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980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读后感(共8篇)精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0伤仲永读后感伤仲永读后感( (共共 8 8 篇篇) )天才的养成,有时候也是个悲剧小编学的时候也是泪流满面:五岁能作诗的为什么不是我好了,不要安慰小编受伤的心灵了,一起感受下下面这篇文章吧!读伤仲永有感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读了伤仲永这篇文章,读罢之后,我很受教育。这篇文章主要讲: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天资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可他出了名后,他的爸爸就不再让他学习了,带他去全县各处题诗挣钱。由于方仲永没有再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这件事告诉我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

2、感。 ”一分精神,一分事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件事使我联想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好,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可他并没有灰心,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可以看出,像方仲永这样有天资的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会成为一般的人;像华罗庚这样没有天资的人,如果努力学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0我要学习华罗庚这种努力刻苦的精神,掌握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伤仲永读后感点评伤仲永读后感(2) | 返回目录 【点评】从读伤仲永中得到启示, “一

3、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紧接着用一个过渡段,使论证由反面过渡到正面,重点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的例子,指出他们原来不是“神童” ,但由于后天的勤奋,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 5 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 ,并“自为其名” ,且“文理皆有可观者” ,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 “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 ”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

4、亲,原因是“不使学” 。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 、 “天才” ,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0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 7 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

5、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 “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伤仲永读后感 500 字-勤奋伤仲永读后感(3) | 返回目录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6、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哎呀!不得了了,一个五岁的小孩竟能作出诗的文采和思想内容都用值得欣赏的地方,这个方仲永可真是神童呀!如日后好好栽培,长大后必成大器!可仲永的父亲可不这样想,他靠着儿子做诗挣钱。 “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0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一个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刻画出了仲永之父贪图小利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仲永只靠自己的天分,后天不努力,导致“泯然众人矣!”的可悲结局。“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玉虽有美好的品质

7、,但如果遇不到良好的工匠进行精心加工,那就和瓦片。石块一样微贱。美玉即是如此,何况人乎?天资再聪明的人,也要经过刻苦的学习才能成才。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天资,而不去努力奋斗,也只能一事无成。天才可能变成庸才,而庸才不学习就会变成蠢才。现在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期,只有现在勤奋学习,长大后才会有出路。所以,努力学习吧,因为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王安石伤仲永读后感伤仲永读后感(4) | 返回目录 篇一仲永虽然才智过人,拥有上天赋予的才能,但他的父亲因为眼前的利益,不使学,这样不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天才吗?其实天才在于勤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像匡衡为了夜以继日地学习,凿壁偷光成为伟人名垂千古

8、。其实造就他成功的因素并不是这借来的“光” ,而是他的勤奋刻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0古人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勤奋学习有关,但一个天资聪慧的人不勤奋学习将会沦为庸人如方仲永。天上不会掉馅饼,兔子也只撞一次树,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事世上少有,而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篇二最近读了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聪颖过人,5 岁时就能写出好诗。方仲永的父亲就天天带着他去别人家炫耀,但是却没有注意让方仲永进一步接受学习教育

9、,结果方仲永的诗才日渐枯竭,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不像以前那么好,又过了七年他就“泯然众人矣” ,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这件事情,揭示了天资与勤奋的关系。天资和勤奋是一个人获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好的天资是重要的,天资聪颖的人,只要付出比较少的努力,就能轻易取得普通人要花费很多心力才能取得的成果。有天资,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就更易实现别人难以实现的梦想。但是,天资好也要努力,如果不努力学习和工作,天资再好也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 。 伤仲永读后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0天资很重要,但是天才毕竟是少数人。天资差一些就不行吗?其实在这个世

10、界上,大多数人不是天才或天资不够,即便如此,可是他们也能正常的生活,不少人甚至取得很大的成功。这正是因为他们笨鸟先飞、凭借了后天的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华罗庚或者是陈景润,他们小时候都不是什么“神童” ,但是他们都是科学的巨匠,世人仰慕的先贤,他们最终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依靠的,就是努力学习、勤奋刻苦鲁迅曾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 ,爱迪生就是一个适例。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考试成绩经常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他的老师说他是个不聪明的孩子。但是,他将勤补拙,兴趣广泛,努力工作。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创造和发明中度过的。爱迪生每发明一件东西,都经历了艰苦的过程。就拿发

11、明电灯来说,他差不多花费了 2 年的时间,每天工作几十个小时,试了 1600 多种材料,最终才制造出能够亮很久的电灯泡。正是因为勤奋工作,使得他一生共有约一千项创造发明,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成为后人尊敬、学习的榜样,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有人称赞他是天才,并询问这位“发明大王”成功的秘诀时,他答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资聪颖,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天资平凡,也不一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0意味着失败。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于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相反,一个人即

12、使天资一般,如果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伤仲永读后感 800 字伤仲永读后感(5) | 返回目录 文/原志萍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 ,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难道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吗?王安石写这片文章的目的应当不只是这个,还有对天才的看法。天才,顾名思义:从上天那里得到了才华的人。天才,当然比普通人要优秀很多,只要稍加教育,学习,就能成为一个社会难得的人才。但为什么方仲永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呢

13、?这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进步,只是原地踏步,而别人却都在努力奋斗,不断进步,最终他只有被超过。天生的才能固然很重要,但后天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后天的教育,在好的才能也会被荒废。反之,一个普通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可能也会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要得到进步,就应当勤奋地学习。古人说:“业精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0勤”.勤学是成功之母。勤能补拙。近乎智,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个是不经历勤奋的学习就得到成就,得到世人的赞扬和敬佩的呢?王献之“用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最终成为大书法家。法国文学家福楼拜的书房窗临塞纳河,因

14、灯光彻夜透明,被船夫当作渔灯,他对天才的认识“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最终他成为了一代大文豪。他们都并非是天生聪慧。他们的才能也不一定比方仲永优秀,他们的成功来源与他们的耐心和勤奋。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一个人,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勤学是成功里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或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让我们现在做起,努力、勤奋地学习,必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伤仲永读后感 800 字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 “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

15、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 5 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 “令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0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 ”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