历升迁论”等错误思想在党员干部的大脑中潜滋暗长 。因此,只有广泛进行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强化监督监管,才能促使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从而形成凭实绩评优劣、论奖惩、定升迁的正确用人导向,为构建良好 政治生态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四)放松了作风建设的力度。政

14、治生态的核心是作风问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 久久为功。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 可弃滞。不持之以恒,时紧时松就会使歪风回潮反弹,敷衍扯 皮的“推诿风”、萎靡不振的“庸懒风”、麻木不仁的“冷漠风”、华而不实的“漂浮风”、只说不做的“空谈霭风 ”。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以权谋私、“中梗阻”等各种发生 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及“四风”问题就会伺机抬头。因此, 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五)放松了责任意识的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在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具有源头性、 导向性、引领性作用。如放松了对责任

15、担当意识的强化,党委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就会大打折扣,纪委执行执纪监 督问责也会软弱虚化。就会导致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横生,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乱象横行,就无法形成求真务实谋 发展、勇于担责抓工作的新常态。因此,党员干部只有带头强 化责任和担当意识,把反腐倡廉工作抓实,把队伍作风建设抓 好,才能真正构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三、多管齐下,努力构建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祛除顽疾非一日之功。要彻底根除“政治雾霾”,切断“污染源 ”,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须多管齐下,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把牢思想开关“铸魂”。一是强化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思想

16、 引领摆在首位。因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 是最 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我县发生的腐败案件看,最根本的问题 都是没有拧紧思想“总开关”,而最终坠入腐败深渊的。因此 ,我们应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根本,时刻为党员干部清神醒 脑;不断强化党性教育这一核心,砥砺锤炼党员干部品格;夯 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础,切实为党员干部“充电、补 钙”。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筑牢 思想上的“防腐墙”,增强政紧治上的“免疫力”,从而营造思想意识范畴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严肃党内生活,扬民主之风。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使“三会一课”、民主生 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在实处,确保组织生活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及时阻隔不良风气侵蚀。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 中制的各项制度和党委议事规则及决策机制,有效防止民主、 集中“一头重”,出现决策“一言堂”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现象。要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既“真刀真枪”,“红脸出汗”,又出以公心,帮助同志内 省改过、成长进步,从而为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