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531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精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核心素养热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的冷思考“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教育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靶向。学界对于体育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关键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为助益于学界同仁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与破解,加速推进全体同仁有的放矢地致力于充分发挥体育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 体育学前沿特意精选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闫守轩教授与其硕士生郭超华的一份最新、重要研究成果抓住核心了吗:“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 ,敬请赏读!摘要:时下核心素养已跃升

2、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新热点。热于跟风及“穿新鞋走老路”的变革路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会使核心素养培育未能抓住其“核心” 。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给予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基本智力素质及与其相适应的情意素质。变革基础教育设计理念、转变教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重塑基础教育教学文化、转型基础教育教学范式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2016 年 9 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 3 年攻关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养及其培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与抓手,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热

3、点。然而,核心素养的“核心”何在?核心素养的培育抓住“核心”了吗?培育核心素养的“核心”何在?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答。继“素质教育”之后的“核心素养”究竟是课程改革概念炒作的新提法,还是我国课程教学变革的有效路径,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理性审思。一、核心素养的“核心”何在“核心素养”最早由经合组织(oEcD)于 1997 年启动的项目“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中提出。经合组织于 2003 年出版的最终研究报告中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人与工具” 、 “人与社会” 、 “人与自己”三个素养框架。 从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在美国,核心素养被定

4、义为“21 世纪技能” ,主要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三大类共 11 项具体内容。当下美国各州推行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ccSS)正是基于核心素养提出的,在该框架中“核心素养”包括英语、阅读、语言艺术、外语、艺术、数学、全球意识、理财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7内容。 这些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针对这些素养的教学活动并不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而是融入核心科目之中,每项素养的落实都依赖核心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理解。 欧盟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体达

5、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以及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它主要包括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素养和基础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及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等八个核心素养。欧盟对每个核心素养从必要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做出了清晰界定。八个素养“同等重要” ,相互重叠、彼此交织。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采取决策以及建设性管理情绪等在八个核心素养中均发挥作用 ,贯彻在整个核心素养框架之中。这意味着以上所列心智过程和能力作为“暗线”贯穿、渗透八个核心素养之中。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公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

6、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总称。国内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李艺等人的观点,认为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应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7“双基”层、 “问题解决”层及“情意素质”层三个层面构成。三层架构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三层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 “双基”层最为基础, “情意素质”层最为高级, “问题解决”层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个层面遵循“向下层层包含,向上逐层归因”的规则,相互依托,又相互归属。 从内容上

7、看,美国将核心素养理解为 21 世纪主题与核心学科、21 世纪技能两大部分。前者侧重知识,后者侧重技能,二者相互依赖,彼此交融,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欧盟从具体功能的角度,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八个素养,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核心素养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我国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效果上看,美国、欧盟和我国虽然都构建了相应的核心素养体系,但在实施过

8、程中却阻力重重。以移民为主的美国受种族差异、宗教信仰不同、学区教育传统等因素影响,统一的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开展;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只是在表层上朴素地演绎,无法论证核心素养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架建构的合理性,缺乏科学方法的论证与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备受猜测和质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项历时三年出炉的研究成果,还需广泛、系统的教育实践的检验。综括美国、欧盟和我国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各国或组织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即理解核心素养的意涵多停留在要素罗列的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欧美国家有关核心素养的界定更多的是

9、一种知识选择与课程构建的静态过程,核心素养的“核心”滞留在规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途径上,而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却谈之甚少。知识与课程不会自动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借助知识的内化过程,而这一内化过程正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核心”所在。同时,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大多基于规定教育教学完成指令性工作的层面,而不是从教育教学影响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理解核心素养。以此来界定核心素养不能说错,但毕竟是片面的。将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为指令性目标的做法极容易变动为静,不加系统分析往往使核心素养的内涵顾此失彼,静态的核心素养内涵会由于淡漠了联系而致空泛、难以落实。核心素养的“核心”应是给予学生适应

10、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基本智力素质及与其相适应的情意素质。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素质罗列,而是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7基本要求,是一种新的教学目的论精神。二、核心素养培育抓住“核心”了吗欧美发达国家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股国际潮流,这自然也引起了我国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存在着浓厚的跟风性特征,在理论研究上存在模糊不清,实践中也仍未抓住其“核心” 。此外, “穿新鞋走老路”的固守性改革路径,也难以抓住核心素养培育的“核心” 。(一)热于跟风:跟从欧美基础

11、教育“同质化”趋势美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地方自治的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州与州之间教育水平差异巨大。为了确保学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010 年 6 月2 日全美州长协会和各州教育厅长协会正式推出了国家统一课程和各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结束了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课程的历史。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同质化”趋势,各国纷纷跟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制定本国的国家统一核心课程体系。一时间,英国的“国家课程大纲” 、澳大利亚的“统一课程”和我国的“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相继出台,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基于国家课程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

12、原创 7 / 17基础教育“同质化”浪潮。流行于全球的“同质化”教育是通过增加国家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控制来实现的,而这种控制则是由确定核心课程、开发统一课程标准及采用高风险考试来实施的。美国政府在“各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所有学生,无论他们住在哪里,都要为能够成功接受高等教育并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做好准备。统一的标准将确保每个州、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始终如一的高质量教育。 共同核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国国内最好且最高的州立标准制定的,标准以实际为基础,融合了大学及职业的双重要求,囊括了丰富的内容和技能,并参考了世界上在课程标准方面表现顶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可

13、谓是针对美国教育实际之良举。一些国际测评项目对全球化时代下的教育同质化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经合组织创建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国际数学评测趋势(TImSS)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认为 PISA 与 TImSS 的评测结果能够反映国家的教育质量和全球竞争力,是评价教育质量的度量衡,将这些评估测试中每个国家的排名与该国的教育质量挂钩,借此来推测未来全球经济中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由此,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己国家学生的 PISA 与 TImSS 成绩,而提升成绩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7

14、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根据评测考试的内容,制定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全国统一课程。面对当下国际“教育同质化”趋势, “核心素养热”对中国而言就是跟从欧美基础教育同质化趋势的产物。建构国家统一课程体系本身并不存在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教育情况都适宜采用这种课程体系,国家统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符合本国教育发展实际。中国教育具有悠久的统一课程标准传统,在国际测评项目中,中国学生的 PISA 与TImSS 成绩普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学生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种国家统一课程的实施,但这也正是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症结所在。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实践应合理吸收欧美国家构建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经验,防

15、止盲目跟风。因为,如果我们不能立足本国教育的实际,仍跟从国际上流行的“教育同质化”趋势,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二)穿新鞋走老路:素质教育实践误读与异化之隐忧“穿新鞋走老路”可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常见问题,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素质教育改革,到 21 世纪新课程改革,再到今天的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改革的重心都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怎样培育人”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以流行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素质教育改革为例,其远未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如果我们还不能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7很好地对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误读与异化有所认识,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