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1123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年工作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72017年工作报告年工作报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院2017年工作,分析渔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刚才,张桃林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农业全局的高度,着眼渔业发展战略,对渔业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做工作报告。一、2017年工作情况2017年,在农业部党组的领导下,在部有关司局的支持下,我院围绕“一流院所、三个基地”发展目

2、标,按照“抓机遇,重产出,育人才,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院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科研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全院新上科研项目(课题)800多项,总合同经费达3.9亿元,在远洋渔业、渔业工程装备等领域立项取得突破,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拓展;其中,新增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61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首次实现海区所和流域所全覆盖;新增国际合作项目19项,呈现稳步增长。首次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重大财政专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通过评审或立项资助,经费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宽。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得到提

3、升,黑龙江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挂牌,成为我院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珠江所与美国农业部水生动物健康研究中心共建“鱼类免疫学实验室”,深入推进了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院科技拔尖人才队伍得第 2 页 共 13 页到壮大,1人获中华农业英才奖,2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6人获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新增选院首席科学家5名,引进院外专家1名。全院遴选产生新一批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中青年拔尖人才人选4名。新上正高19人、副高51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速度加快,共派出10名中青年优秀人才,赴海外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和研修;13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规

4、模创历年新高。干部队伍得到充实,新提拔局级领导干部2人,提拔任用所站级领导干部5人、五级职员1人,院所领导班子力量进一步增强。科研保障条件继续提升。全院基本建设立项资金和预算投资首次双双超过1亿元。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黄海所、东海所调查船项目获得前期经费支持;共有6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基建投资完成率达到84%。全院财政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17年预算财政拨款5.91亿元,其中,基本支出比上年增长21%,运转费、修购经费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8%,离退休人员津补贴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编制完成2017年修购规划,资金申报规模5.65亿元,为“十二五”后期改善科研设施条件奠定了基础。

5、一年来,我们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全面完成重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科技发展和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立项争取和过程管理,促进科研产出。组织开展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加强新资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水产种业、南海专项等重大项目的谋划工作,积极争取落实各类科研计划。抓好全院“十二五”重大科研项目实施管理,凝练出58项重点科研任务,为优化科研布局和保持发展后劲奠定基础。系统梳理全院“十一五”国家级科研项目进展,完善重大成果培育方案,促进科研成果产出。第 3 页 共 13 页二是加强技术支撑和科技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组织科技力量,围绕行业重点领域,全方位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组建科技服务

6、百人专家团,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工程,主推10大品种和50项技术,加快良种良法转化应用。实施科技支援西部行动,推动内蒙古、青海、宁夏等西部七省区渔业发展。全院涌现出一批支撑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工作亮点。三是加强机制创新和措施落实,推进学科建设。牵头制定落实海、淡水学科群建设方案,明确学科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布局分工,探索了学科群管理机制,促进了渔业科研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首次组织编制十大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全院十大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在全院开展“学术活动月”活动,举办了85场科研交流、79场学术讲座和57场技能培训,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了青年人才成长。四是加强资金争取和条件建设,提高保障水

7、平。在财政保障方面,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扩大全院预算规模,优化财政经费结构;抓好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建设工作更加扎实。在基本建设方面,加强统筹规划,积极申报项目。继续跟进重大项目动态,推动立项落实。狠抓在建项目管理,全院基建执行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促进了投资效益发挥。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贯彻落实“5511人才工程”,着力加强拔尖人才和创新队伍建设。首次实施高端人才海外深造计划。推进实施“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各单位挖掘内第 4 页 共 13 页部潜力,通过设立青年科技奖、青年人才培养基金、研究生奖励基金以及提供住房安家费等举

8、措,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造条件。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想方设法争取研究生招生指标。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5个单位完成领导班子调整工作,7个单位进行了机构调整和人员竞争上岗。六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办院。推进实施院国际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我院与爱尔兰海洋研究所、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等国外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组织申报国际项目和留学基金取得了新的进步。举办了水产科技论坛、中美渔业科技会议、中日韩三院院长会等13个国际学术会议。另外,大力拓展院地院企合作,提升了科技合作区域和层次水平,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七是加强文化创新和作风建设,夯实思

9、想基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创先争优、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民计民生等多个层面上下功夫,凝聚职工思想,营造和谐氛围。开展了全院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提炼出“科研为本、求是创新、团结奉献、富民强渔”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典型,弘扬精神。加强廉政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推进了全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院连续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农业部文明单位”。八是加强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确保工作落实。为推动院属各单位提升管理水平,首次在院机关和9个所(中心)试行绩效管理,在4个站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发挥了激励和导向作用,推动了各项工作和任务的落实。同志们,2017年我院工作取

10、得的进步,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这是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第 5 页 共 13 页在此,我代表院党组,向为渔业科技和我院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各级奖励和荣誉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我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时期。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渔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我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是我国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

11、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突出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二是“四化同步”凸显现代农业新定位。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新定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如何推进“四化同步”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2、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农业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设施和装备改善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更多地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四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农业科技创新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我国正处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第 6 页 共 13 页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渔业发展新的内涵。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优化国土开发、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渔业是一个对资源和生态高度依赖的产业,保护好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渔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

13、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渔业积极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在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维护国家水生生态安全方面率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水生生态和资源保护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渔业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任务。四是渔业将为建设海洋强国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渔业在南海、东海海洋维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渔业潜力巨大。我国适宜养殖的浅海目前仅利用了1/4,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尚待开发。发展蓝色农业有利于扩大发展空间,缓解土地资源紧缺与食物供给压力增大的矛盾。同时,

14、现代育种、生物制药、海洋微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海洋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对我国海洋渔业开发进行全面部署,海洋渔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要转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渔业科技加快创新步伐。与世界渔业先进科技水平相比,与新形势下建设现代渔业的要求相比,我国渔业科技还有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重大成果少、转化应用率低等方面。作为第 7 页 共 13 页渔业科技的“主力军”和“国家

15、队”,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项目结构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全院渔业及渔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相对欠缺,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结论不多,引领、探索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预见能力不强;重大基础研究严重不足,973计划项目立项多年来没有新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至今未获突破;南海渔业资源、替代药物等行业热点问题、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碳汇渔业等新兴发展方向、质量安全与渔业环境等领域尚缺少重大项目支持,支撑行业发展的科技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全面长期稳定的项目支持。全院在推动海洋经济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中

16、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科研产出质量不高,重大创新成果不多,成果转化应用总体效率较低。全院项目顶层设计和成果培育的意识不强,“重立项、轻执行”的现象依然存在;科研与成果一体化管理机制不完善,科研产出不能与经费同步增长,解决产业瓶颈问题的重大突破较少,“十二五”以来国家奖至今没有取得突破。全院学术论文的发表量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基础研究和科研积累不够,影响因子5.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数量很少。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虽然显著增长,获得授权的有效专利达940项,但是由于专利转化机制不健全,导致专利转化应用效率不高,没有真正发挥效益。三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大,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规模依然不足。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国内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教育部、中科院专门设立了人才专项,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资源的竞争。我院针对国家实施的“”、“高层次人才特第 8 页 共 13 页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专项,仍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在引进和培养高端领军人才方面进展较慢。另一方面,“5511人才工程”在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