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6366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竞赛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东海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一)成语部分(32 分)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4)循规蹈( ) 眼( )手快爱不( )手 居高( )下 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一诺千斤( )谈笑风声( ) 甘败下风( ) 一如继往( ) 金榜提名( ) 天翻地复( ) 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3)初出茅庐(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2、) 卧薪尝胆( ) 入木三分( ) 四、成语接龙(4)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欢( )( )( )( ) 2、人一己百( )( )( )( ) 五、按要求写成语。 (2) 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医术高明。 ( ) 形容重归于好。 ( ) 形容十分喜爱。 ( ) 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 )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2) 很少的几句话。 ( ) 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 ) 虚假而动听的话。 ( ) 随口乱说的话。 ( )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 AABB 式的成语。 (3) 规模气势大。 ( ) 说话不流利。 ( ) 人来人往很热闹。 ( ) 光明而正大

3、。 ( ) 草木长得好。 ( ) 行动不正当。 (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 (以下至少写四个) (2)、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 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2)、 7、形容人多的成语。 (2)、 8、写几个是 3 个字的成语。 (2)、(二)常用语部分(28 分)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6)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捡了芝麻( ) 福无双至( )( )一波又起 ( )败事有余 二、把下

4、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水中捞月( ) 猫哭耗子( )猪鼻子里插大葱( ) 千里送鹅毛( )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4) ( )的居处开门见山 (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 )用兵以一当十 (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断案铁面无私 (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12) 1、珍惜时间的: 2、帮助他人的: 3、对待机遇的: 4、热爱家乡的: 5、团结友爱的: 6、勤奋学习的: (三)古诗文部分(42 分)一、填

5、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8 分) 1、随风潜入夜,。 2、南朝四百八十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天下谁人不识君。 6、,映日荷花别样红。 7、,内举不避亲。 8、,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8 分) 1、送别诗:、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2、边塞诗:、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三、古诗趣味填空。 (10 分,每空 0.5 分) 1、填颜色: (1)毛浮水,掌拨清波。 (2)日依山尽,

6、河人海流。 (3)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4)两个鹏鸣柳,一行鹭上天。 2、填数字: (1)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4) 朝辞自帝彩云间,里江陵一日还。 3、填植物: (1)离离原上,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花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四、按要求填写表格。 (8 分,诗句每句 1 分,其它每空 0.5 分)作者朝代题目名句白居易忆江南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宋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

7、汗青。五、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8 分)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 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 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亲人 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 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 “,。 ”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 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

8、 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 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 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 真可谓是“、。 ” (四)课内外阅读(48 分)一、填空。 (14 分,每空 0.5 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 ,

9、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 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唐诗 宋 元 明、清 3、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那么杜甫被称为。 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5、 “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岳, 咏华山写的是朝宰相七岁时咏诗 一事。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 ,这个传说选自神 话故事 。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 等。 6、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 ,书中的主 要人物有、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其中主要人物有、等; 其中主要人物有、等; 其中主要人物有、等。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穷人的自尊

10、 (17 分) 阅读提示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 有所不同。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结果怎样?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 她又是怎么收的?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 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 (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 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 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

11、多糠,裹了十几 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 ,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 ,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 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 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 20 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 10 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 脚浅一脚地去 10 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 73eud 教育网

12、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 3 年,今年第一次结了 7 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 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 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 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 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5 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 电话费九毛五分。 ”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