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案例(10道综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6616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案例(10道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述、案例(10道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述、案例(10道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述、案例(10道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述、案例(10道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案例(10道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案例(10道综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论述题三、论述题:1.1.如何认识如何认识“丰裕中的贫困丰裕中的贫困”?p91-92答: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加深,有时甚至绝对地加剧了。这种丰裕中的贫困,是在过去世界贫困历史上从来都不曾发生过的现象。“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宏

2、观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认为:“社会愈丰裕,则其实际产量与可能产量之差别愈大,经济制度之弱点也愈易暴露而令人愤慨”。世界银行则赋予“丰裕中的贫困”更为丰富的含义。首先肯定了在 20 世纪,人类的生存条件比历史其他任何时期都有更大进步,全球的财富、相互联系和技术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而勾勒出这个丰裕社会的基本面貌。但由于全球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分配极不公平,即使在丰裕社会中,极端贫困的问题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更加恶化了。丰裕中的丰裕中的贫贫困所困所产产生的生的时时代背景代背景是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进程。从本质上讲,人类社会发

3、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丰裕中的丰裕中的贫贫困的表困的表现现形式形式是丰裕与贫困2的同步增长。丰裕中的丰裕中的贫贫困的基本特征困的基本特征是作为现代贫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现代贫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折射出现代经济增长的非均衡轨迹与日益扩大的分化趋势,正所谓丰裕的国家都是相似的,贫困的国家却各有各的贫困。丰裕中的丰裕中的贫贫困的形成机制困的形成机制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新构建,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利益格局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丰裕中的贫困”问题:1、丰裕中的贫困的形成,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合理,发达国家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控制世界资源,以产品标准和

4、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从而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最大利益的获得者。这极大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重建国际经济秩序;2、各国必须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制度,特别是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穷人必须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3、发达国家必须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的技术和资金援助,特别是帮助嘴部发达国家摆脱困境;4、就我国而言,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目前贫困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消除农村贫困人口,一是要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二是消

5、除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的种种障碍,如影响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同工不同酬的工资制度、多数农民及农民工没有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等。2.谈谈你对政府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谈谈你对政府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P192-194答: 高质量的政府是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提高政府质量,是促使政府发挥有效功能和作用的重要保障,因而是确保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一般地说,政府质量的好坏或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较高的理性、效率和自律性。3(一)政府理性和政府质量。所谓政府理性,是指一个政府能够在正确判断国情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并确保其

6、得以贯彻实施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政府拥有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明确目标。这是任何发展中国家能否迅速实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摆脱社会经济后发展特征的首要前提。二是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充分条件就是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政府政策的连贯性。一个坚定不移的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即使有了科学化的决策也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理性的政府还必须坚定、连续执行自己制定的各项政策。(二)政府效率。政府质量的好坏和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效率。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政府的精干和高效。一个强度较高的政府,必须要承担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众多的行政管理机构。后发展国

7、家的现代化是由经济上的商品化和政治上的科层制的发展促成的;具有现代化取向的、高效率的行政科层系统的建立,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只是从原则上、宏观上、政策上进行管理,因而机构都非常精干。二是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文管系统。除了机构精干与高效之外,政府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同样是政府效率的必要条件。(三)政府自律性。是指政府对自身行为以及各种经济组织行为的约束能力。对于一个高质量的政府而言,仅有政府的理性和效率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政府本身的约束机制,以增强政府的自律性。43.谈谈你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特征的认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特征的认识。P129-130答: 与传

8、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新”和“特”主要表现在:1、把、把“以人以人为为本本”作作为为根本的出根本的出发发点和落脚点。点和落脚点。比如说,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往往单纯追求技术与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由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再比如,我们在以往的工业化实践中,一度以牺牲消费去增加积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也主要靠出口和投资,而今天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这也是社会主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根本宗旨的要求和体现。2、把工、把工业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起来。化和信息化融合起来

9、。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发展的顺序是工业化在先,信息化在后。然而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到近前,从而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峰逼近”的局面。我们既不能放弃工业化,又不能照样走原来的路,而只能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即把别人在两个阶段所做的事,我们放到一起来做,并力求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跨越式发展。3、把科学的、把科学的发发展理念和方式展理念和方式贯贯穿于始穿于始终终。 。比如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工业高速发展的;而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克服早期工业化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作法,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

10、战略,建立起适合中5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再比如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牺牲“三农”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代价支撑工业高速发展的,而由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方面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4.简介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简介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P31-32答: 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就根据凯恩斯提出的储蓄等于投资(S=I)静态均衡条件,推出了 g=s/

11、c 的模型公式,这一公式表明,若c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即资本的生产率决定,且在短期内不变,则储蓄率即资本形成率 s,是决定经济增长率 g 的唯一因素;发展学者索洛等人在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或“外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和生产率即技术进步三大要素决定;罗默等人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不是外生的,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决定的,即内生的,并由一个社会对技术应用状况而推导出,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趋于扩大,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较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也越快,后进国家很难赶上。 。基本观点: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

12、,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也就是说,要看资本形成的进程是否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的提高。若资本边际生产率如索洛模型中假定的那样是递6减的,则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是有限的,技术进步就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了;若资本边际生产率如内生增长模型假定的那样是不变的甚至递增的,则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答: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有下列四种:第一,哈罗德罗马增长模型。这一早期最有影响的增长模型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 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 E 多马提出来的。他们所提出的模型基本相似,故称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在假设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

13、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公式是: G = S / C(其中:G 代表国民收入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 S 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C 代表资本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根据这一模型的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就是不变的。这样,经济增长串实际就取决于储蓄率。 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二、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由于它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

14、稳定增加,条件是 k=0,此时经济以人口增长率增长。这一模型假定: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4、储蓄率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7步;6、人口增长率不变。从而得到 sf(k)=k+nk。式中:s 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y=f(k)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n 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k 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 1 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 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 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15、,而后一部分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资本收益递减规律(源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导致资本积累动力的逐渐消减;除非存在外生的人口增长或技术进步,经济不可能实现持续增长;政府政策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在新古典模型中有效劳动的增长率是外生给定的,新古典模型并没有对这种差异做出任何经济解释。因此,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在逻辑上符合这些经验事实,但它的解释确是远远不够的:外生的技术进步远远不能揭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第三、新剑桥增长模型。提出该增长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琼罗宾逊和卡尔多等,由于琼罗宾逊执教于剑桥大学,因而该模型被称为新剑桥增长模型。新剑桥增长模型有以下几个假设:1

16、、资本生产率 不变;2、均衡时储蓄等于投资;3、社会只有两大阶级,即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他们的平均储蓄和消费倾向不变,都为常数,且利润收入者的平均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平均储蓄倾向。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收入的分配。过分提高利润收入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经济增长率必然过高,会导致经济膨胀;8过分提高工资收入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经济增长率必然过小,会导致经济萧条。因此,社会可采取调整收入比重的办法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 第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肯德里克、丹尼森、库兹涅茨、罗斯托等,其共同特点是,都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肯德里克将经济增长归之为由全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共同引起的,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他指出:无形投资(是指对教育、研究、训练方面的投资)、资源配置、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资源质量和生产规模变动都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丹尼森运用统计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他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要素投入因素,包括劳动投入量的变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