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6133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 第十三讲(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6.2 环与域环与域?6.2.1 环环域是特殊的环,它们都是具有两个二元运算的代 数系统,通常我们把这两个二元运算分别称为域是特殊的环,它们都是具有两个二元运算的代 数系统,通常我们把这两个二元运算分别称为“加法加法 +”和和“乘法乘法”。 定义定义6.16 设设是代数系统,是代数系统,R为集合,为集合,+, 为二 元运算,如果: (为二 元运算,如果: (1)为为Abel群群(交换群)(交换群) (2)为半群 (为半群 (3)乘法)乘法对加法对加法+ 满足分配律 则称满足分配律 则称是是环环。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例例6.9K

2、lein四元群,证明四元群,证明是一个环。是一个环。ea bc ae cb bc ea cb aee a b cea bc 证明:(证明:(1) 为半群为半群(运算封闭,可结合)(运算封闭,可结合)(2) 为为Abel群群(已证明)(已证明)(3)运算对运算可分配运算对运算可分配ee ee ea ea eb eb ec ece a b cea bc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3, ,都是环,其中都是环,其中Z、Q、R 分别表示整数、有理数和实数集,分别表示整数、有理数和实数集,+和和分别表示普通 加法和乘法。分别表示普通 加法和乘法。定义定义6.17 在环在环中,如果乘法具有交换

3、律,则 称中,如果乘法具有交换律,则 称R是是交换环交换环;如果乘法运算有幺元,则称;如果乘法运算有幺元,则称R为为含幺 环含幺 环;如果存在;如果存在a,b R,a0且且b0,但,但ab=0,则称,则称a 为为R中的中的左零因子左零因子, b为为R中的中的右零因子右零因子;如果环;如果环R既 不含左零因子,又不含右零因子,则称既 不含左零因子,又不含右零因子,则称R为无零因子 环。为无零因子 环。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4例例6.9:, , 都是交 换环。都是交 换环。不是交换环,因为矩阵的乘法一般不满 足交换律。不是交换环,因为矩阵的乘法一般不满 足交换律。, ,是无零因

4、子环,但是无零因子环,但不一定是无零因子环,如:不一定是无零因子环,如:中有中有 23=0,但,但2和和3都不是零元,所以都不是零元,所以不是无 零因子环,但不是无 零因子环,但是无零因子环。是无零因子环。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5定义定义6.18 若环若环是交换环、含幺环和无零因 子环,则称是交换环、含幺环和无零因 子环,则称R为整环。为整环。定义定义6.19 若环若环至少含两个元素,且是含幺 环和无零因子环,并且对任意的至少含两个元素,且是含幺 环和无零因子环,并且对任意的a R(a0), 有:), 有:a-1 R,则称,则称R为除环。为除环。?6.2.2 域 定义域 定

5、义6.20 若环若环既是整环,又是除环,则称既是整环,又是除环,则称R 为域。 如:为域。 如:是整环但不是除环是整环但不是除环(逆元一般不存 在)(逆元一般不存 在),因此不是域;而,因此不是域;而是域。是域。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6例例6.10 设设p为素数,证明为素数,证明是域。证明:因是域。证明:因p为素数,为素数,p2,所以|,所以| Zp|2显然,显然, Zp关于模关于模p乘法可交换,单位元是乘法可交换,单位元是1,且对任意 的,且对任意 的 i,j Zp,i0,有:,有:i j=0 p整除整除i j j=0所以,所以, Zp为无零因子的整环。为无零因子的整环。

6、Zp关于乘法构成有限半群,且关于乘法构成有限半群,且Zp关于满足消 去律。关于满足消 去律。Zp的幺元是的幺元是1,易知,易知Zp中任意元素的逆元存在,则中任意元素的逆元存在,则 Zp是域。是域。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7例例6.11 判断下列集合关于给定的运算是否构成环、整 环和域。如果不构成,请说明理由。判断下列集合关于给定的运算是否构成环、整 环和域。如果不构成,请说明理由。( )( )( )( )( ) ( )312,23,32,12223Aaba bZAaba bQAaba bZAA=+=+=+,关于数的加法和乘法。,关于数的加法和乘法。,关于数的加法和乘法。解:

7、是环和整环,但不是域。如,但没有逆元。是环、整环和域。 不是环、不是整环、也不是域。因为 关于数的乘法不封闭。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8( )( )( ) ( )24,15,4225111 1111 1111 1001 111 100Aabi a bZiabAa bZbaiAiAA=+= = =,关于复数的加法和乘法。,关于矩阵的加法和乘法。解: 是环和整环,但不是域。如,但 在 中没有逆元。是环,但不是整环(不是无零因子的)和域。考虑矩阵和,它们都是 中的矩阵,且满足:,因此11 1 111 1A 和分别是左零因子和右零因子,则 不是无零因子环。因此它不是整环和域。2006

8、-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9定理定理定理定理6.11 6.11 设设设设 是是是是环,则:环,则:环,则:环,则:(1 1) a a R R, a a 0=00=0 a a =0=0(2 2) a a, ,b b R R,( (- - a)a) b b= = a a ( (- -b)=b)=- -( (a a b)b)(3 3) a a, ,b b R R,( (- - a)a) ( (- -b)= b)= a a b b(4 4) a,b,ca,b,c R R,a a (b(b- -c)=ac)=a b b- - a a c c (b(b- -c)c) a a=b=b a a- -

9、c c a a证明证明证明证明:(:(:(:(1 1) a a 0= 0= a a ( (0+0)= 0+0)= a a 0+ 0+ a a 0 0,则:则:则:则:0= 0= a a 0 0 。(2 2)( (- -a)a) b+ ab+ a b=b=( (- -a+a)a+a) b=0b=0 b=0b=0则:则:则:则:( (- -a)a) b b是是是是a a b b的的的的加法逆元。加法逆元。加法逆元。加法逆元。同理可证:同理可证:同理可证:同理可证:a a ( (- -b)=b)=- -(a(a b)b)(3 3)( (- -a)a) ( (- -b)=b)=- -(a (a ( (

10、- -b)b)=)=- -( (- -(a(a b)b)=a)=a b b(4 4)a a (b(b- -c)= c)= a a (b+(b+(- -c)=ac)=a b+ ab+ a ( (- -c)= ac)= a b b- - a a c c同理可证:同理可证:同理可证:同理可证:(b(b- -c)c) a a=b=b a a- - c c a a由(由(1)看出,加法的幺元)看出,加法的幺元0恰好是乘法的零元。恰好是乘法的零元。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06.3 格与布尔代数格与布尔代数注意,本节中的注意,本节中的“ ”和和“ ”不再表示逻辑符号,而 是偏序集中的两个

11、运算符。不再表示逻辑符号,而 是偏序集中的两个运算符。 定义定义6.21 设设是偏序集,若是偏序集,若x,y A,x,y的最 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存在,且属于的最 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存在,且属于A,则称,则称A关于构成关于构成 格格,分别记为,分别记为x y和和x y。 例例6.12 构成格,其中构成格,其中Sp表示表示n的正因子的集 合,的正因子的集 合,D表示整除关系。显然,表示整除关系。显然,x,y Sp, x y表示表示x与与y 的最小公倍数的最小公倍数x,y,x y表示表示x与与y的最大公约数的最大公约数(x,y)。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112481236和和是格。是

12、格。 略,见略,见P146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2例例6.3.2 判断下列图中的偏序集是否构成格,为什么?判断下列图中的偏序集是否构成格,为什么?bcdef(1)aabc de(2)abcedf(3)不是格。因为不是格。因为 e,f 没有上界。不是格。因为 没有上界。不是格。因为b,d 虽有上界虽有上界c和和e,但 没有最小上界。不是格。因为 ,但 没有最小上界。不是格。因为d,e 虽有下界虽有下界a,b和和c, 但没有最大下界。, 但没有最大下界。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3定理定理6.12(对偶原理)(对偶原理) 设设 f 是含有格中的元素以及符 号

13、是含有格中的元素以及符 号=、 、的命题,令、 、的命题,令f *是将是将f 中的改写为 、改写为、改写为、改写为所得到的命 题,称为中的改写为 、改写为、改写为、改写为所得到的命 题,称为f 的对偶命题。 若的对偶命题。 若f 对一些格为真,则对一些格为真,则f *也对一切格为真。也对一切格为真。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4定理定理6.13 设设为格,则运算和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等幂律和吸收律,即: (为格,则运算和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等幂律和吸收律,即: (1) ) a,b L,有:,有: a b= b a a b= b a (2) ) a,b,c L,有:,有: (

14、a b) c=a (b c) (a b) c=a (b c) (3) ) a L,有:,有: a a=a a a=a (4) ) a,b L,有:,有: a (a b)=a a (a b)=a 证明:(证明:(4) a (a b) a 又由于:又由于:a a a b a ,则:,则: a (a b) a 则:则: a (a b) =a2006-5-18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5定义定义6.22 设设是格,若是格,若a,b L,有:,有: a (b c)=(a b) (a c) a (b c)= (a b) (a c) 则称则称L为分配格。为分配格。 定义定义6.23 若在格若在格中存在一个元素中存在一个元素a,对 ,对 b L,有,有ab(或(或a b),则称),则称a为格为格L的全下界 (或全上界)。 一个格的全下界 (或全上界)。 一个格L的全下界如果存在,则一定唯一,记为的全下界如果存在,则一定唯一,记为 0;一个格;一个格L的全上界如果存在,则一定唯一,记为的全上界如果存在,则一定唯一,记为 1。具有全上界和全下界的格称为有界格,记为。具有全上界和全下界的格称为有界格,记为 所有的有限元的格都是有界格,但所有的有限元的格都是有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