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597297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精品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片头,Introduce myself,Have a class,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一.工业区位因素,课程标准及其解读,P67,P70,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帮助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2)学生要能够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学生能自己举出实例与教师给出实例由学生分析,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验效果是不同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范围,了解因工业联系而产生工业转移和集聚的原因,掌握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过

2、程与方法:以乡土地理案例为切入口,探究工业联系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区域的原因及工业转移的原因;结合案例教学,了解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结合实例,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的形成条件、发展优势、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1、概念

3、: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一、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一、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为什么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                              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生产技术因素

4、:生产设备与工艺、人员素质、科技开发水平等市场因素:市场需求等环境生态因素:环境生态状况等信息因素:信息通达性等,阅读P68教材,归纳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土地和集聚,【运输】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工业生产应尽量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例如制糖工业,一般 8 吨甜菜才能制出 1 吨糖,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又如食品工业、石油加工、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土地】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工厂,“土地”因素尤为重要。如:钢铁、石化和飞机制造

5、厂等,一般选择城市远郊。在城区内办工厂,只有占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价的工厂,例如高级时装厂和首饰加工厂,才可以选择市中心的区位。,【集聚】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所带来的好处: 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生产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鞍钢的区位,宝钢的区位,【P68活动 】区位选择的变化,【P68活动 】,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见下表)。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的变化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P69活动 】风向频率与工业布局,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

6、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P69阅读】信息化与工业布局,信息化在工业布局中有何影响呢?,利于整合工业资源、协调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功能互补,加强协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P70活动 】了解一个工厂,分析其发展优势、限制性因素和改进措施。,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区位选择】,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完成13题。,3.影响甲地工业布局最不利的因素可能是()A.生产成本高   B.原材料缺乏C.能源不足           D.劳

7、动力缺乏,1.最适合发展原材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D.丁,A,2.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要建立自己的组装生产基地最有可能在()A.甲    B.乙      C.丙     D.丁,B,A,A.卫星制造,B.水果罐头生产,C.大型乙烯生产基地,D.家用电器的装配,E.有色金属冶炼,F.精密光学仪器厂,技术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工业指向类型,【区位选择】指出下列工业部门所属的主要区位类型,(一)工业联系,二、工业联系和

8、工业区域,1、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生产链,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和工业链(以袜子生产为例),2、既是供应商,又是消费者,有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投入产出关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在生产链中,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供应商,又是消费者。,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有些产品的生产链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家的(美国福特汽车),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生产系统。有些产品生产链可在同一个地方,即相关工业部门的企业聚集到一个具体区域,形成地方生产系统。,从产业链

9、的“投入产出”关系来看,炼油工业的上游工业(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是采油,下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是石化。,4、全球生产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3、上游工业与下游工业,【P71活动】工业联系,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汽车厂化纤厂电视机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机床厂,参考答案:,(二)工业转移,2、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英国德国( 18511900年)。德国美国( 18791930年)。美国日本( 19501990年)。20世纪七十年代现在,发达国家东亚、拉丁美洲。20世纪80年代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1、转移原因: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

10、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地区差异,且不断变化。,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二)工业转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因其产品性质特异、利润丰厚、经济效益好,不仅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有些产品还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问题,因此,发达国家一直维持着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4、为什么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日本数码电子产品;法国高档化妆品;德国高级轿车;瑞士名牌手表。,3、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

11、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P72活动】,问题1:(1)中国电视机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原因:中国电视机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电视机生产已不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日、美两国国内市场的饱和,这类工业逐渐向中国迁移。中国电视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产销两旺,所以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上升。(2)影响电视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知识和技术。问题2:  原因: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等地资源丰富,材料供应充足;劳动力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却低于美国硅谷;市场需求量和环境容量都很大。,1、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三)工业集聚,2、意义:扩大总体生产能

12、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3、集聚的两种情况:,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等。,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或者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传统专业化生产的集聚,【钢铁工业区】 【石油化工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是接近用户、

13、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美国硅谷】,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开发区】,(四)开发区和专业化生产区,“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商场,引进资金技术,专业化产业区(同一部门企业集聚),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P73活动】,兴起原因:历史基础较好,对外开放早,对外联系密切。改革开放的政策惠及该地。毗邻港澳,经济辐射作用强。著名侨乡,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建设,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先进,国际市

14、场把握较准确。发展特色:专业化生产,同一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集聚,“一县一品”,“一镇一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发展特色?,(五)工业与环境,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示意图,1、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什么关系?,污染物排放量少,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较高。随着处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在逐渐变小。,(五)工业与环境,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图,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污染工业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地区之间的有关环保法规要求差别很大

15、,农村地区治理要求低,治污费用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逐利润,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应该受到环保法规和部门的有效制止。,【P74活动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P74活动】,(1)水泥厂、酿造厂对大气都有污染,其区位选择是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说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均产生水污染,其区位选择应是市区河流下游。化工厂、炼油厂均对大气有污染,其区位应该是市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发电厂、钢铁厂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渣,应选择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远郊。(2)在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一大批污染严重的造纸厂,虽然会给当地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牺牲一点局部利益,但是还淮河以本来面目,

16、一条清澈的淮河,却保全了淮河流域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P74阅读】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1)为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生产过程必须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转变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2)开发清洁技术,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无氯纸,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国家主要有丹麦、芬兰、德国、法国、荷兰等国。,1、墨西哥、捷克、匈牙利。2、江苏、浙江、广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P74活动2】答案:,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C纺纱、织布、印染、服装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C,2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减少污染,改善环境()A       BC       D,A,【看谁快】,【看谁快】,3、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