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源于正确的战略选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7123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7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争优势源于正确的战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竞争优势源于正确的战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优势源于正确的战略选择(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经营报: 在波音进入中国后,与中国商飞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工业合作成为波音 在中国市场很重要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模式?庄博润: 波音在中国的策略并不单纯地为了销售飞机, 我们想要 建立一个全面的伙伴关系,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工业合作,让中国的航空制造商能够参与进来,成为波音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中国的供应商真的是世界级的供应商,因为他们不仅能够交付高质的产品, 也能够满足我们的时间要求, 同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的国家,这些供应商都可以说是供应链领域的高质的供应商。2016 年西飞赢 得了波音年度供应商的奖项。 该奖项是波音每年根据非常严格的标准

2、所评选出来的一个重量级的奖项。 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证明, 中国的供应商真的是世界级的供应商, 他们在世界航空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一流的水平。 在过去的 30 年, 工业合作主要是集中在飞机的结构件和组件上。 中国为新一代 737 制造水平安定面、垂 直尾翼、后机尾段、舱门、机翼面板、线束和其他部件,并制造波音 737 家族最新改进型 737MAX 的方向舵;为747-8 生产后缘翼肋、水平安定面、垂 直尾翼、副翼、扰流板和内侧襟翼零部件。 在 787 梦想飞机的制造中,中国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制造方向舵、翼身整流罩面板、垂直尾翼前 缘和面板以及其他复合材料零部件。如今,我们又进一步拓展了飞机业

3、载系统,也就是内饰领域的合作。 去年,中航工业航宇嘉泰生产的座椅进入波音 737 总装线进行安装。这意味着中国的供应商也更多地参与到了飞机内饰的组件供应。 在以前这些内饰的组件全部是由西方的制 造商提供的。 航空公司是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想要安装的座椅的, 但是,他们只能在取得我们资质的供应商名录里面挑选,而现在航空公司就可以 在 737 上挑选由中国供应商制造的座椅。 我们也是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来为我们的中国客户提供更多由中国制造的选项。 中国经营报:波音和空客在这与中国供应商之间的的合作方式上是否存在竞争?庄博润:波音与中国供应商之间 的合作开展得更早些。 1979 年,中航技

4、与麦道公司签订 DC-9 飞机主起落架舱门来料加工的基本协议,在上 海飞机制造厂生产 100 架份起落架舱门,成交额 136 万美元。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个转包生产合同,由此拉开了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序幕。中国与麦道公司签订 MD-80 主起落 架舱门的转包生产合同,标志着中国民机制造业开始进入国际航空制造转包商名单中。波音与中国供应商之间开拓性 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无到有;二是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波音是最早与中国供应商开展合作的飞机制造商,波音的转包生产项目支持并 促进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彼此之间的合作也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及结构件生产拓展到了业载系统等在内的全面的航空生态系统

5、。 波音并没有太多地考虑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我们的一个宗旨是找到最合适、 最具资质的供应商和伙 伴,来纳入波音的供应链体系里面,所以,我们并不太担心竞争这回事。工业合作:加速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产品战略: 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2016 年西飞赢得了波音年度供应商的奖项。 该奖项是波音每年根据非常严格的标准所评选出来的一个重量级的奖项。 中国经营报:最近十年,全球航空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航空枢纽的 地位在下降, 而洲际的直飞航线越来越多, 这会对全球的飞机制造市场带来一 个什么样的影响?庄博润:如果回到新千年伊始,我 们就会发现波音和空客在战略上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空客推出了 A380 巨无 霸

6、飞机,而波音则把战略的中心放到了点到点的旅程,推出了787梦想飞机。 波音认为乘客真正想要的是能够直接去往目的地,而不是中途在枢纽机 场做停留。我本人经常往返于北京和西雅图之间,以前,我不得不在东京、旧金 山或者是温哥华做中转,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北京到西雅图的直飞航班,而现 在每天都有两班直飞航班,有的时候海航会用787执飞,这就使得我的生活便 捷了许多,无需为我的旅程再增加4到5个小时的停留时间。 所以,我们认为, 未来大部分的旅客也是希望航空公司 能提供这样的直飞服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设计了787梦想飞机。 787是高效 率的宽体飞机,能够使旅客进行洲际间 的远程飞行。而且飞机的设计中也引

7、入了很多以客户为核心的创新技术,还融入了很多客户体验,希望让客户享受到 最舒服的乘机体验。波音 787 的销售业绩也印证了波 音产品战略的成功,而空客 A380 的生产寿命可能即将终结, 这是由市场决 定的。 在787的订单方面,目前我们已经获得了约 1300 架订单,其中向全球 的航空公司客户已经交付了超过 500架飞机, 向中国的航空公司客户交付 了近 50 架,我们的销售还在不断地增加。 所以,产品战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 户的需求。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说波音787 的成功奠定了波音在航空市场上的竞争 优势?庄博润: 波音 787 最大的优势就 是燃油效率。 跟它替代的机型相比,787 的燃

8、油效率降低了 20%25%。 之 所以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是因为在飞机的结构件上大量采用了轻型的复合 材料,所以飞机的重量减轻了。 而 787也运用了由 GE 和罗罗公司生产的燃 油效率很高的发动机,还采用了流线设计、节能和燃油效率很高的机翼。787家 族共有 3 个尺寸, 包括 787-8、787-9和787-10,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求选择最适合他们使用的机型。实际上, 航空公司对于 787 的使 用是完全符合我们设计预期的, 目前 由 787 新开辟的直飞航线高达 150个。 也就是说,此前从未有直飞航线的两个城市之间,787 把他们连接起来。 例如,目前 787 执飞的旧金山到

9、成都、旧金山到西安、重庆到洛杉矶、成都到洛杉矶,以及北京到拉斯维加斯、北京 到波士顿, 这些城市之前的直飞航线是不存在的, 都是由于 787 的能力才 变成可能。因为这些市场的客流并不足以填 满更大尺寸的飞机,比如说777和747,而通过787这样一个尺寸更小、性能更 高的飞机, 就可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 总而言之,787对于波音来说,充分 验证了波音对 “ 点对点”这一市场战略选择的成功,也进一步强化了波音在宽 体机市场的竞争优势。 中国经营报:787这类尺寸的飞 机已经成为远程宽体机市场上的主打机型, 未来的远程航线市场是以这种中小 型宽体机为主的趋势吗?庄博润:两周前,我刚从伦敦前往

10、西雅图,乘坐的还是波音 747,现在我 们还可以继续乘坐747,只是以后会逐渐地减少。 我认为, 在未来的很多年里,747会在货运市场发挥重要的不可 替代的作用,所以,现在还远没到退役的时候。如果回到 1995 年,当时的航空市 场有 36%的现役机队都是大型宽体机,比如像747这种大型宽体机。 在当 时,747是所有这些国际远程航线的主打机型。 而现在,这个比例从36%下降 到 11%,20 年后,这个比例会进一步下滑至 5%。 而现在,航空市场大部分远 程航线都是由中小型双引擎宽体发动机来执飞。 这些中小型的双发宽体机就包括787和777。值得一提的是,777机型开 启了国际远程航线市场四

11、发宽体机向双发宽体机转变的时代。 这其中,南航 使用波音 777-200ER 客机从广州直飞洛杉矶, 实现了全球首次使用双发 飞机不经停跨越太平洋的商业飞行。如果看波音宽体机的产品家族, 首先, 我们有 787 这种尺寸稍微小一 点的飞机, 用于开辟所谓的“ 瘦长航线” ( 中低流量市场); 尺寸再大些,还有 777-300ER 以及新一代的 777,也 就是 777-8X、777-9X,这些机型的航程都比较类似, 不过每个产品尺寸从小到大, 依次的座位数的差额可以达 到 50 个。 所以,我们的宽体远程飞机家族拥有不同的尺寸来匹配航空公司 不同的市场需求。787对于波音来说, 充分验证了 波

12、音对 “ 点对点”这一市场战略 选择的成功,也进一步强化了波 音在宽体机市场的竞争优势。 中国经营报:今年是波音进入中 国45周年, 波音对中国市场一直都很重视, 最近10年在中国市场策略的变化是什么?庄博润:在最初阶段,我们的一个 核心是帮助中国的航空公司从使用俄罗斯制造的飞机到逐渐引入西方制造的飞机。 与此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支持 官方采纳与西方现行的法律法规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而在这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业合作,并且扩大与中国的工业合作伙伴的关系。在 这个阶段之后,我们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通过在天津和上海设立两个大型的合资企业来得到体现。 在这个过程之后,我们也更多地增加了我们

13、对中国的 投入, 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来支持中国在安全、运力和效率方面的改进, 也就是说更加关注航空系统的运 营。 比如说支持整个体系提高安全性、增加运力和提高效率等。下一个大的举措就是舟山的 737完工和交付中心,我们希望这个交付中 心能够顺利运营,因为这会增加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并且扩大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下一步也会更多地关注航空服务领域,也就是扩大在中国的 服务业务,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 中国经营报:你希望自己的任期内给波音中国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在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上主要是侧重哪个方面的工作?庄博润:简而言之,我们始终会把重点放在我们的客户上, 并且去寻找 如何满

14、足客户需求的方法。 我本人在波音公司已经工作了 31 年,除了很短时间的一些工程方面的工作之外,我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与中国打交 道, 而我自己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也跟中国的业内人士建立了很好的友情,有很多老朋友,其中有些朋友甚至 已经是相识 30 年有余。 所以,我认为我能够很好地把波音和中国更好地连接,来做出更多的贡献。快速发展:加速本地化融入我们下一步也会更多地关注航空服务领域,也就是扩大在中国的服务业务,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与老板对话2017.9.11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JOURNAL声音竞争优势源于正确的战略选择C8老板 秘籍1 波音认为乘客真正想要的是能够直接

15、 去往目的地,而不是中途在枢纽机场做停留。 我自己本人经常往返于北京和西雅图之间,以前,我不得不在东京、旧金 山或者是温哥华做中转,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北京到西雅图的 直飞航班,而现在每天都有两班直飞航班, 有的时候海航会用 787执飞,这就使得我的生活便捷了许多,无需为我的旅程再增 加4到5个小时的停留时间。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大部分的旅客 也是希望航空公司能提供这样的直飞服务。为什么未来提 供直飞服务是 市场趋势?2017 年是波音公司进入中国的45 周年,2016 年又恰逢波音百年。 作为全球最悠久的跨国公司之一, 波音也是进入中国最早的跨国公司。 1972 年 2 月 21 日,波音

16、707 改装的 “ 空军一号” 搭载着尼克松总统第一次降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不但是中美关系的一次破冰之旅,也拉开了波音与中国航空工业长达45年的合作。当年,中国民航总局就向波音公司采购了 10 架波音 707 客机。 为了让中国的民航工 业与国际航空业尽快接轨,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内先后派出6万名航空从业者到美国西雅图的波音总部进行培训。而波音公司与中国航空业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合作, 也从最初的零部件到组件、 舱门的制造到扩展更多部件的制造。 随着工业合作越来越深入,中国航 空工业也逐渐强大, 成为了全球航空制造供应链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小在亚洲长大,可以说流利中文的庄博润2016年5月被任命为波音中国总裁,庄博润在波音公司工作超过30年,在亚洲和中国工作超过20年,非常熟悉波音和波音在亚太市场的业务。 为 了更多了解波音的全球战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波音 ( 中国 ) 有限公司总裁庄博润。编辑 / 张辉制作 / 何春晓校对 / 汪岚庄博润的中国经验深度庄博润简介庄博润: 巴克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