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99143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什么叫应激性和兴奋性?通常把非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 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把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 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32、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为例,一次刺激后,兴奋性要经 历四个阶段的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四个阶段 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43、静电息位?细胞在安静时,即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两 侧的电位差称为静电息位。54、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 细胞膜原来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 一系列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包括三个

2、基本过程: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55、机体功能调节?机体各部分功能统一的整体活动,主要 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来实现,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主导作用的神经调节。71.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答: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2.兴奋性和兴奋有何区别?兴奋性和兴奋有何区别?机体或细胞对有效刺激发生的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兴奋则是指由相对静止变化为活动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兴奋性是活组织具有的生理特性,而兴奋是有兴奋性的组织

3、对刺激发生的一种反应的形式变化。3.3.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答: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在正常生物体内,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内环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 值、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一旦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新陈代谢将出现障碍。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理

4、1、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2、体液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3、自身调节特点简单,幅度小第二章第二章 血液血液血液成分血液成分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缓冲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这两种功能均由血红蛋白完成,其中的铁离子必须处于亚铁状态(Fe2+)3.简述生理性止血的过程。答: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止血过程: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可使血管快速封闭;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处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由于血管内

5、膜损伤和组织暴露可以激活血浆中凝血因子,使局部迅速出现血凝块。由于凝血系统的活动构成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止血后,在血小板的作用修复血管内皮,使之平滑完整。血浆血清的概念1、血液对内环境稳定的意义?在组织与各内脏器官之间运 输各种物质,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液对内环境某些理 化因素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血液可以反映内环境 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调节系统提供 必要的反馈信息。10红细胞比容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不定期的抵 抗力,当周围液体的渗透压降低不大时,细胞虽有胀大但 并不破裂溶血,对低渗的这种抵抗力称之为红细胞渗透脆 性。163、悬浮稳定性

6、的大小可能细胞沉降率表示,通常以 1H 内 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16红细胞生理功能4、白细胞的主要功能?白细胞通过其游走、趋化性和吞噬 作用等特性,抵抗外来微生物对机体的损害,实现对机体 的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 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缓解过 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嗜碱性粒细胞:对局部炎症区域 的小血管有舒张作用,能加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 其他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作用;单核细胞:也具有运动和 吞噬能力,并能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 胞:主要参与体内免疫反应。19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生理功能晶体渗透压胶体

7、渗透压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生理性止血、参与凝血、保 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16、血液凝固的外源性途径和内源性途径的差别主要在于哪 些方面?23-247、抗凝和促凝的措施?抗凝:去除血液中的钙离子、低温 延缓血凝、将血液置于特别光滑的容器或预先涂有石蜡的 器皿中、使用肝素、使用双香豆素、搅拌、水蛭素。促凝:血液升温、加入维生素 K。25第三章第三章 循环循环1、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 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322、心音: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和舒张、瓣膜启闭, 血冲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及形成湍流等因素引起的振动, 通过周围组织传播到胸壁,如将耳紧贴在胸壁的

8、适当部位 上或用听诊器在胸壁一定部位,听到“通、塔”的 2 个声 音称为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之初,标志着心室收 缩的开始。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之初,标志着心舒期的 开始。343、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心率 X 每搏输出量;影 响因素:静脉回流量、心室肌的收缩力、心率。35-364、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 传导性、收缩性。385、心电图?应用心电图机将这种电位变化放大并记录下来 的曲线图,称为心电图。426、形成血流阻力的血管有:弹性储器血管-大动脉、分 配血管-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交换血管- -真毛细血管、容量血管-静脉。43-447、血流阻力

9、主要来源于血液内部和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 擦力。448、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血管壁的侧压力。459、影响血压的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动脉管壁 弹性及循环血量等。4810、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 境的血液可通过动静脉短路、直捷通路、营养通路三条途 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5211、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有哪些?毛细血管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54第四章第四章 呼吸呼吸1、呼吸运动的形式有哪些?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式 呼吸。662、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及生理意义?生理意义:首先负压 对肺的牵张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保证 肺泡与

10、血液持续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肺通气,其次,胸 内负压对胸腔内其他器官有明显影响。673、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称肺换气。影 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积、肺血流量。704、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主要有: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 受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牵张反 射。74第五章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1、 动物的消化方式主要有: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和生物学消化 802、消化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所共有的兴奋性、收缩性 等生理特征外,又有它自己的特性:兴奋性较低,收缩缓 慢,富有伸展性、紧张性、自动节律性运动、对化学、温 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为敏感。8

11、13、唾液的生理作用?浸润饲料、溶解饲料中的可溶物质, 帮助清除一些饲料残渣,清洁口腔,唾液为碱性反应,可维持该部中性或碱性环境,利于微生物和酶对饲料的发酵 作用,唾液中含溶菌酶,具有抗菌作用,水牛等动物汗腺 不发达,可借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来调节体温,猪等动物唾 液中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糊精和麦芽糖,反刍动物 唾液中含有相当量的尿素,可被瘤胃内细菌利用,合成菌 体蛋白。874、反刍动物的瘤胃可看作一只活体发酸罐,其中微生物有 厌气性纤毛虫、细菌及真菌,主要为细菌。905、蛋白质的消化?926、反刍动物对含氮饲料的利用过程?94第六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滤过膜通透

12、性和有效滤 过面积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肾血流量。2、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的叙述。1163、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哪些?小管 液中溶质的的浓度;肾小球的滤过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 机能状态;激素的作用。117第七章第七章 体温体温1、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系指在一个狭小的温度范围 内,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一类动物。1232、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已不能用辐射、 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蒸发散热就成了唯一有效 的散热方式。1273、机体主要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 使两者在外

13、界环境和机体代谢水平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 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128第八章第八章 神经生理神经生理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一般特征是:完整性、绝缘性、双 向传导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2、一般认为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特异性、 饱和性、可逆性。1413、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 中枢,它是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下传来实现的。1514、植物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的发出部位和功能特征,分为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1525、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接触环境、训练等而建立起来的反 射。6、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是: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建立 了大量的条件反射,可

14、大大扩充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 强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加提高机体对环境 变化的适应能力;条件反射数量无限,并具有可塑性,既 可强化又可消退,便于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使用,以提高 动物的生产性能。第九章第九章 内分泌内分泌1、激素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传递调节信息 的生物活性物质。1582、激素的一般特性有: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用的 特异性、激素的高效能生物广大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激素作用的时效。1593、激素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神经分泌。1604、神经垂体有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催产素有促进乳汁排 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165第十章第

15、十章 生殖和泌乳生殖和泌乳1、动物排卵方式主要有:自发性排卵和诱发性排卵。1802、蛋的形成过程?188名词解释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 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 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 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 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

16、、转 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 谢水平。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 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 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 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 小管组成。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 运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 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