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6592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旅游局的导游词精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3县旅游局的导游词县旅游局的导游词县旅游局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梨乡 xx 休闲旅游,我代表 60 万梨乡人民对各位莅临 xx 参加梨花节表示热烈欢迎!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 ,今天由我为各位服务,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能让您对 xx 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人说,世界就像一部书,如果您没外出旅行,您只算读了书中的一页。今天有幸与您同行,是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缘分。衷心地希望大家在 xx 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迎宾大道、工业园区,进入万顷梨园生态旅游风景区

2、,大约需要 15 分钟的路程。这条东西大道就是人民路,很多县直部门就分布在这条路的两侧;我们现在行进的道路叫迎宾大道,全长 2.9 公里,投资 1 千多万元兴建,是县城和连霍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是 xx 的景观大道。车行前方是 xx 县工业集聚区,工业集聚区始建于 2005年,是 xx 县促进地方发展的得意之作。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11.4 平方公里,近期规划 2 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正打造着 xx 工业的脊梁!请大家随我的手势看,这边就是投资 2 亿元的福润食品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对面就是占地 200 亩,投资 4 亿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

3、写作 独家原创 2 / 13的大型招商项目驰野纺织项目,这就是 xx 县高速路口,距 xx 县城仅 2.9 公里。在这段时间里我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xx 的概况,xx县位于豫东平原,紧邻商丘市,辖 14 个乡,364 个行政村,全县面积 798.1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2 万亩,总人口 60万人。xx 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时为葛,葛天氏部落就在这一带休养生息。葛天氏,上古帝王。是继伏羲氏、女娲氏之后的我国古代东夷氏族部落联盟共主,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所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初期。葛天氏部族活动在今 xx 县一带,传三世。他带领部族建造葛天草庐、织造葛纤维粗布、创制葛天氏乐舞,使人类告

4、别了蛮荒的历史。是葛姓始祖。商周时期仍为葛地,春秋为宁邑,战国时为信陵君的封底,西汉武帝元年始置 xx 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xx 县人文荟萃,俊杰辈出。远古葛天氏,战国信陵君,汉代田王孙,三国名将典韦,宋明思想家程迥、吕坤;清朝宰相汤斌;革命志士李心梅;豫剧大师李斯忠;全国林业劳动模范老坚决潘从政;舍人救人当代英雄王利申、张环礼等,他们不仅在祖国青史上留下了英明,也是 xx 县人民的骄傲和自豪。xx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3路、310 国道、豫 04 省道、210 省道、325 省道、

5、三朱公路穿境而过,交织成“双黄金十字架” ,并且县乡公路联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xx 自然资源丰富,特产名吃较多。酥梨、花生、白蜡杆被誉为 xx 三宝,享誉海内外。剁子羊肉、杠子馍、哨子汤是 xx 三大名吃,独具特色。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随着马季先生一句广告词,张弓美酒响彻大江南北,有人不知 xx 县,但却知张弓酒。古时东汉光武帝刘秀饮了张弓酒,赞曰:“香远兮随风,酒仙兮镇中,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 ”今天请大家别忘了品尝一下 xx 的张弓美酒。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石桥镇梨花路,前面就是酥梨专业村刘花桥村。我们就算真正进入了 xx 万顷梨园风景区。当地群众说:过了梨花路,前面风景看不够!

6、梨园美景数不胜数,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1999 年 4 月,xx 县石桥镇被省旅游规划局定为万顷生态旅游景区,集农业观光、科普休闲、购物为一体,是河南省唯一的梨园生态旅游目的地。目前,4 万顷梨园已成为“春天可供游客赏梨花,秋季可供游客尝梨果”的生态旅游观光景区。2010 年 2 月,刘花桥村已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全省 128 个特色旅游村、全市 5 个特色旅游村我县刘花桥村是其中之一。石桥镇是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是金顶谢花酥梨的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3中产区。全镇共辖 23 个行政村,101 个自然村,总

7、人口 5万人,总耕地 6 万亩。石桥酥梨起于明,而盛于今,全镇现有酥梨 4 万亩,年产酥梨上亿斤。在酥梨产业的发展上,石桥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年原新华社社长穆清老人多次到 xx 采访,对石桥用梨树防风固沙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写下了一篇还没写完的报道等不朽佳作,与植树老人老坚决潘从政结下了深厚友谊,穆老多次来到此地赏梨花、品梨果,就是现在大家站的地方。穆老去世后,中央及部分省市电台记者,踏着穆老的足迹,多次到此地追忆老人。在 2003 年 8 月 28 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曾专程来到石桥镇调研工作,一下车就来到这片梨园内,在这片梨园内一边品尝酥梨,一边与梨农亲切交

8、谈。李总理当时说了这样四句话:xx 酥梨好,大有前景,多想办法,把产业做大。希望大家对我们的酥梨产业多提宝贵意见。也衷心地希望您们来 xx 投资,与我们一起把梨园春景打扮得更美、更靓!现在我们将要进入美丽的刘花桥村。借这个短暂的机会,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刘花桥的来历。相传:明朝洪武年间,黄河泛滥,殃及于民,伤亡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3重。xx 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家外迁。大水过后,明朝皇帝下令移民,从山西省洪洞县大贾庄广济寺的大槐树下,会集民众迁于 xx。所以,xx 人常说,我们老家在山西大槐树下。当时刘氏始祖澄公率家眷迁至柳园村

9、,因刘氏勤俭持家,善于经营,家中殷实,盖有八所楼房,远近有名,柳园村改名为刘八楼,简称刘楼。明嘉靖年间,甲午科举人刘氏后代刘石桥北迁于此,村以其名而得,叫刘石桥。清朝时此地建堡筑寨,形成集会,石桥集,简称石桥。他的弟弟刘一风,号花桥,一同随兄迁居于石桥西,就成了现在的刘花桥村。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村。后来,由于该村梨花较多,种植悠久,加上梨花桥和刘花桥谐音,群众误把刘花桥叫做梨花桥。但人们总认为叫梨花桥更形象、更逼真,更能突出特色,也就没人纠正了。xx 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万亩梨园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性的打造出了酥梨文化、农家乐、采摘节等体验型旅游活动。走出了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现

10、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之路。我们以该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农家乐”的全面发展,先后投入资金 200 多万元,新修景区道路 5000 米、安装健身器材 20 多套、休闲桌椅 30 多套、改造农用变压器 4 台、新建公共厕所 3 个、 “四位一体”沼气池 68 座,为“农家乐”乡村旅游晋档升级打下来坚实的基础。目前,由于“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3区沿线群众投建“农家乐”的热情不断高涨,仅在 2008 年8 月初相继开业 10 多户,在梨花期和梨果期间日接待游客达 20003000 人次,取得了旅游经济效益。刘花桥村在

11、 2007 年被评为了“国家绿色小康村” ,群众依靠酥梨走向了富裕道路。2007 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3000 多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 1000 多元。每年通过刘花桥村出口酥梨 5000 万公斤以上。走进刘花桥,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梨,议论最多的也是梨,酥梨成了该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现在梨区人们的生活风俗也随着酥梨产业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分家过日子,过去都要楼房家电,高档家具,而现在都争着要梨园,梨树。更有趣的是,梨区的姑娘不外嫁,梨区得小伙找婆家,加快了酥梨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刘花桥村的主要特点是创意好、品位高、特色明显、可学性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典范。这种建设模式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

12、农村的政策,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曾参加过 xx 梨花节的一位友人说,xx 梨园有“三看”:春看花,秋看果,冬看枝丫。特别是清明时节,梨花飘雪的时候,梨树上,无数浅绿色的花梗轻轻的托起充满生机的蓓蕾和梨花,七八朵组成一束,一束束连成一片,竞相争春。梨花每朵五瓣,雪白的花瓣内透出淡淡的、浅紫色的花蕊,像是微型的蜂儿点缀其间。朵朵梨花,各具风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微风拂过梨花轻轻抖动,不时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有诗赞曰:“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争年华“。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来领略这“压尽人间花,占断天下白”的梨园美

13、景。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皇家梨园,据资料考证,这片老梨园栽植于清道光年间,在咸丰七年,捻军驻扎商丘,清军将领刘廷栋奉命前往勒马集堵截,后转战 xx 石桥夏庄,就是在这片梨园里展开激战。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让树枝挂破了衣服,挂伤了眼睛。 “东风夜放花千树,俏在丛深一笑中” 。置身于梨园春景,这里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万倾一望无际的玉树银花,成群的蜂蝶构画出一道绝美的画卷,幽深的梨花芳香,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使人如痴如醉,仿佛到了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金秋时节,金黄色的酥梨挂满枝头,果实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大家看这棵老梨树,苍劲有力像一位百岁的老人,用它的皮肤和骨骼,诠释着历史的沧桑。这棵梨树

14、身高 4 米,胸围 2.1 米,树冠覆盖周长 67 米,年结果 500多公斤。1958 年就是这棵树上的果实敬献给毛主席,得到了国家许多领导人一致好评。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主席的口气回复了一封信,称赞 xx 金顶谢花酥梨品质上乘,酥脆可口。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下面大家自由活动 20 分钟,之后,我们登上观景台来瞭望这万顷梨园。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据民间传说, “金顶谢花酥梨”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相传,有一天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下棋,不分胜负。二者商定,一盘分胜负,在两名侍女暗地里帮助,王母娘娘取胜。玉皇大帝得知实情

15、后,勃然大怒,要将两名侍女贬下人间,王母娘娘觉得她们为帮自己而被贬下凡间,就把她们点化成梨树。两名侍女落到梨园,一名叫金顶的侍女变成一棵挂满红砂果的梨树,一名叫谢花的侍女变成了一棵挂满白色果实梨树,次年春天二棵梨树鲜花怒放,金顶和谢花在风婆婆的帮助下相互传粉,秋季结出的梨子,谢花后便可食用,成熟后的果实色泽金黄,果实梗蒂周围长有金黄色的果锈,被当地群众取名为“金顶谢花酥梨” 。后来被明皇朱元璋知道后,下旨此梨园为皇家所有,从此成了皇家贡品。现在请大家看这些高出一些的梨树,它们就是红梨,是酥梨的授粉树。xx 酥梨是沙梨和白梨的杂交种,自花不育,必须配植一定的授粉树。也就是说,梨农们采集这棵树上的梨花,经过粉碎、过筛、烘烤等程序,制成花粉,再装到小容器里,用橡皮棍沾上花粉为酥梨授粉,群众说点花,每到授粉季节,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帮忙,更有一些游客来体验这农家风情,其乐无穷啊!有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