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k*** 文档编号:35991351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局工作总结 一、均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一、均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创建。加强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的督查,追加教育预算 2000 万元,采购添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确保年底通过省评估验收。积极指导云龙区实施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将于年底迎接省首批验收。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全市有 110 所学校完成创建任务。开展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有 7 个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三星级高中 1

2、 所,四星级高中 2 所,全市三星级高中总数达到 39 所,四星级高中达到13 所。新创建市优质幼儿园 80 所,有 68 所幼儿园接受省优质园评估,评估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省优质园总数达到 252 所。二、教育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二、教育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是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18 年开工 114.3 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 133%;校安工程三年开工面积达到 303 万平方米,占三年规划的 125%,竣工面积 208.6 万平方米,占三年规划的 86%,开工量居全省前列。二是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结合实施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工程,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实施农村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全

3、市计划三年间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小学 213 所,新建校舍77.2 万平方米,全面消除覆盖范围 5 公里以上的义务教育学区。2018 年,全市新(迁)建、改(扩)建中小学 133 所。三是推进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建设。全市 13 个乡镇项目新增公租房 977 套、建筑面积 5.9 万平方米。四是实施幼儿园提档升级工程。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将新建普惠性幼儿园 300 所。2018 年全市新建、改建幼儿园 98 所,另有 14 所即将开工,预计全年开工数达到 112 所,建筑面积 23.45 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 1.7 万个。五是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启动中小学食堂规范管理工作,开展调研,组织制

4、定强化中小学食堂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编制主城区中小学食堂建设规划。机关二幼示范幼儿园交付使用,二职高艺术中心主体竣工,二中迁建达标工程稳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硬件建设、校容校貌迈上了新的台阶。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召开全市高中、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强化质量中心意识,加强四星级高中和初中直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和完善高、初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体系。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市中小学 37 个学科开展评优课、基本功大赛,开展“校长论坛”、“名师论坛”研讨活动,构建高效课堂。强化课程基地建设,创建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5 所,全市总数达到 9 所,

5、占全省的 10%。高考成绩稳步提高,2018 年全市本科上线 11602 人,本科上线率达到 18.26%,较 2018 年提高了 1.93 个百分点。三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强化青少年公共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广泛开展“民族音乐进校园”、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和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在年初公布的全省大学新生身体素质测试中,生源身体素质综合成绩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四、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四、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切实增强一是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继苏、锡、常之后,我市被确定为省第二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市政府召开推进会议,出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推动职业

6、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完善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停办职业学校 3 所。新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职业学校 1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 4 所,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10 个,市品牌、特色专业 24 个,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4 个。全市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总数达到 19 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达到 4 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达到 11 所,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20 个、示范专业 106 个,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23 个,建成数量全省领先,江北第一。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去“筹”,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高层次职业教育水平。三是加强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7、建设。我市在 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 11 块、银牌 4 块、铜牌 4 块,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仅次于南京、苏州,位列全省第三,蝉联江北第一;在 2018 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总分居全省第四、江北第一。四是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实施“教育富民五项行动”。以电大为基础组建社区大学,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学院 3 所、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4 个;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6 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30 万人次、中青年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 5000 人,各类社区教育培训 120 万人次。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一是

8、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我市作典型发言。二是推进师资培养培训。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名校长工程,继续开展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工程,完成18 个培训项目、1.9 万人次国家、省、市级培训,培训人数居全省首位。全市招聘新师资 1044 人,认定高中和中职教师资格 1902 人。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全市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 92%、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 90%、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 8%,教师学历提高率全省领先。三是大力开展职称评定。对 3000 余名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进行教学能力测试和论文评审,新增高级职称 1640 人,有 34 人成为省第 12 批特级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