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3599129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期 19 97年9月韩山师范学 院学报 J ou J na l o fH阴sh anT ea ch e佗Co l le g eN o3 S ep!卯7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盛芳李益杰18 54年,在 太平天国运 动 的影响和推动下,粤东惠、潮、嘉 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 的反清武装起义。目前,史 学 界对这场起 义的研究已取得 一些 成果。不过从所 发表 的文章来看,都是对这 场起义的原因、过 程、失败原因等方面的 研究,而对这场起义的特 点和历史作用 的研究 还很薄 弱,本,文试图探讨这两 个问题。一、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象太平天国运动一 样,粤东天地会起义也是一场

2、单纯 的农民战争。但它兴起和 兴盛于粤东这样一 个特定的区域,不 能不受 到这一 区域 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带上自己鲜明的特点,表现 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显著差别。对 这些特点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粤东天地会起义 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代整个旧式农民战争的认识。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主要 的可以概括 为如下 几点:(一)在组织上,粤东天地会起义 仍借助 于传统的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加 以发动,既有显著成效又缺乏新的时代气息。天地会于乾隆二 十六 年 (176 1) 创立于福建漳浦县。嘉道年间,由于社会矛盾尖锐,天地会 组织在粤东迅 速发展。在惠。州府属 的博罗、永安、归善、

3、海 丰、陆丰、长 宁等县,潮州府属的揭阳、潮阳、惠来、普宁、饶平、丰顺、海阳等县,嘉应 州 属 的长乐、兴宁等县,都有天地会的活动。有的结盟拜 会,有的公开发动起 义。天地会 把广大分散的群众凝 聚成 为一支不可忽 视 的力量,不仅敢 于反抗官府的 压迫,地主的侵夺,而且 敢于斩 杀贪官行吏。鸦片战争 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大批破产劳动者纷纷加入夫地会,使天 地会的势力迅 速壮大。在潮 阳 县.1侧年,堂后 乡黄悟空始创双刀会,“以妖言惑众,纠合不逞之徒,结盟拜 会”,“遣其徒分赴各县广 为结纳,人其会者渐众”,“扬言人会者不 抽租,不劫杀,愚民为 所惑,趋之如鹜”

4、。潮 阳、揭阳两 县应者数以万计 。“党与日渐延,各邑之中,无不暗相勾结”,“贼党蔓延收稿日期:9 7一4一2 9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 97年几遍九县 ,。是年,普宁亦有双刀会,“民惧而潜附者几遍九县 ,。可见,在粤东反清起 义兴起之前,天地 会在粤东各地区己有相当大的势力。天地会组织 的长期发展,为反清力量的集结和起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粤东反清斗争的领导者充分利用这 一条件,积极谋划起义。咸丰初年,丰顺、海阳、揭阳等县 的起义领袖们都是以天地会的名义,发展势 力,准备起义。据丰顺 县志)记载:“(五华 流民)古声扬以卖卜 为名在(丰顺)卜留隆各处诱人入会,头目颇多,如龙溪管以

5、均、白溪朱亚 帼、南阳林解等。与海 阳苏友才、揭 阳林元削、纪阿鹤等勾结,私 相部署,裹红 巾,造洪顺堂 印,设将军、元帅、先锋、军师等名 号 ,。185 4 年起 义前,归善县许李先、罗亚添等在梁化抒一带纠众拜盟,名三点会。潮阳县陈娘康在其家乡大塘陇一带,“以邪说煽惑其众”,纠 人拜会。海阳县 彩 塘 乡吴 忠 恕,与其乡人郑汤 沛、陈瑶检、和 尚亮、李如珠等聚 宝云寺,“以妖言煽惑,纠众拜 会,图谋不轨,。据潮州志记载:广东“是年(185 4 年)俱有三合会分布,到 处拜盟 图谋作乱。自咸丰初 年,群盗毛起,粤东 有所 谓 三合会者,以红布裹头,因称红 头 贼,佛山陈开其首 也,假宝毛图歼

6、煽惑乡愚,以谋不 轨,各属一时响应,结党拜会者 所在而有。于是 丰顺 则有管以均之乱,揭 阳则有林元削之乱”0。史实证 明,到1 85 4 年起义之前,天地会组 织在粤东已非 常活跃。粤东天地会的 内部机构与天地会原来的机构大体相 同,但在称谓上 略有区别。平山周 在记述天地会 内部机构时说:“公所 之 首领 称大 总理,或称为元 帅,普通称大 哥,是万云龙 所拟。以下之头称香 主,普通称为二哥,为陈近南所拟。次则 为洪棍,以执行会员之刑罚。以下 总称草鞋,为最 下级,服役使命随行等事,。但在粤东各地天地会组织中,头目的称谓与上 述名目略有差异。例如:天地会 首 领在海丰称 大排、老母。,在普

7、宁称老母。,在博罗称母舅。,还 有 的地方称 亚妈等。在结盟仪式、隐语暗号等方面,粤东天地会也有 一些地方 的特色。对此,潮州 志)有一段 较简明完整的记载:“传教者曰亚妈;引见 者曰舅父,又曰先生,曰升上;主文字 者,曰白扇;奔走者曰草鞋;各头目曰红棍。拜会曰登台,演戏人会曰出世。每拜会,亚 妈裹红债,服白衣,设五 色旗,上 书彪寿合和 同字,分布五方,从某方来 者隶某旗。设三重门,每门二人持刀作八字形。拜会者葡旬入,自称曰仔,赤身披发,跪伏拜斗,念三十六 咒,割指血盟,受隐语、三角符,符内写参天宏 化四字。发辫系两线,辫结一 圈。头目曰天牌,圈正额;司事曰地牌,圈脑后;先人会者曰人 牌,圈

8、左 耳;、彼此相遇问姓,各以洪对,或称三八二一十一,便知是 会中人。每人会科洋银一,铜钱三百六 十,曰祝 寿钱。不识其隐语暗号者即被掠” 。这些 记载 表 明,粤东天地会的迷信色彩 是很 浓 厚 的,各种仪式、规则也颇为原始。采取 这样 的组 织形式发动反 清起义,一方 面适 应了广 大群众传统心理习惯上的需要,容易 为人们所接受,产生一呼百应 的效果,造成义军蜂 起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天地会这种传统的组 织毕竟缺乏新鲜的气息,局限性较大,难以更为牢固地维系人心,更有效地将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和 发挥出来。这点比起太平天国运动中所建立的拜上帝会来,就 要逊色得 多。(二) 在政治上,粤东反清

9、起义基本沿袭了旧的内容和形式,既 反映了农民阶级反抗清朝统治的强 烈愿望,又未能作出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建树。第3期论太平天国时期粤东天地会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首先,在政治口号上,流行于粤东起义军之 中的是天地会“反清复明”的旧口号。天地会洪顺堂 (潮州府) 将“反清复明”的思想以歌谣的形式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红旗飘飘,英雄尽招,正命天子,复转汉 朝, 。这个口号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在一 定程度上 反 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阶级 压迫的要求,因而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它有很 大的局 限性,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求。因为 自鸦片战争起,在中国社 会里,外 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

10、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也日趋激化,摆在 中国人民面前 的主要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反清斗争只有与反侵略反封建联 系在一 起才有深刻的意 义和远大的前途,如果是为了“复 明”,在政治上只会走人 一条死胡同。因此,粤东起 义军用 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口号去动员群众参加反清斗争,就只会使斗争的目标变得 虚幻。同时,这 一口号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个根本问题,不能满足广 大人民群众日益强 烈的反封建要求,缺乏一种持久 的强大的号召力。但值得注意 的是,粤东起义军并不是始终坚持“反 清复明”的口号。他们在以“反清复明”口号发 动群众 起来斗争遭到 失败后,政治倾向开始发生了一些变 化。虽然

11、我们还没 有找到 这方面 的文献材 料,但从起义军 的实际行动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投靠太平天国,与太 平军 一道“开创新朝”,成为太平天 国运 动 的一 个组成部分。一 些起 义军 的首领 在太平天 国中有一 定的政治地位,如丁太阳、林正扬被封做天将,为太平天 国建功立业。这些都说明粤 东起义军 在后期的活动 中,逐渐放弃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其次,在政权建设上,粤东起义 军作过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采取 的都是称王设官的旧模式。起义 军领袖 吴忠 恕 和何亚瑛都先后称王,并建立自己的 组 织 机构和根据地。18 54年6月,吴 忠恕、陈阿十在 海阳树旗起事后,立营称 号。吴 忠 恕称大营,陈阿

12、十称东营,俱号大元帅。和 尚春以下称军 师、将军。不 久,吴 忠恕 又 自称平治王。是年8月,翟火 姑、何 亚瑛起义后,翟火姑称大 元帅,何 亚磺称平东 王,下封飞龙、飞虎将军,并宣称“官桥沙坳皇帝殿”,以官桥吴氏宗 祠 作 为 聚众议事之殿堂 。这 两支起义军的组织 机构具有 下列共同特征:第一,有一块根据地作 为大本营。吴 忠恕以其家乡彩塘为根 据地,翟火姑以归善县马 安好为根据地;第二,除了设立各级简单的组织外,没有进而建立政权,以及颁布一套相应 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第三,这 两个组 织 机构的建立,既是 按照天地会的传统做法,又沿袭了封建制度的某些 名称。它们沿用天地会“元帅”、“军师”

13、、“将军”、“先锋”等传统称谓,又采用封建“王”、“先锋”等官职名称。(三) 在军事上,粤东反清起义的各支队伍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既 坚韧不拔地对敌作战,又 更因分散乃至 分裂使起义军不 断失败。粤东起义军的独立 性首先表现 为斗 争 的坚 韧性。粤东一带“民情尤 为强悍,人民有着坚 韧不拔的斗争精神。起义 之初,各支义军 同时并起,奋勇作战。陈娘康横扫 潮属五县;吴 忠 恕屡攻潮 州府城,与官军.相持对峙;翟火 姑往来东江一带,攻 城夺地;王四异军突起,浴 血奋战。每支队伍都敢. 于单独抗击强敌,表现出粤东农民阶级的英勇气概。在遭到清军 血腥镇压,斗争几起 几落的艰 难 困苦中,起 义军仍

14、能前仆后 继,不屈不挠地 坚持斗争。他们在本地区斗争失 败后,也决不 向清朝统治者低头,而是转移到江西,同太 平天国并肩战斗,使起义延续 十余年,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但是,粤东起义军 的独 立性又更多地表现为分散性。天地会向来就是各山堂分散活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 97年动。粤东天地会分为洪 顺(潮 州)、洪 义(惠 州)等山堂,彼此 不相统属,“即使在同一 地区,也常常自立山堂,各自结伙,没 有 统一的组织体 制,没有明 确 的隶 属关系”。鸦片战争前后,天地会 在粤东有很 大 的发展,大 量 的城 乡下层群 众以及 无 业 游民、流氓无产者参加进来,一些天 地会的首领本身就是

15、 流民无产者,如吴 忠恕是 破产农 民。,翟火姑 是“嗜赌无赖”,古声扬是卖 卜出身。他们的散漫性较大,这 就使天地会分散 的弱点更加突 出起来。即使在起 义 的高潮 时期,都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 领导 核心。对起义 的发动,粤东天地会和 广东其他地区虽有“约 期皆反”和“以陈开 为盟主”之说,但并 未形成团结一致 的统一 行动。潮州、惠州 的天地会虽分别与佛山陈开、东莞何六同属一山堂,但它们没 有统一 的领导。各 大小股之 间,除了在本地区有过局部的暂时 的军事联合之外,实际上 是各 自为战,相互间只有遥 相呼应、相互 配合,从未取得 过有效的联合行 动。它们与太平天国只是一南一北遥相 呼应,

16、没有联合作战。由于这个 弱点,起 义军很容 易陷入被清军分割 包围、各个 击破的绝 境。所以,粤东各支起义军战斗的时 间一般并不长,旋起旋灭,流 动性较大。1 85 6年,以惠 州翟火姑 部 为主的粤东天地会起 义 军 在 江西加 人 太平军 后,将自身原有 的严重分散性 带进太平 军 中。封建统治者方面对此 看得很 清楚。毛鸿宾说粤东起义军与太平天国没有“互 相 维 系之心,。左 宗 堂说他们与太 平 军“气类枚 分,。陈 坤(粤东剿匪纪略同治三年八月十一日载,天京 失守后,江西 太平天国军 队“有云花 旗黄旗两股,黄旗 (太平天国用的旗 帜) 欲往 福 建,花 旗欲往广东”。同书同治四年 闰五月载:“花旗一股,近与康逆(康王汪海洋)离而为二”。实际上,太平 军与花旗 之间始终是若即若离的,甚至在联 合作战时,也往 往不能 相 互 配合,而 是 互相猜疑,互相 火并,以致给敌 人造成可乘之 机。当时,江西 的许 多重镇都是 由太平 军 和 花旗军 联合防守,在湘军进 攻面 前,花旗军与太平军因指挥、供给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