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8年工作任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01513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2018年工作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县2018年工作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县2018年工作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县2018年工作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县2018年工作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2018年工作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2018年工作任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县20182018年工作任务年工作任务围绕落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 期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优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围绕把*打造 成为*向西辐射发展的先导、中西部地区重要装备制造和新材 料产业基地,聚焦“222”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构建九大体系,推动产业上规模、调 结构、增效益,着力谋划实施总投资510亿元的158个千万元以 上重点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突出抓好投资53亿元的 万基控股260万千瓦机组、投资30亿元的大域航空年产1万吨 航天钛合金材料、投资15亿元

2、的上海泽方年产9万吨铝板带、 投资15亿元的莱茵希德年产6.5万吨无机功能新材料、投资2亿 元的核新钛业年产2000吨钛丝及钛合金棒、投资2亿元的*万 盾年产10万吨输电线路铁塔等在建项目,千方百计加快进度, 力促早日建成投产;持续跟踪投资50亿元的坤融新材料年产10 00套特种装备、投资32亿元的万基控股年产20万吨钛白粉、投 资6亿元的上海康达医疗、投资5.5亿元的中色万基热连轧、投 资3亿元的北航产业园、投资2.3亿元的中航(洛新)高精经贸 中心等在谈项目,力促早日签约落地,尽快开工建设。认真落 实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分包、首席服务官和联审联批等机制,实施节点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查考

3、核,确保项目建设 梯次跟进、有序接替、滚动发展。 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集聚效 应,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要素集聚,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动 产城一体,实现铁门与*县产业集聚区、磁涧与洛新产业集聚 区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到2018年底,*县产 业集聚区综合销售收入力争达到780亿元,洛新产业集聚区力 争达到490亿元;特色商业区争创星级以上标准。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做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先进装备制 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加快“中原钛谷”核心区建设,推 动铝钛新材料产业向更精、更深、更细方向迈进,着力

4、打造销 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铝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高端制造 、智能制造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发展,积极构建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先进装备 制造业集群。不断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和电子商 务两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重点推进*国能黄 河物流园区二期、新加坡丰树物流*现代综合物流园等项目, 谋划实施铁路专用集装箱物流园项目,打造豫西地区重要的现 代物流企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推进呼叫产业 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打造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强县 。持续做优特色产业。深入挖掘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优势,加快 构建以品牌为特色、精品线路

5、为依托、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旅游 产业体系,推动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天兴生态园、黄河神仙湾、易卜 生农业采摘园等项目,做大沟域经济规模,促进高效农业进一 步提质增效。(二)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经济活力。全面深化综合 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充分释放和激 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搞好 “破、立、降”,优化“产、供、销”,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支持万基控股集团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倍 增提质,打造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航空母舰”。完成商务 系统6家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妥善安

6、置企业职工。持续推进“ 放管服”改革,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大力支 持民营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商事 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促进各类市场主体 更快增长。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发达建投集团 资产整合和下属公司的改制,充分发挥国有公司在县域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主力作用。探索开展公共服务领域特许 经营权市场化交易。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坚持“引进来” 与“走出去”并重,积极对接“两区同建”,力促我县产业集 聚区进入自创区辐射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贸区设立窗口 公司。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园

7、区 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开展以资招商、股权招商、并购招商,力争对接境内外500强企业2家以上,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5个以上。深化地企合作,强力推进725所钛产业园、洛新钨钼 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着力开拓地企合作新空间。加快与* 国宏集团和旅发集团的合作步伐,积极探索集群化、园区化整 体开发运营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 依法从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认真落实挂牌保护、安静生产日 制度,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力争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达到260家以上。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壮大东大产 业园、洛新创业中心、智慧产业园、智能健康产业园等孵化基 地

8、,确保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 台培育工程,完成科技型企业备案30家,争创市级以上研发平 台15家,完成专利申请400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 到45?鼓励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推动我县企业在主板上市实 现零的突破。大力实施“*人才计划”,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才 (团队)来*创业创新。(三)着力构建城镇体系,持续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坚持规划 引领、组团定位,统筹推进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建 设,着力打造“北方山水城、宜居宜业地”。 突出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的 法制理念,围绕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 兴城”四篇文章,编制县城

9、提质规划,搞好城市总体设计,完 成*县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论证和审批,启动编制村庄规划。高水平编制北向发展 规划,以城北新区为起点,以石寺为节点,依托丰富的山水资 源,发挥生态优势、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壮大山水旅游,推 动传统采矿业转型发展,加快形成北部发展新格局。 提升县城品质。以百城提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深 入推进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总投资86亿元的68 个百城提质重大项目。加快城北新区路网建设,积极推进长江 大道及地下管廊、南京南路延伸二期等市政道路工程。对老城 主要街道立面进行汉唐风格的立面改造,对老城供水、供气进 行全面提升,推

10、动城市供暖向老城延伸。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积极推进*、鲍庄等涧*村庄和北关、江庄老村等棚改项目 。扎实推进涧河生态治理,改造提升慕容山公园、城北森林公 园,让城市更加宜居。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城 市管理。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文明新风“进机关、进学校 、进企业、进商户、进社区、进百村、进万家”和“传家训、 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掀起新时代文明新风。加强社区管 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针对市容卫生、 交通秩序、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 抓好“脏、乱、差、污”专项整治。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逐

11、 步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以传承历史文化为抓手,进一步丰富 城市内涵。重视城市特色和文脉延续,开工建设千唐志斋新馆 ,谋划设计汉关遗产博物馆,着力打造“丝路汉关”品牌。逐 步对奎星楼、明城墙、川上书院等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修复,注 重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落实经营城市要求,建立健全特许经营权市场化竞争机制,走出 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镇区。各乡镇要立足自然禀赋和镇域规划,因地制宜 ,尊重客观,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 林则林、宜水则水,找准发展定位,统筹谋划产业发展。*要 探索发展山水旅游产业,*要探索发展农旅融合

12、产业,城关、 铁门、磁涧要探索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石寺要围绕打造* 副中心,着力增强城市功能和吸引带动能力。按照镇区规划,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重点抓好道路设施、污水 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建设、小型游园、燃气联通、集贸中心 等市政建设和运营管理,不断增强小城镇的承载能力。突出地 域文化特色,提升建设品位,积极策划、规划和打造*小镇等 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 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做靓美丽乡村。以达标提升村和示范村创建为重点,深入开展 乡村清洁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村雨污水分离设施改造和农村 改厕试点,探索建立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运作机制,高标

13、准完 成52个达标提升村和30个示范村的创建任务。结合脱贫攻坚, 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全面铺开“美丽家园”行动,推 动村庄环境优化美化,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特色农业 发展、旅游景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和古村落保护开发,每镇 谋划启动1 2个示范村建设试点,打造一批生态优美、设施完善、农旅结 合、宜居宜业的特色美丽乡村新亮点。 强化基础支撑。加快*等前期工作,做好新邵高速、城际铁路 等配合工作,谋划万山湖环湖旅游公路、县域南北新通道,巩 固提升“四好农村路”,打通县域协调发展新动脉。积极打造 县域水循环,推进引故入新、谷山水库等河湖连通工程,完成 涧河生态河谷综合整治,为山水城市建设夯

14、实基础。(四)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持续推进旅游富民。充分挖掘旅游 资源,加快构建南部文化旅游、中部农旅融合、北部山水旅游 和生态对接、环路连接、独具特色的“三带一圈”旅游新格局 ,叫响“丝路汉关山水*”旅游品牌。 加大景区开发力度。着力推进青要山景区深度开发、黛眉山景 区提升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甘泉古窑村、黛眉大峡谷、汉关 遗产城文化旅游园区等景点开发建设,积极打造万山湖水上旅 游线路、沿黄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强化“三带”环路连接 ,增强各景区快速通达能力。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龙潭峡景区重整步伐,力争黛眉山早 日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不断提升营销水平,以*为中 心,巩固拓展以郑州、

15、西安为主的“大哑铃”市场和以*、三 门峡为辅的“小哑铃”市场。完善智慧旅游设施,积极筹办游 泳、摄影、骑行、攀岩等赛事活动,不断培育*旅游品牌,提 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推动农旅深度融合。以“旅游+”为带动,推动旅游与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养老产业等有机融合发展。围绕旅游实施农业 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樱桃谷、舜王牡丹谷、漏明大峡谷等沟 域经济和田园综合体,激活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发展旅 游小镇、精品旅游村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 精深加工,把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深入挖掘民间资源,强 力开发*窑、澄泥砚、紫砂、黑陶、手织布等*旅游特色产品 ,不断拓宽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大发展

16、路径。(五)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农村经济。落实“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 ,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持续稳定农业产业。坚持“稳”字当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突出“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效产业;注重“融”合共进, 深入挖掘农村潜力。以大粒樱桃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樱桃 为品牌代表的特色高效农业,力争全县樱桃种植面积到2020年 发展到10万亩,2018年樱桃种植达到6万亩,真正在全国叫响* *樱桃品牌。以春天牧业、正大牧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畜 牧业,进一步巩固种养一体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沟域经济,培 育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区3个、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4个。加快推 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力争培 育市级龙头企业5个、农业产业集群3个,争创“全国休闲农业 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扎 实做好土地确权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