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637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精选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病例特点怎么总结病例特点怎么总结1.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由酒精中毒、皮质激素治疗和外伤引起。影像诊断要点:X 线平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股骨头和关节间隙改变,大致可分为:早期:股骨头内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缘模糊; 中期:股骨头塌陷,见混杂存在的致密硬化区和斑片状、囊状透亮区,承重部骨质增生、硬化; 晚期:股骨头塌陷加重,其内骨质破坏与硬化同时存在,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可呈磨玻璃样改变,周围多有高密度硬化条带构成的边缘,颇具诊断特征。还可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区。上部边缘的异常条带影,T1WI

2、呈低信号、T2WI 亦为低信号或两条内外并行的高低信号。条带影所包绕的股骨头前上部可呈四种信号特点: 正常骨髓信号; 长 T1 长 T2 组织信号; 长 T1 短 T2 组织信号; 混杂信号,即以上三种信号特点混合存在。MRI 可直接显示髓腔组织的异常改变,与 X 线平片及 CT 相对比,MRI 可较早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出诊断。与关节结核鉴别:后者病程长,多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广泛,病变周围无骨质增生现象。与退变性囊肿鉴别:后者多位于骨性关节面下,形态规整,无明显股骨头塌陷。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92.骨纤维异常增殖

3、症是以纤维组织大量增殖,代替了正常骨组织为特征的肿瘤样骨病变。可单骨、多骨、单肢或单侧多发。病变进展缓慢,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可引起肢体的延长或短缩,持重骨可弯曲,出现跛行或疼痛,侵犯颅面骨表现为头颅或颜面不对称及突眼等,故称为“骨性狮面” 。影像诊断要点:四肢以股骨、胫骨、肋骨和肱骨多见。颅面骨以下颌骨、颞骨和枕骨好发。长骨病变多始于干骺或骨干并逐渐向远端扩展。在干骺愈合前常为骺板所限,较少累及骨骺。四肢躯干骨的病变 X 线表现有五种: 囊状膨胀性改变; 磨玻璃样改变; 丝瓜瓤样改变; 虫蚀样改变; 硬化性改变。以上征象常数种并存,亦可单独存在。颅骨病变主要表现为内外板和板障的骨质膨大、增厚,

4、最常见为颅面骨的不对称增大,呈极高密度影。与非骨化性纤维瘤鉴别:后者病变区虽然也是透亮,但并非为磨砂玻璃样,且常为单发病灶。与骨囊肿鉴别:后者的透亮程度较高,常为中心性,对骨干形成一致性对称性膨胀。多发生在 20 岁以下。3.骨囊肿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肿瘤样骨病,大多为单房囊性病变,内充满液体。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长管状骨,尤其是肱骨和股骨近端,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因病理骨折后经 X 线检查发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9影像诊断要点:X 线见病灶多呈卵圆形,始于近骺板部位的干骺端,随骨的生长渐远离骨骺线,其长径与骨长轴一致,位居骨髓腔中心、很少

5、偏心生长。囊肿沿骨干纵轻度膨胀生长,皮质变薄,病变周围无骨膜反应。在早期,骨囊肿的骨干侧边缘常呈连续的半弧形,边界清晰,当囊肿不断增大后,则边缘变为多弧形且伴硬化缘。病理骨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囊内液体流出,表现为皮质断裂,骨折碎片向囊内移位,即所谓骨片陷落征。CT 显示病灶内为均匀的液体密度影,骨壳完整。MRI 显示囊内容物在 T1WI 上为中等信号,T2WI 为高信号,如果内有出血或含胶样物质则在 T1WI 和T2WI 上均为高信号。与骨巨细胞瘤鉴别:后者多发生在骨端,偏心性生长,多横向扩展,具有膨胀性。与嗜酸性肉芽肿鉴别:后者病灶较小,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软组织肿块,多有骨膜反应,可出现

6、中心性死骨及倾斜的边缘。4.骨髓瘤为起源于骨髓网织细胞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根据病灶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多发者占绝大多数。40 岁以上多见,好发于颅骨、脊椎、肋骨、骨盆等富含红骨髓的部位。 影像诊断要点: 广泛性骨质疏松,脊椎和肋骨常有病理性骨折; 多骨多发性骨质破坏,呈穿凿样,无硬化边及骨膜反应; 骨质硬化,较少见,影像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9上又称为硬化型骨髓瘤; 软组织肿块,位于破坏区周围,椎旁软组织肿块很少跨越椎间盘水平; 膨胀分房性骨破坏,见于脊椎和骨盆,皮质变薄,其内见残存骨小梁,呈皂泡状。CT 较 X 线能更早期显示骨

7、质细微破坏和骨质疏松。典型表现为松质骨内弥漫性分布。边缘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区,常见软组织肿块。胸骨、肋骨破坏多呈膨胀性,增强扫描肿瘤可有强化。MRI 对检查病变,确定范围非常敏感。骨破坏或骨髓浸润区在 T1WI 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病变弥漫时,为多发、散在点状低信号,分布在高信号骨髓背景内,呈特征性的“椒盐状”改变;T2WI 呈高信号。STIR 序列由于脂肪信号被抑制,病灶高信号较 T2WI 更明显。与转移瘤鉴别:后者病灶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多不伴有骨质疏松,椎弓根受累多见,MRI 表现呈更粗大颗粒状或块状均匀异常信号。与骨质疏松鉴别:后者骨皮质完整,无骨小梁缺损区,颅骨无异常改变。5.骨转移瘤

8、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以骨盆、脊柱、颅骨和肋骨最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加重。影像诊断要点:X 线表现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溶骨型最常见。表现为骨松质中多发或单发的斑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9状骨质破坏,一般无骨膜增生和软组织肿块,常并发病理性骨折。发生于扁骨者,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骨破坏区,有融合倾向,或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发生于椎体者椎间隙多保持完整,常累及椎弓根。成骨型多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位于松质骨内,骨皮质多完整,骨轮廓多无改变。发

9、生于椎体时,椎体常不被压缩、变扁。混合型则兼有溶骨型和成骨型转移的骨质改变。CT 与 X 线所见相同,但比 X 线敏感,并能清楚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大小及邻近脏器的关系。MRI 对含脂肪的骨髓组织中的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水肿非常敏感,大多数骨转移瘤在 T1WI 上呈低信号,在 T2WI 上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脂肪抑制可以清晰显示。与多发性髓瘤鉴别:后者病灶大小多较一致,常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块,病变区多有膨胀。6.软骨肉瘤是起源于软骨或成软骨结缔组织的较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可分为: 中心型; 周围型。中心型以原发性居多,周围型常继发于骨软骨瘤,尤其是多发性骨软骨瘤。

10、影像诊断要点:中心型多呈溶骨性破坏,边界欠清晰。邻近骨皮质可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周围可形成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数量不等、分布不均的钙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9影,其中环形钙化具有确定软骨来源的定性价值,周围型软骨肉瘤若为继发性,则出现良性软骨类肿瘤恶变表现;原发性者,肿瘤自骨皮质的一侧向外生长,含或不含钙化。本病例属原发性周围型软骨肉瘤。CT 扫描显示非钙化部分密度可不均匀,还可见到坏死、囊变区的更低密度影。MRI上 T1WI 呈等或低信号,恶性度高的信号强度常更低;T2WI上,低度恶性的肿病历_ : 病案号:_一、病史特点:1 、患者_年_性患者,_岁,因”_”_入院;2、现病史:_;3、既往史:_;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94、体格检查:_;5、目前所有的辅助检查及阳性结果分析;_;6、附相关重要影像图片:二、目前诊断:“_”三、诊断依据:? 支持点:1、_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_;2、_;3、_;? 不支持点:1、_;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