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8368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 水 第 二 高 级 中 学 GUANGSHUI DI ER GAO JI ZHONG XUE清兵卫与葫芦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导学案时间:2011 年 11 月 14 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 2、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 3、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4、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个性,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1.续写范文:续写范文:自从清兵卫的父亲砸碎了他十几个葫芦以后,清兵卫就再也没有 接触过葫芦。他又迷上了绘画,就像当初迷上葫芦一样,这下他的父亲又开始 嘀咕了。 清兵卫失去他心爱的葫芦后,有好些天他都

2、像丢了魂一样,整天呆呆地坐着, 叫他,他也不搭理。直到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看见一个海边写生的画 家,他的生活才又发生了变化。清兵卫站在画家身后,看到碧蓝的大海、雪白 的浪花和天空飞翔的海鸥,在画家的笔下犹如赋予了生命一样。他激动得脸颊 通红,两眼放光,着魔地看着画家行云流水般地挥舞着画笔。直到夕阳收起最 后一抹余晖,那画家收拾好画具离开,他才若有所思地回家了。 自那以后,小镇上的人们常常看见一个孩子在海边、码头画画,那个孩子就是 清兵卫,他是那样的着迷,几乎天天放学都要去写生,回到家里就端着画报, 一个人躲在屋里。他父亲常常嘀咕说这孩子又中邪了,好几次要拿筷子吃饭, 可伸手抓过去却像是在

3、拿画笔。 清兵卫走在路上,只要看见有画,他就会停下来看个仔细,常常忘了时间,若 遇见有人在写生,更是诸事忘到脑后,非要看到人家收拾好画具走了以后,他 才肯回家,为这他没少挨父亲的骂。他为了画好暴风雨时的大海,一有暴风雨 来临,他就披上雨衣,躲到海边的岩洞里专注地观察大海的咆哮,直到他画了 一幅画,即是一只海燕在暴风雨中与大海搏击,他将画送给了那位卖给他葫芦 的老婆婆。 清兵卫还喜欢画人物肖像,他喜欢观察各种人的特征与他们的职业特点,所以 小镇街头的小贩、渔民和许许多多劳动的人都成了他的素材。然而,一次上课 时,他一边观察讲台上的教员,一边给他画素描。不幸的是,他被发现了,当 教员看到自己在讲台

4、上的形象,被如此生动地表现在纸上时,他怒不可遏了。 当晚,清兵卫的家里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即教员带着那素描家访来了,清兵 卫的父亲当着教员的面用斧子劈碎了清兵卫所有的画具,那教员满意地离开了 清兵卫的家。清兵卫面无血色,默默地收拾好画具的残骸,准备将它们葬在海 边。从此,小镇上的人们再见不到那背着画夹的熟悉背影。 清兵卫的绘画生涯仿佛就此结束,然而他给老婆婆的那幅画,后来却被一个旅 游的画商看中了,卖了个高价钱。据说,当你盯着海浪看时,海燕仿佛就要被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YW1103广 水 第 二 高 级 中 学 GUANGSHUI DI ER GAO JI ZHONG XUE 吞噬了,可是当你盯

5、着海燕看时,海燕却像是冲出海浪,冲上云霄了。听那画 商说那是利用了视觉误差的效果。 点评 文章抓住了清兵卫因父亲砸碎了他的葫芦而像丢了魂一样切入,写清兵卫在这文章抓住了清兵卫因父亲砸碎了他的葫芦而像丢了魂一样切入,写清兵卫在这 时遇上了画家写生并深深地触动了他,从此以后,他就迷上了绘画,但结局和时遇上了画家写生并深深地触动了他,从此以后,他就迷上了绘画,但结局和 原文一样,爱好最终被父亲和老师扼杀了。作者还抓住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性原文一样,爱好最终被父亲和老师扼杀了。作者还抓住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性 格。如格。如“好几次要拿筷子吃饭,可伸手抓过去却像是在拿画笔。好几次要拿筷子吃饭,可伸手抓过去却

6、像是在拿画笔。”这句刻画了这句刻画了 清兵卫爱绘画已达到如痴的地步。清兵卫爱绘画已达到如痴的地步。2.2.读读后后感感清兵卫的命运确实让人感到可怜,他父亲与教员的封建思想对清兵卫 兴趣的扼杀,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但是这毕竟是外界因素,内在的因素 却是清兵卫一味地退让。 开始的时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厉害,后来在 一次讨论中,父亲呵斥了清兵卫一句,他就不敢作声了,教员没收了葫芦、 父亲砸碎了葫芦,彻底地破灭了他的葫芦梦。我们在叹惜这一鉴赏葫芦的 小高手被封建思想扼杀的同时,难道就没有注意清兵卫自身的态度?从热 衷到无言,从无言到屈服,清兵卫不敢吭声,没有捍卫他的兴趣,任由封 建洪水淹没他的思想,

7、湮灭了他的自由。 处在当时封建社会中,清兵卫的处境的确艰难,但是他以牺牲自己的 兴趣来换得一丝的 “和平”,这是不值的。因为在当时的封建思想下,只 要背离了封建思想的事,都会遭到排斥甚至扼杀。清兵卫没有退路,就算 换了其他兴趣,也必定遭到毁灭 9 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所以他应该 尝试着反抗。 法国著名作家英里哀 16 岁时就继承了皇家室内设计商父亲的世袭权利, 父亲希望英里哀能继承他的事业。但英里哀陶醉于文学戏剧之中,甚至走 上戏剧舞台。他父亲曾严厉责备他,也曾由于老师出马,但他坚持他的兴 趣,克服重重困难,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戏剧。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也生活在 封建思想严重的家庭中。毛泽东反对读

8、 “四书五经”式的封建教育,他敢 于坚持自己对西方科学的兴趣,不惜与父亲动真格,终于如愿以尝。 生活中的我们有许多兴趣,但有的遭到反对,我们应相信,只要是好 的,对我们有益的兴趣,我们都应坚持而不能放弃。 许许多多像清兵卫的人站起来吧!坚持自己好的兴趣,才是我们对封 建思想发自内心深处最深而有里的批判。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广 水 第 二 高 级 中 学 GUANGSHUI DI ER GAO JI ZHONG XUE 一、导入新课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 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 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

9、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 者社会给扼杀了。今天我们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 来品味一下这是怎样一个悲剧故事。 二、作家作品 志贺直哉(1883-1971 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 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10 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 创办白桦杂志,他们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 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代表作长篇小 说暗夜行路 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一个叫清兵卫的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 但最终在老师 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四

10、、具体分析情节 提问:这篇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很强。而故事情节都按一定的模式运行: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按照这个模式,把文章的情节 主线理清。 1:发生展示矛盾 (在文章的发生部分,作者往往要展示矛盾。文章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 提问 1:清兵卫对葫芦的态度如何?父亲、老师是如何看待清兵卫痴迷葫 芦的?清兵卫喜欢什么样的葫芦?父亲和客人喜欢什么样葫芦? 明确 1:清兵卫痴迷葫芦,但是父亲和老师觉得他是没出息的孩子。 清兵卫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很周正,很平凡的。父亲和 客人喜欢又长又大,奇特的葫芦。 文章在故事发生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两组矛盾:一是清兵卫的爱好 与父亲、老师的不理解之间

11、的矛盾;二是清兵卫独到的眼光和世俗 常人眼光的矛盾。 2发展矛盾向前发展 3高潮矛盾爆发 第一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砸 第二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卖了六百块 4情节的摇摆情节设置的技巧 提问:在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 一口气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这就 是小说中情节的摇摆。请阅读文章的高潮部分,说说作者安排了几 次摇摆?摇摆的作用是什么?广 水 第 二 高 级 中 学 GUANGSHUI DI ER GAO JI ZHONG XUE 明确:本课中情节的摇摆: (1)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 以后,没有马上叙述其

12、后果,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2)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 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 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没有注意到葫芦。 (3)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 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 作用:造成文章情节的跌宕起伏。 5、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五、主题情节反映主题 我们再次把情节理一下。0.1 元50 元600 元说明了什么? 明确:清兵卫对葫芦的确有非凡的鉴赏力。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批判 大人们的粗暴,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这就是文章的主 题。 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深层次主题,是什么? 提问 1:清兵卫爱什么样的葫芦?大人们

13、爱什么样葫芦? 明确 1:(参见“发生展示矛盾”部分)我们可以说清兵卫的爱好代 表一种自然和美。 提问 2:清兵卫的生活状态怎样?他与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关系怎样? 明确 2: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 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 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 明确:深层次的主题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 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六、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如何与父亲沟通?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父亲,你会怎样对待孩子的喜好?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老师,你会怎么对待违反纪律的清兵卫? 明确:发展个性的前提: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身心健康,不违反法律, 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违背道德;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进行。 老师家长和社会:提高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给予 理解和支持,并正确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健康成长。【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