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教学法总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97752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教学法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技能教学法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技能教学法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技能教学法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技能教学法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教学法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教学法总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教学法 总论,第一节 技能学习概述,一、技能学习及技能的种类 (一)什么是技能学习1广义的技能学习 技能学习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广义的技能学习,就是学习在特定目标指示下的操作顺序。无论是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还是一组外显的肌肉活动,技能就是一组按特定的步骤逐一执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技能学习便是让个体学会当面临一个问题状态时,如何在目标的指示下,通过一系列操作(或智力操作,或运动操作)来达到目标状态。,2狭义的技能学习狭义的技能学习主要指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指在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的由一系列实际活动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动作方式。 又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motor sk

2、ill),二、技能的种类,(一) 操作技能 是指由一系列实际活动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动作方式。(二) 心智技能 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基本单位不同 智力技能的基本单位是产生式(亦称为规则);运动技能的基本单位是动作。2、借助的对象不一样 前者是骨骼肌肉,后者是词。3、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联系:1、都是组织化了的结构2、都是一组按特定的步骤逐一执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3、运动

3、技能总是包含或伴随着智力技能(人真实的、完整的运动技能包括三类成分:一是执行程序;二是知觉反应线索;三是肌肉运动反应。其中,程序是动作刺激的控制部分,它基本上属于智力技能的范畴,即运动技能总是包含或伴随着智力技能。),第二节 技能学习的过程,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二、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1 模式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模式的“原样”,即知道该实现哪些动作或如何完成之,从而明确活动的方向,建立起进行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模式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在心理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模式定向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而获得的。,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2 模

4、式操作阶段 指学生亲自应用智力活动模式去解决问题。由于操作的对象是心理教学模拟器、检测仪器和心理诊断程序图示等物质形式的客体,学生对智力活动模式可通过一定的机体运动来体现。由于对象在动作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也是以外显形式来实现的,这样,学生作出的动作可以在头脑中产生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内化打下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动作序列,逐一执行,并及时考察动作执行后对象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边执行动作边口头报告,使活动易于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同时,向学生提供毛病类型,以便智力活动模式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有关诊断活动的表象。,一、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3 模式内化阶段

5、指智力动作离开心理模式这种物质客体与外观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使模式在学生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离开书面言语形式的模式,在口头上言语水平上展开各个动作,然后逐一简缩,省去不必要的动作。同时要求学生由“大声报告”的外部言语逐渐转向内部言语,使动作概念内化到学员头脑中。当然,如果构成心智技能的某些动作成份学生在其它心智技能影响下早已形成,则可在智力水平上直接迁移,而不必经历上述每一阶段。但是,新的智力动作之形成必须要经历这些阶段的。由于心智技能是按照一定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中必须按照这三个基本阶段进行分阶

6、段练习。,二、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变化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动作技能的保持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一)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1动作的准确性(正确率、错误率) 动作的准确性是动作系统能很好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要求。 2动作的稳定性 一是指动作实现时动作的力量、方向、速度等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合乎规律的完成;二是指能较久地保持,.一时不会遗忘。 动作的稳定性是人在长时期练习过程中获得的巩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3动作的敏捷性(时间或速度)敏捷性指的是动作的速度迅速。 敏捷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这是区别生手和熟练者的标志之一,也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之一。,

7、4动作的灵活性 灵活性指的是各种情境的变化,重新组合技能动作以适应新的情况并顺利地完成任务。 (原因在于,动作的匹配与情境之间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概括关系。此外,由于部分动作的自动化,人们的意识活动就可以从动作过程中解放出来,而把注意力放在处理情境的变化上,因此使技能具有灵活性。),5动作的自动化 所谓动作的自动化是指操作中某些动作的意识控制减弱,操作工具似乎是自动的进行。,(二)操作技能形成的变化规律, 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变化规律:1动作知觉转化为动作表象 2视觉反馈转向动觉反馈 3动作控制的意识性下降 4紧张感下降,(二)操作技能形成的变化规律, 操作技能形成的动作变化规律:1动作协调性加强

8、2多余动作逐步消失 3反应敏捷和动作速度加快 4准确性提高 5动作强度趋于合理,(三)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费茨和波斯纳概括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将动作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动作联结阶段3.动作自动化阶段,1认知阶段,认识动作特点与动作初步联系阶段。 学习者主要获得操作某项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试图理解某些要求。,1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学习描述性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来自指导者或者学习手册等),初步了解动作及动作的顺序等。2 这一阶段的学习重点: 注意应予以反应的线索。,3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

9、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 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2联结阶段,动作整体联系形成阶段。 学习者尝试作出某些动作,将前一阶段所学到的有关动作机制的知识同具体的肌肉活动联结在一起。,1 此阶段的任务: 关注于怎样完善操作技能,并形成操作时检测自己错误的能力,从而使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提高。,2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技能的局部动作被综合成更大的单位,最后形成一个连贯技能的整体。练习者视觉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肉运动感觉的自控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有所减弱, 多余动作趋于消失。,3自动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是标志技能形成的阶段。 此阶段学习者的动作序列达到自动化和

10、习惯化,学习者检测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很强,操作极其准确和稳定。(练习者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自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有意识控制。),1生理机制: 动力定型,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动力定型,各个动作联合成为有机整体,并巩固下来,成为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2特点:多余动作和紧张心理解除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增加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几乎不需意识控制)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视觉、听觉的反馈作用减弱,肌肉和关节等提供的动觉反馈作用加强(从不熟练向熟练过渡)最后形成协调的运动模式,(四)动作技能的保持,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之后,便

11、不易遗忘 动作技能保持较好的原因:1、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 这里有大量的过度学习。一般来说,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相反,如果练习一两次就能成功的新技能则非常容易遗忘,实线为练习曲线,虚线、代表过度学习程度不同的遗忘曲线。,(四)动作技能的保持,2、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成出现的 是程序性的知识,前后动作是一个刺激系列,只要最初的动作发生了,后继动作的回忆就有了恰当的提取线索。如果动作技能是由许多完全不同的孤立成份构成的,有人估计,其遗忘程度大致会同言语材料的遗忘程度相近。,(四)动作技能的保持,3、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程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这些中枢

12、可能比脑的其它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五)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1、知识经验与理论2、示范与讲解3、 练习4、反馈与指导 5、迁移6、心理练习7、身心因素,1、知识经验与理论,知识不是技能,而技能必须运用知识,知识越丰富,对克服技能学习的难点越有帮助。只学习理论,不学习操作,很难获得技能。因为知识和动作分析器没有建立起联系。只模仿别人的操作,技能学习也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理论可以指导和加速技能的获得。 考克斯(JWCox)对电气装配工人的研究以及米斯丘克对学生掌握车床刀架操作技能时的发现。,2、示范与讲解,示范和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准确

13、的心理映象的形成。戴维斯(D.R.Davis)射箭实验: 将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对站立姿势,握的方法和放箭的方法就行示范指导。第二组,不作示范和指导,让被试自行尝试。通过18次的练习,结果:第一组命中率65%,第二组的命中率为45%。,3、练习,过度练习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有促进作用。对于连续性的操作任务来说,分散练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练习;对不连贯的操作任务,集中练习的效果优于分散练习。操作任务不太复杂,各动作要素的组织性较强的技能,使用整体练习效果好些;操作任务复杂而且动作要素的组织性不强时,用部分练习能获得较好学习效果。,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种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和思维活动效率变化的图解

14、。用于说明技能形式,发展的结果。从练习曲线中可了解的内容A人与人之间在各种智慧能力上的差异B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与个别差异C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或思维活动的效益,速度和准确性变化,练习曲线的量的指标:,A测定某一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动作量B确定某一动作练习所用的时间,从而了解人与人在智力上的差异C计算单位时间内错误动作的发生率,练习曲线的类型,A上升型 B. 下降型,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A:技能形成初期,效率急剧上升;随练习增加,效率趋于缓和。如:学英语B:技能形成初期。成绩上升非常慢,一定时间后,效率急剧上升。如:自行车C:最初非常慢;达到一定次数后,效率很高;再练习下去,效率又下降如

15、:运动员D:开始,平稳上升,后来停滞甚至下降,最后又上升。,练习的高原现象,一个人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的现象原因:第一、注意分散,兴趣下降,疲劳,厌倦及意志品质较弱第二、练习过程中,需要从新的认知结果代替或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但一时又无法改变特点:第一、开始阶段,进步快,中间有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滞期第二、总趋势向前,但进步缓慢,有时还会退第三、已达到生理极限或心理极限,4、反馈与指导,1 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比尔的打靶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打靶训练,看反馈对瞄准的影响。第一组,开始练习时得到信息反馈,第二组,没有报告出目标的信号。 一个小时后,改变练习条件,第一组不再给予反馈,第二组开始得到反馈信息。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