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范文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784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范文 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出师表范文 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出师表范文 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出师表范文 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出师表范文 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范文 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范文 精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出师表出师表24 出师表教学目的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设想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

2、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四、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 ,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

3、,使学生产生激情。三、解题。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文心雕龙 )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先帝

4、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 段)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5、第二部分(6、7 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 段)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五、讲读第 1 段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 1 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疲弱困乏。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危机,决定存亡。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追:追念。报:报答。宜:应该。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

6、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 学生讲述大意。3 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 ,是因为: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 )中讲的“大意失荆州” “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

7、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 。 “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 ;“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层次。板书:六、布置作业。1 熟读、背诵第 1 段。2 预习 25 段。第二课时一、检查第 1 段背诵情况。二、讲读第 2 段。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

8、、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板书:三、讲读第 35 段。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

9、以之咨之” ,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 ,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板书:四、讨论问题。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 “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

10、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五、布置作业。1 熟读 25 段。2 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 5 段。二、自读第 6 段,完成下面的练习。1 选择题。(1)“卑鄙”的意思是()A(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 见识浅陋c 地位低下。D 低微而鄙俗。(2)“尔来”的意思是()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c 将军宜往驾顾之D 人

11、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A 先帝不以臣卑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 今以蒋氏观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D

12、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2“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合成词:成语: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答案: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1(1)D(2)A(3)A、c(4)A、F(5)B(6)B2 又 3 咨询三顾茅庐 4(略)三、指名学生说说第 7 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四、讨论问题。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明

13、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板书: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第四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讲读 8、9 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 分析结构层次。板书:三、归纳中心思想明确

14、: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四、归纳写作特点。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 “遗德” 、 “遗诏” ,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 ,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 600 多字,竟先后 13 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 , “深追先帝遗诏” ,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1(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