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555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质点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4、位移物体从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由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指物体实际经过路程的长度。5、二者的区别:i.位移是矢

2、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是标量,无方向。ii.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密切相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96、时间与时刻的区别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表示时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时间。例如第 1s 末表示时刻,第 1s 表示从 0 时刻到 1s 末的时间。7、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称为变速直线运动。8、速度和速率a)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v?s,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tb)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

3、时刻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其大小叫速率。c)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l 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叫做这段路程的平均速率。即 v?l。它是标量。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平 t均速度的大小。9、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表明运动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快。 a?v2?v1?v?t2?t1?t。由此可知,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9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无必然关系。 加速度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4、相同时,运动质点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运动质点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时,运动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改变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成一般夹角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将改变。10、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 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点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vt?v0vt?v0?att?0其中 v0 为物体的初速度,at 为 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5、192、匀变速运动的 v-t 图像:图像的特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像反映的物理量:任一时刻的速度;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运动的加速度:a?v;某?tana?k ?t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3、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二、 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三、 因为 V0、a、S 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4、重要推论:V?V01V?V0?2V0?VtVt?V012?a?t?1) S?V0t?at?V0?t 22a22aa1V0t?at2V1Vt2S11S?Vt2) V? ?V0?at?2tt22222223) 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S=aT ,可以推广到

6、Sm-Sn=aT4) 中间时刻的速度: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t/2?v0?vts?2t,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5) 中间位置的速度:vs/2?2v0?vt22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95、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v?gt , s?v12at , v2?2as , s?t 226、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第 1 个 T 秒内、第 2 个 T 秒内

7、、第 3 个 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1Ts 末,2Ts 末,3Ts 末?瞬时速度比为:1:2:3:?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第三章 力 知识点拨6) 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是矢量。3、单位:牛顿4、力的性质:物体性: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才产生力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 ,另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95、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8、等。 按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6、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7、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重力1、概念: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2 3、大小:与质量成正比,mg; 通常 g=/s4、方向:竖直向下5、作用点:重心6、重力和压力: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三、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形变3、弹力的作用点:物体接触点或接触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

9、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94、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使形变物体恢复原状。 2?1? ?四、摩擦力1、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形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3、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 Fm大小:在 0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大小:Ff=FN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为振动。 例如,弹簧振子、摆轮、音叉、琴弦及蒸汽机活塞的往复运动等等。2、产生振动的条件: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3、描述振动回复力定义:能够使振动物体回

10、到平衡位置的力。是根据作用效果而命名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振幅定义:在震动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通常用符号 A 表示。物理意义:用来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周期定义: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通常用符号 T 表示。单摆1、单摆模型:不可伸长、不及质量的细线下端与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上端固定,即构成单摆。当单摆的摆角小于 5的情况下,单摆运动是简谐运动。2、单摆的周期公式 T= 2 是过程量。 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

11、 kgm2s2,即 J。二、动能定理1、动能这理及数学表达式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9到总功。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Ek2Ek1三、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人教版高一物理目录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2 时间和位移?14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

12、6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8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4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7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9?404 自由落体运动?45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48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542 弹力?573 摩擦力?604 力的合成?655 力的分解?68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711 牛顿第一定律?72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753 牛顿第二定律?794 力学单位制?835 牛顿第三定律?85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89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92学生实验?95课题研究?105课外读物?109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9必修一 知识点物理知识考点归纳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 4s 末、4s 时、第 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 4s、第 2s 至第 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