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8175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展台电话:01082296896? 博客:http:/ 年 1 月 5 日星期一11AD高尚的放弃新中国伊始, 万象更新, 古老的郧阳迎 来了教育事业的春天。年3月, 湖北省 教育部门决定整合郧阳地区教育资源, 成立 省立郧阳联合中学, 设立师范部、 师训部, 师范教育支撑其半壁江山。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年,湖北省教育部门决定把师范部和师训部从联 合中学分出, 单独成立郧阳师范学校。 于 是, 学校经历了第一次迁建。 当年夏天, 郧 阳师范的三百多名师生背起行囊、 搬着教 具, 来到郧县老城的新校址重新创业。 行进 在绵延的搬迁队伍中, 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 生, 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2、的笑容, 心中充满了 对未来的憧憬。 一位当时意气风发的年轻教 师、 现在已退休二十多年的学校老领导发出 了如此感概:“当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认为搬进新校园标志着学校新的开始, 从此 走上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万万没有想到, 这 一搬而不可收拾, 后面还有接连五次搬迁; 更没有想到的是, 这所年轻的学校竟如此命 运多舛, 种种曲折、 坎坷和磨难都在前面等 着她。” 说着, 满头银发的老人不禁潸然泪下。新的家园是在旧郧阳府衙门和旧郧县衙 门的基础上改建、 扩建而成的。 郧阳府衙始 建于明代成化年间, 虽然承受了四百多年的 风吹雨打, 但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葺、 精心 维护, 依然坚固、 美观,

3、飞檐翘角, 曲槛回 廊, 雕梁画栋, 显现出当年知府衙门的气 派。 这片雄踞于郧县老城中心地带的古老建 筑群, 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与民居建筑的结 合体, 包括大小房屋二百多间, 占地近二百 亩。 当时教育经费较少, 学校对府、 县衙门 给予了充分利用, 略作改造分别作为教师的 办公、 生活用房和学生的住宿、 就餐场所。 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扩建: 在府衙后面新建两 栋二层楼房, 用作教室; 在府衙一侧, 开辟 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大操场。 另外, 新建 了一座仿古风格的大门楼。 这里, 教学、 生 活设施一应俱全, 环境优美宜人, 活动场地 开阔, 交通便利, 闹中取静。 作为一所上世 纪50年代

4、新成立的师范学校, 其办学条件确 实是相当优越的。 学校的师资力量更令人称道。 尽管郧阳 地处偏远, 经济较为落后, 但当时的郧阳师 范却云集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人才。 这主要归功于时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的王香山真心 爱惜人才、 用心招揽人才。 这位来自山东老 解放区的领导干部, 以前当过校长, 深知优 良的师资对于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性, 冒着 一定的政治风险, 敢于打破当时在用人方面 十分流行的 “潜规则”: 不管本人历史与出 身如何, 只要是具有真才实学、 现实表现良 好、 愿意为新中国服务的知识分子, 他都热 情地请过来, 大胆地用起来。 在王校长的感 召下, 各专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从全

5、国 各地风尘仆仆地赶赴这所山区学校, 他们很 多人是毕业于燕京大学、 西南联大、 中央大 学等知名学府的高材生, 其中不乏留学归 来、 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大学教授。 郧阳 师范成立时, 王校长认为师范学校是培养教 师的地方, 对师资质量的要求更高, 于是, 他把很多骨干教师优先分配给郧阳师范。 一 时间, 这所学校真可谓精英荟萃, 藏龙卧 虎, 师资阵容很是强壮。 提起当年的老师, 一些老校友到现在还如数家珍, 啧啧称赞。 随着1954年秋季开学, 学校的教学逐渐 步入正常。 在这个安宁的小天地中, 教师认 真教书, 学生刻苦学习, 终日教室里书声琅 琅, 操场上龙腾虎跃。 悠扬的钟声, 高

6、昂的 歌声, 欢快的笑声, 不时飞出校园, 引来了 无数人对这所当时郧阳地区最高学府的向 往。 郧阳师范人对物质条件没有更高的要 求, 大家铆足了劲决心好好干一番事业, 为 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然 而, 这种良好的办学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四年。1958年9月, 作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的核心部分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程 正式开工。 郧阳师范校园处于淹没区, 按照 政府统一规划, 必须迁移到郧县城区地势较 高的位置重新建校。 尽管所有师生员工都万 分舍不得这个温馨而美丽的校园, 可是, 为 了国家的千秋大业, 全校上下毫无怨言, 欣 然接受了迁校的决定。 于是, 在1959年春

7、天, 学校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迁建, 同时 也为后面四次迁建埋下了伏笔。 当时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 政府没有 划拨建设和搬迁专项经费, 所有的迁建费用 都靠学校自己筹措。 掏不出钱购买建材, 广 大师生就自己动手拆掉原有建筑, 再将砖 瓦、 木料、 石块等材料重新利用。 没有运输 车辆, 只能靠师生肩挑背扛。 新老校区虽然 直线距离并不远, 但要爬上一道很陡的山 岗, 其垂直高度只有大约100米, 却得盘旋 1500多米才能上去。 师生以高度的主人公精 神和坚强的毅力, 牺牲了所有课余时间夜以 继日地苦干。 有的肩膀擦破了, 有的脚磨出 水泡, 但仍然咬牙坚持。 有位女生总是比其 他同学挑得

8、多, 两个月后, 因腰部受损较 重, 不得不住院治疗。 她刚住了两天, 伤还 没痊愈, 却又坚持回来, 继续挑起那副沉重 的担子。 屋漏偏遇连阴雨, 迁建期间正逢三年自 然灾害, 师生的口粮标准普遍大幅减少, 饥 饿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敌人。 为了不使师生 忍受饥饿干重活, 学校挖空心思弄来食物让 大家填饱肚子。 校长李伯达亲自带领部分学 生, 徒步前往40公里外的白桑关, 满山偏野 寻挖蕨菜根, 将其碾磨成粉, 和成面糊给大 家充饥。 同时, 学校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开垦 荒地, 根据班级规模大小分片种植蔬菜, 作 为粮食的补充。 虽然处于迁建阶段, 教学工作也不能耽误。40多名老师白天不是上课就

9、是劳动, 到 了晚上, 他们还得继续备课、 批改作业、 查 看学生宿舍, 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量。 学生 们由于课余时间从事繁重的劳动, 休息严重 不足, 致使身心疲惫, 再加上饥饿和伤痛, 很多人在教室上着课就睡着了。 迁建也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 度。 常常是刚刚盖好一栋宿舍, 当天晚上就 会有一部分学生搬进去就寝。 考虑到学生安 全, 每天晚自习后, 当天值班班主任负责送学生过去。 带班校领导也要每天前去巡视, 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其他老师考虑到校 长李伯达年龄较大, 行动不便, 不忍心让他 晚上带班, 但他每次还是坚持翻山越岭去新 校址。 隆冬时节, 有时天降大雪, 李伯达就 一

10、个人拄根拐棍, 一步一步地往山顶爬行。 他慈父般地逐间寝室仔细查看, 问寒问暖, 一直等到所有学生都熟睡了, 才放心地离去。这种边迁建边教学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四 年, 到1963年, 学校迁建工作才初步告一段 落。 可是, 此时的学校却如同经历了一次大 型手术般地元气大伤, 教学、 管理、 设施等 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 好在那时是一 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大家都满怀着革命的理 想和坚定的信念, 没过多长时间, 学校教学 质量和办学实力都渐渐恢复了。痛苦的抉择经过九年的施工, 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主 体工程竣工, 于1967年下闸蓄水。 这时, 库 水已把郧阳师范老校址全部淹没, 并且水位 逐渐上

11、涨, 一米一米地向学校新校址逼近。 最后,“水漫金山” 在现实中再度上演, 郧 阳师范被围困在一个空间狭窄的山包上, 不 但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而且正常的教 学活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因此, 学校的第 三次迁建势在必行。 水不等人, 容不得丝毫 犹豫, 郧阳师范人不得不放弃仅有四年的安 宁生活, 再次踏上奔波之路。 经过深入调 研、 反复论证, 郧阳地委决定将郧阳师范学 校迁到当时的十堰市白浪公社马路大队。 这次迁建又是大家一起上阵。 校党委副 书记吴西钢负责建材供应, 往往先用船运到 距离最近的汉江码头, 再用拖拉机一车一车 运到工地。 中间的装卸、 转运, 他都干在前 面, 成天是一

12、身汗水一身泥, 完全没有人们 心目中县级干部的模样。 为了赶工程进度, 学校安排十几位教工就地垒窑烧砖, 昼夜不 停地流水作业, 既降低了成本, 又解除了外 出采购和长途运输的麻烦。 如今年逾古稀的退休老干部王立富回 忆, 自己当年二十出头, 正是干活的年龄, 学校交给他的任务就是采购、 运输石灰。 那 时石灰紧缺, 很难大批量购买, 他就顺汉江 而下, 从离郧县城关30里外一个叫石灰窑的 偏僻地方组织货源, 然后逆流而上运到码 头, 再用拖拉机运到十堰。 如此倒腾下来要 花十多个钟头, 辛辛苦苦一天只能运回一 趟。 事过几十年, 他仍对当时的一切记忆犹新:“当年迁建中的艰苦程度, 远远超出了

13、 一般人的想象。” 经过两年多的苦战,1969年, 位于十堰的新校园建设基本竣工, 建筑面积达4000多 平方米, 教学、 生活设施完善, 可以容纳一 千名学生就读。 师生当年搬入新居, 开始了 正常的教学和招生。 郧阳师范人不禁长长松 了一口气, 满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安身的地 方, 以后再也不用迁徙他处了。 从学校领导 到普通教师做梦也没有想到, 在十堰新校区 办学才刚刚一年多时间, 用老教师们的话来 说就是凳子还没坐热, 第四次迁建的命运又 毫不留情地降临到郧阳师范人的头上。 1970年, 国家正在十堰市大举建设第二 汽车制造厂, 根据整体规划, 其中一个专业 厂铸造二厂需要建在郧阳师范校园

14、所在 地, 上级要求学校必须尽快迁出。 看着用自 己的汗水浇筑起来的校园, 郧阳师范人实在 不甘心就这样被赶走。 校领导怀着侥幸的心 理, 面见郧阳地委领导, 期望通过晓之以 理、 动之以情, 让上级改变决定。 当时处于“文革” 中的军管时期, 身为现役军人的地 委书记和郧阳军分区司令员一起, 把校党委 副书记吴西钢 “请” 到军分区招待所, 关起 门来连续上了7天的 “思想政治课”, 先提高 他的思想认识。 吴西钢只得回校召集师生员 工开会, 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郧阳师范人是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的, 都明白没有国就没 有家、 没有国也没有校的道理, 最后, 大家 都表示以国家利益为重, 服从

15、上级决定。 当 然, 很多人内心是十分不情愿搬迁的。 到了离开的时候, 回望校园里亲手垒砌 的间间房屋, 亲手开辟的道路操场, 亲手种 植的花草树木, 大家心里万分不舍, 眼里噙 满了泪水。 谁也不知道, 前行路上是风是 雨, 何时才有栖息之所。 新校址选在郧县城关东郊一个名叫香炉 崖的地方。 这一次迁建, 比前几次都艰难得 多。 主要原因在于, 以往是先建后迁, 至少 是边建边迁, 师生还有个安身的地方。 而这 次就不同了, 全校师生员工先要 “净身出 户”, 离开现有校园后, 再从零开始建设新 校区。 为了兼顾基建和办学两个同等重要的 任务, 学校一方面要组织一批精兵强将集中 力量搞基建,

16、 争取早日建成新校园, 让师生 入住; 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在新校址周边借 房子先把几百号学生安顿下来, 安排部分人 员负责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 借来的房舍实 在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 万般无奈之下, 只 好把一个学生班级迁到多公里以外的地方 办学, 安排两个教师负责教学和管理。 为了 赶基建进度, 所有老师都取消了星期天和节 假日。1971年寒假, 学校宣布全体老师都不 能回家, 因为农历腊月二十六左右将要运来 一批建筑材料, 需要大家一起搬运。 任务很 重, 大家一直干到腊月三十下午两点, 才吃 上学校准备的团年饭。 学生们也参加了大量 的基建劳动, 白天要上课, 他们坚持每天晚 饭后和老师们一起到新校址工地干活, 往往 一直干到10点多钟才回宿舍休息。 由于是借房办学, 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和 方便管理, 只好采取建好一栋房屋就搬回一 部分师生的办法。1970年动工, 当年就有一 部分师生入住。 这种边建边搬的状况一直持 续了八九年, 在升格为大专后的1978年, 英 语系还在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