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7127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月月 1 日: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日:高三每周精品试卷推送(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1 (2011 年 3 月莆田市质检 3 题)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出现了

2、资本主义萌芽2 (2011 年 1 月杭州市质检 2 题)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3 (2011 年 1 月芜湖市质检 12 题)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的“京都芜湖会馆”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作为“乡土之链” ,不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亦与明清科举制度、人口流动相伴随。下列关于会馆说

3、法正确的是(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 B C D4 (2011 年 2 月温州一模 14 题)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使用高转筒车A B C D 5 (2011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题)图 1 和图 2 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 1 到图 2 反映了(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C畜牧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形成6 (2011 年 1 月常德市质检 4 题) 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

4、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C.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D.四书章句集注 始编成7 (2011 年 1 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 7 题)唐朝时,洛阳和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下列各项属于其原因的是(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大运河的开通C取消了对城市的管理 D对交易场所不再加以限制8 (2011 年 1 月龙岩市高三质检 6 题)“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草市是

5、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9 (2011 年 1 月龙岩市高三质检 5 题)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D井田制经营10 (2011 年 3 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 2 题)通过分析图 1、图 2、图 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生的变化( )A由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B由中原地区向整个沿海地区发展C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D由黄河中下游地

6、区向全国各个地区发展11 (2011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质检 2 题)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 2000 钱,抽税一算(120 钱) ;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 4000 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 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 ”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富商大贾 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12 (2011 年 1 月常德市质检 1 题)常德澧县城头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 6500 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

7、特点( )A.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B.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性C.独立发展,自成体系D.南稻北粟的作物分布结构13 (2011 年 3 月泉州市质检 24 题)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 ”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A航行 B灌溉 C军事 D排洪14 (2011 年 1 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 15 题)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 “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 。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5 (2011 年 1 月龙

8、岩市高三质检 4 题)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16 (2011 年 1 月常德市质检 5 题)明朝张居正在赠周汉浦榷竣还朝序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穡。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穡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至于病,乃无以济也” 。张居正的观点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现象或政策是 ( ) A.官营手工业迅猛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

9、现 D.重农抑商政策17 (2011 年 2 月济南市调研 4 题)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18 (2011 年 3 月厦门市质检 14 题) 明神宗实录一书记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它反映了福建经济的主要特色是( )A农耕经济B商品经济C海洋经济D外贸经济19 (2011 年 1 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 13 题)下

10、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 )A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C出现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20 (2011 年 2 月济南市调研 2 题)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21 (2011 年 3 月云南省统测 16 题)傅衣凌在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中这样评价明清商品经济:“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地超越

11、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以下各项与文中评述相符的是( )工商业城镇进一步繁荣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大量的农副产品商品化 海外贸易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A B C D22 (2011 年 3 月福州市质检 17 题)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 “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 、漳(州)通用之” 。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23 (2011 年 1 月厦门市质检 4 题)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

12、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24 (2011 年 3 月河南郑州市质检 35 题)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25 (2011 年 3 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 4 题)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入家而五矣” , “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

13、也”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 )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26 (2011 年 1 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 34 题)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 (共 12 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4 分)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

14、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3 分)材料三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 (5 分)27 (2011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 25 题)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 ”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 ”(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