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8703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评析房山区大安山中心校房山区大安山中心校 杨永君杨永君 执教执教房山区官道中心校房山区官道中心校 钱秋莲钱秋莲 评析评析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学舫王学舫 指导指导2010 年年 4 月月 21 日日房山区研究课材料房山区研究课材料一一 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第 六 单 元第 2 课时 教 学 内 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重 点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 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PPT、圆片课

2、 型新授课 前准 备学生圆片、剪刀授课日期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 知识铺垫:二、 探索新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谁能说说什么 叫“分数”?请举例说明。 2、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10025 1000125 1910 35100 从以上算式我们知道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整 数数,也有可能是小数小数。 43 57 21 127 师:有什么感觉?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能够 很快的说出答案了!1、出示唐僧师徒画片: (一年的八月十五,这天轮到猪八戒去化缘,他 心里一直期盼着能化到 8 块月饼,你知道为什么吗? )842(块)(块)每个人就能吃到两块月饼了。 (八戒想得口水都要流出

3、来了。可是偏偏只化到 了 1 块,“这一块月饼分给我们四人,每人分到多少 啊?”) (1)师: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到多少块月饼? 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明确:求每人分得多少块,要把 1 块回顾上节课及前 一小节所学知识 点,为本堂知识 学习做铺垫) (除法性质、小 数点移动,快速 得到答案) (质疑引出知识 点)(熟悉的卡通人 物,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明确“平均分” 、用除法算的思 想月饼平均分成平均分成 4 份,用除法用除法计算;四、 整理小结:布置作业:5、把 3 米的绳子平均分成 5 段,每段占( ), 每段长( )米。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找一找生活中需要进

4、行分数的平均分配的实例,自己尝试予 以解决。体会问题呈现的 多样性板 书 设 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4=1/4(块) 34=3/4(块) 24=2/4(块) 58=5/8 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除数= =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除数ab=a/bab=a/b (b0)(b0)教 学 反 思而把“1”“1”平均分成 4 份,表示这样一份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 1/4 来表示。 所以 : 1414 1/41/4 (块)(块) (看到这个答案,八戒可急坏了:“啊?!每人才能吃 到 1/4 块,太少了太少了,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我得继续 努力!”) (经历了千辛万苦,八戒最终一共化到了 3 块月饼。 “唉! 要

5、是再有一块就好了,4 块月饼,4 个人,一人一块就得了, 偏偏是 3 块,我又不会分了?!”) 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每人分到的是: A、半块 B、多半块 C、一块? 具体是多少块呢?你的想法正确吗?利用你手中的学具, 小组合作分一分。 (a)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想法与做法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一块一块分;一块一块分; 方法二:三块月饼摞在一起三块月饼摞在一起; 方法三:先分两块再分一块;先分两块再分一块; 方法四:每个上面挖掉一角。每个上面挖掉一角。 (b)演示: 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都得到 3 块月饼平均分给 4 个人, 每人得到的就是 3/4 块月饼。 即:3 3 4 4 3/

6、43/4 (块)(块) (板书)(板书) (这下八戒知道如何分月饼了,他迫不及待的想在猴哥 面前露一手,赶快回去分月饼了!)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为八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不 过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如果把 3 块月饼平均分给 5 个人,每 人分到多少月饼呢? 全班交流,明确: 3 张饼的 1/5 就是 1 张饼的 3/5, 即: 3 3 5 5 3/53/5(块)(块) (板书)(板书) (4)师: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 85 的结果吗? 即: 8 8 5 5 8/8/5(块)(块) (板书)(板书) 3、总结概括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14=1/4(块) 34=3/4(块) 24=2/4(

7、块) 85=8/5 师: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巩固分数意义分数意义, 在区别中继续巩 固“平均分平均分”的 意识)(联系估算知识)(静想、要求、 交流、动手操作: 含剪、拼、说,剪、拼、说, 手脑结合、数形手脑结合、数形 结合结合)(突出方法二中 3 块的 1/4 就是 1 块的 3/4,深化深化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半块加四分之 一块时,先用分 数二分之一表示, 再体会就是两个 四分之一,共四 分之三。渗透通渗透通 分和分数加减法分和分数加减法)(让学生归纳, 提高概括、表达提高概括、表达三、 巩固练习被除数被除数

8、除数除数= =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除数 (板书)(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研究的问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你能用字母简明的表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生尝试用字母表示:ab=a/bab=a/b (b0)(b0) 师:b 是否可以是任何数? 为什么? 补充板书(补充板书(b0b0) (2)师:分数与除法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他们之间 有没有区别呢? 小组议一议再全班交流,明确:分数是一种数,也可 以表示两数相除;而除法是一种运算。1、完成复习中第二组的口算练习。 现在你能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商了吧?43 57 21 1272、杨老师诊所 一堆苹

9、果分成 10 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把一个 4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 7 块,每一块 是 4/7 平方米( ) 我们把一个或一群物体看做单位一,以自然数为分母,可 以平均分成任意多份。( ) 0.5/3 不是分数( ) 小强喝了 1 升水的 5/6,小明说自己比小强喝的多,因为 他喝了 5 升水的 1/6。( )3、奥运金牌榜4、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 重庆五省区市人民生活和春耕生产带来严重困难。针对西南 地区持续的旱情,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 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动员广大团员和少先队员,每人 捐赠一瓶饮用水,支援旱灾地区。连日来,北京

10、的大中小学 学校正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援助活动。 在旱灾严重的地区,有的家庭 5 口人,平均每天只能分 到 3 升水,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升? 能力能力)揭示课题(质疑与辩论中 获得结论)回归质疑,解决, 体会成功。形成 商的范围体系。平均分变向表达(b0) 特殊,渗透基本 性质 巩固单位一开放性问题,巩 固分、除关系(利用图片抓住 学生的心,通过 与矿泉水的对比, 渗透节约意识, 加深对节水标志 意义的理解将德 育渗透于无形)二、课后反思。二、课后反思。2010 年的春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以算是一个“冷春” ,但是对于我而言,它却热情洋溢、春意盎然。4 月 21 日,在进校数学教研员王学舫老师

11、和我中心校业务领导刘校长的精心安排下,使我获得了这次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到长育中心校作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区级研究课。这部分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学习完本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使学生对分数从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互化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以发展性为原则,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并通过应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使数学课堂熠熠

12、生辉,焕发活力。基于以上思想,就这节课我主要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在质疑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课堂教学指向的有效性。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刚刚学习了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先进行上节课的知识回顾,我请同学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接下来,我设计了三组口算接龙练习,要求学生快速口答结果。 10025 = 1000125 = 1910 = 35100 = 43 57= 21 127 =三组练习题首先出示前两组,目的在于:1、回顾整数除法、并隐含涉及简算与商不变的性质;2、回顾小数除法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商的变化规律;3、明确在除法中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除法的结果。在学

13、生快速回答完这两组较简单的口算后,内心产生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乐于接下来的学习。此时,老师结合口算结果,明确:在除法中,我们可以用整数或小数来表示商。在学生内心获得到一种“呼应” 、 “认同”效果。于是紧接着出示第三组口算。在刚才口算模式的影响下,此时学生思维会受到阻碍,无法继续下去。这便达到了我的预设效果引发质疑、产生认知冲突,口算接龙出现卡壳。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有什么感觉?没关系,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说出答案!”此时,学生们为了能够解决遇到的困难,更加专注于接下来的知识学习,这也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

14、系这一新知识点开了个好头。二、创设有效情境,利用诙谐幽默语言,紧紧抓住学生“玩学”之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 。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创造性地将教材例 2 的 4 人分月饼变化形式,辅以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故事为背景,八月十五猪八戒外出化缘为落脚点。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故事人物、生动有趣的卡通画片,立刻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创设了有效情境。在教学中,我以略带评书式的口吻为开场白,揭示八戒几次遇到分配困难,请求大家帮助。这时,孩子们不仅被有趣的卡通造型、教师独

15、特的语言所吸引,内心深处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更是跃然而生,兴趣高涨,每个孩子都很乐于去帮助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就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乐意为这个目标去努力。三、验证猜想、规范表达,借助学具在思索与合作中亲历知识的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小组合作前,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简单估算,猜一猜:他们每人各分到多少块月饼?结合猜想结果开展以“验证猜想”为目的合作学习。为强化合作的目的,我在大屏幕上依次出示了三条要求:1、把想好的分法告诉同组同学,看看哪组的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