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6600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经济工作总结精选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5乡镇经济工作总结乡镇经济工作总结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民营富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紧扣全年经济工作目标,扎实组织开展工作,大力发展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创新管理格局、做大做强做优本地产业,为把全镇打造成为“柑橘产业大镇、特色养殖名镇、边贸经济强镇、生态旅游重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全镇在招商引资、农户万元增收、场镇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作如下汇报: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1 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498

2、万元,比2010 年增长了 21;工业总产值 7530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34 %;农业生产总值 13425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20%;农民人均纯收入 7296 元,比 2010 年增长 26%;招商引资完成 3460 万元。二、经济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户万元增收成效明显。加强柑橘管护,石桥等村柑橘纳入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重抓销售服务,促进果农增收,全镇实现柑橘产量 6000 吨,比 2010 年增加 4500 吨,增收 500 万元。特色经济动物养殖发展迅猛。以金龙桥野猪驯化厂为依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3、独家原创 2 / 25建立了万头野猪驯化园、以石桥林下野鸡养殖观光园为依托发展林下养殖土杂鸡,以永盛养殖场为依托发展养殖野鸡、野鸭、贵妃鸡,以忠县槐花养蜂专业合作- 1 -社为基础发展林下养蜂。全年土杂鸡出栏 35 万只,野鸡 2 万只,野鸭 8 万只,年产蜂糖 70 吨,实现收入 420 万元。种植业优势凸显,同德等村今年发展水稻制种 700 多亩,产值 200 多万元。石桥、龙桥等村重点发展莲藕 300亩,莲花、仁和等村重点发展榨菜 1500 亩,实现产值 150万元;大塘发展白芷等药材 300 亩,产值 100 万元。石桥等村发展成片莲藕 200 亩,实现收入 200 多万元。农村加工业

4、初见成效。集镇寿衣加工一条街、大塘寿衣加工坊、石桥和赶场草绳加工坊等逐渐兴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品牌意识显著增强。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2 个,柑橘专业合作社 10 个,有 2 个成功申报重庆市级标准化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注册“沙莲柚” 、“九股柑橘” 、 “猪太郎”等商标。二是城乡统筹贯彻落实有效,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城镇面积提高到公顷,城镇人口增加到现在的 2147 人,城镇风貌显著提升。结合森林某某建设、洗脸招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临街住房和营业门面用房的风貌进行了统一提升。场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新建成超市 2 个、车站 1 个极大的满足了场镇居民精品文档20

5、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5购物环境、改善了出行条件。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农转城人数突破 2500 人,为任务总和的 210%。农村宅基地复垦工程稳步开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将增加 600 余万元。86%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三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劳务经济进一步增强。全镇累计引进各类投资 3460 万元,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涌现出了金龙桥野猪驯养厂、仙鹤寿衣加工厂等民营企业,极大- 2 -的推动了某某地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输出,全年输出劳动力 12467人,实现劳务收入 21000 万元。四是五个某某建设成效

6、凸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100%,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年参保率达 95%以上,完成全镇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硬化通村公路 50 公里,全镇 12 个村基本实现了水泥路,通畅率达到 90%,极大改善了农村道路通行状况。投资近50 万元改造场镇路灯。扎实开展环境秩序整治工作,整治集镇和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新建了垃圾收集场,投资 30 万元对场镇的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在“森林某某”建设方面,植树造林 500 余亩,完成绿化道路公里。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镇内校园保安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死亡。 三、今后工作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民营经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

7、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5立足我镇农业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骨干项目,依托全镇万亩柑橘产业项目,力争引进 3-5 家大型农业项目,开发柑橘产业项目,延长柑橘产业链,以休闲、垂钓、水上娱乐、林下旅游为重点,引进企业打造林下旅游项目,拓宽林业产业发展领域,实现农户万元增收。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创新发展柑橘产业。调整柑橘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实行专业合作社管理,大力推进柑橘产业发展,通过建设“无公害” 、 “绿色产品” 、 “有机柑橘”基地,发展优质柑橘,使柑橘产业- 3 -提质增效,建设循环农业基地,发展环保、生态农业。二是优化传统农业结构。加大品种改

8、造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豆油和蔬菜、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水稻制种,建设高产大豆示范片、高产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发展榨菜、辣椒、黑花生等特色产业,多品种、多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推广特色畜牧业。深入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借助我镇“猪太郎”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平台,以“金龙桥野猪养殖场”为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重庆市万头野猪繁养基地” ,建立渝东北最大的特种养殖野猪繁育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5地。四是加快劳动力就业转移。拓宽农户致富途径,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多角度培训我镇劳动力就业途径,引导农民跳出农门,外出务工,拓展致富空

9、间。全镇年新增输出劳力 1000 人以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五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全面提高农民收入。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载体,推进小城镇建设镇政府将高起点设计、高起点规划,以现有商业街为基础,向两头发展,把商业街西部规划为工业发展区,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把商业街东部规划为商贸发展区,以商贸、人居为重点,打造风景秀美、环境幽雅的生活小区,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 4 -文明、和谐的场镇环境,助推小城镇化建设。一年来,我镇的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

10、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及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方法、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5- 5 -桐川乡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桐川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十七大会议精神,立足乡情,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乡上下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经济总量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收入增

11、长较快,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各项综合性经济指标。全面落实乡级财政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加强财政税收征管,2010 年底,全乡财政收入达到万元,同比增长 48%,位居全县前列;积极衔接争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亿元,实施重点项目 56个,其中千万元以上 2 个,100 万元以上 26 个,50 万元以上 28 个,改善了乡村基础条件及投资环境,加快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2010 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68 元,年均增长 36%,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按照 “塬区苹果、山区草畜”的农

12、业结构调整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主保重,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苹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5产业通过向上争取和群众自筹相结合,每年集中利用春秋两季实施大规模栽植,年均新栽 6100 亩以上,目前全乡果园存留面积达到万亩,年产鲜果 6000吨以上,果品收入达到 140 多万元;积极开展“苹果管理年”活动,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全面推广果园管理新技术,群众的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草畜产业依托老促会绒山羊扶贫项目,乡上多方筹措资金万元,在三合湾、大滩、郭家岔、崇家河 4 个村,为 351 个农户投放辽宁绒山羊 1404 只,建成标准

13、化羊舍 351 座,青贮窖 351 口,建沼气池 350 座,以此为带动,全乡肉绒羊饲养量达到万只,发展规模养殖户 680 户,牧草存留面积达到万亩。旱作农业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引导群众种植全膜玉米和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达到 3 万亩以上,年产玉米万吨以上,增产万吨以上,有效解决了群众存粮不足的问题,保证了粮食安全。乡村面貌改善,基础条件不断优化。小城镇建设依托区位优势,从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入手,通过上争、外引、内挖等多种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先后拆除了临街所有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平房,新建二层以上商贸楼房5 万多平方米。在城镇综合配套上,2006 年完成主街道 410米的排污排洪工程;2

14、007 年完成街道铺油罩面;2008 完成西街 380 米的排水工程;2009 年完成西街的硬化、亮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5美化、绿化,共安装路灯 6 盏,栽植国槐 330 株,硬化人行道 1650 平方米,新建公厕 7 处; 2010 年结合供销社改制,整合土地 9 亩,集资 1800 多万元,建成占地 6000 平方米、营业面积 5000 平方米,集商贸、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商贸综合市场,入住企业、商户达到 30 多家,有效改善了南街的破旧面貌,城区总面积由 5 年前的不足1 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特别是去年投资 3

15、40 多万元新建的集中供热工程,为乡政府、中学、小学、卫生院四家单位集中供热,成为全县乡镇首家。新农村建设在张旗的东庄、西庄、八虎洼新建“前宅后院式”居民点 3 处 30 户,在北塬头村新建“前店后院式”小康农宅 13 户,配套新建花园 13 个,栽植刺柏 50 株、黄杨绿篱 455 米,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乡村道路新修通村油路 4 条 41 公里,村组砂砾路 13 条 67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特别是积极争取油田单位支持,修建的九条湾村柏油路是当时全县的首条村组油路。同时依托国家、省市项目资金,累计实施机械平田 9500 亩,新打机井 9 眼,铺设供水管线 45 公里,架设农电线路 6 公里,建成农村沼气池 350 户,完成灾民建房 553 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20 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民生得到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机关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