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8783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复习资料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 1、选择成本、选择成本:又叫机会成本,它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2 2、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3 3、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指价格变化同商品和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4 4、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指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什么方法以及如何分配等问题,都要依靠市场供求

2、的力量来解决。5 5、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团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6 6、产权、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7 7、产权流动、产权流动:指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收益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是一种权利的变更。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 1、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五个因素有哪些?、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五个因素有哪些?答:答:(1)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2)财产关系。财产关系不仅决定产品分配给谁,还直接决定生产、交易、分配、消费关系,从而决定和影

3、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格局、目标、后果;(3)决策结构。经济决策权分配模式有集中决策权、分散决策权、集中与分配结合决策权。不同决策方式在不同情况下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不一样;(4)信息结构。不同的决策方式有不同的信息收集、分析、传递、反馈的机制和渠道;(5)竞争与垄断。根据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对资源配置效率有重要影响。2 2、价格机制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价格机制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答:答:(1)传递信息的功能。商品短缺的信息通过价格上涨来传递,并引起消费者减少需求,而使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商品过剩的信息

4、通过价格下跌来传递,并引起消费者增加需求而使商品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减少商品供给。 (2)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资源在价格变动的引导下在部门间的流进流出使得社会资源得到调节,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提供生产动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功能。每个生产者和生产要素供给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供给价格弹性表明价格能提供生产动力并促进企业间展开竞争。 (4)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市场中一个人的收入多少取决于他拥有的生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3 3、市场运行的三大条件。、市场运行的三大条件。答:答:(1)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资源配置的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是市场选择

5、。市场选择是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分散的做出,这称为分散化决策。 (2)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市场中供求主体的自由选择和分散化决策是建立在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市场的威力也在于人们讲诚信,自愿遵守市场规则。 (3)自利与互利的兼容。市场中,每个人和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最大利益,而这最终导致互利的实现,这是在市场竞争中完成的。相互信任、对商业道德的一致遵守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证。4 4、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答:答:(1)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 (2)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

6、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3)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4)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5 5、产权的特征。、产权的特征。答:答:(1)产权式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产权是依法获得的权利。 (2)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产权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其所有者要求他人在法律上承认他对财产的权利;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契约或委托的形式把产权权益在特定时期内转让或租赁出去。 (3)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凡是能给所有者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存在产权问题。(4)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产权的统一性就是完全产权,但随着产权的流动和交易发生分解,出现不完全产权,不完全

7、产权是市场中产权转让、买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权形态。 (5)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合理的产权安排不仅能防止资源滥用,也能降低交易费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6 6、企业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企业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答:答:(1)产权交易是实现企业间资产、股权、债权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2)产权交易是解决资产存量呆滞、增量资本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有效途径;(3)产权交易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资产实现,由实物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收回原有投资重新投入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战略转换的

8、方式;(4)产权交易使得不同部门、地区、企业的不同产权主体相互融合、分离、重组、混合,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7 7、简述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所经历的五个阶段。、简述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所经历的五个阶段。答:答:(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近三十年。这一阶段我国领导层和理论界很关注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并进行诸多讨论,但这些讨论和认识从总体上没有超过传统的计划经历理论,理论层主要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反映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对立范畴;(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领导

9、层和理论层已经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做相互对立的经济范畴的思想框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可划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主要的计划经济,一个是次要的市场经济;(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党的十二大召开到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理论上开始确认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流通的调节作用,破除了长期以来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4)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党的十三大召开到 1992 年春邓小平重要的南方谈话发表之前。正确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突出了指导性计划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了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体系的构建,已经接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10、(5)第五阶段第五阶段:以邓小平 1992 年春南方谈话发表为标志。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 8、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答:答:(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同市场经济的兼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根本要求同市场经济的兼容。要消灭剥削,就必须通过建立市场经济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源,就要以公有制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作用。 (3)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同

11、市场经济的兼容。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就要满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而这两个条件都需要发达的生产力,最终还是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三、论述题三、论述题1 1、论述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传统观点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论述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传统观点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P71答:答:长期以来,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传统观点在社会主义世界之所以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有着其深刻的经济和历史根据:(1)这种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商品经济命运,从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设想。 (2)计划经济曾经在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物质资料比较匮乏的

12、社会主义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3)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萌芽于封建社会,完全确立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制度自出现开始,长期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在这种历史现象下,说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确实也是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 (4)在理论界中,不仅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大多数持传统观点,而且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是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联结在一起的,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2 2、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自身独有的特征。、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自身独有的特

13、征。P105答:(答:(1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经济联系与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完善的市场体系;价格形成及变化的市场性;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健全的市场法规;广泛的信息系统。(2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更有效、更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和更完善的法规制度。3 3、论述计划配置

14、资源的优点与缺陷。、论述计划配置资源的优点与缺陷。 P19答:优点:答:优点:(1)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完成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2)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在国民经济的粗放经营阶段,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经济相对稳定增长;(3)在人民生活水平处于较低状况的条件下,可以保证或有利于解决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缺点:缺点:(1)信息问题。计划中心难以搜集和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的信息,容易出现生产与需求的脱节;(2)动力问题。计划配置中无法为每一经济主体提供持久的经济动力,从而使社会从宏观到微观都缺乏动力;(3)失衡问题。经济过程中的失衡

15、(生产与需求、规模与结构、需求供给与计划的失衡等)得不到及时的调整;(4)配置成本问题。为推动经济运转,必须建立与决策、计划、资源分配、流通、核算相适应的机构与组织,这需要花费一定量得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会使社会交易成本不断增加,最终会导致资源配置成本加大和经济效率下降;(5)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问题。政企不分导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公文旅行、文山会海、效率损失;条块分割使经济运转不灵、资源流动受阻、经济僵化、增长迟缓。4 4 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 P78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1)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主体;(2)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市场和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条件:(1)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2)建立和健全各种市场法规制度;(3)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