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6130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地理地质实习报告地理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1、实习目的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05 级学生。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2、北京概况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

2、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北京市南起北纬 39 度 28 分,北到北纬 41 度 05 分,西起东经 115 度 25 分,东至东经 117 度 30 分,南北横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纬度 1 度 37 分,东西经度相间 2 度 05 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

3、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 2334 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 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 1000 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3、实习路线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6 月 25 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

4、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近 6 月 26 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 6 月 27日:昌平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 6 月 28 日:房山区石花洞 6 月 29 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附:交通位置图二、地层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1、元古界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

5、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 ,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1)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 、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长龙山组()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 ,夹黄绿色页岩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

6、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米。景儿峪组(Zqj)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 ,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 76204 米。 2、下古生界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

7、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 余米。(1)寒武系下分三个统;(1.1)下寒武统1昌平组即府君山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 13.5 到 95 米。2馒头毛庄组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平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 50185 米。(1.2)中寒武统1徐庄组本组以鲕状

8、灰岩为主,可划分为五个沉积韵律。每个韵律起始于细砂岩,经鲕状灰岩与细砂岩或泥质条带灰岩互层,到大量的巨厚层鲕状灰岩出现结束。厚约 60100 米,与下浮地层整合接触。2张夏祖本组下部以泥质条带泥灰岩夹页岩为主,有部分鲕状灰岩,上部则以巨厚层鲕状灰岩为主,组成一个沉积旋回,其中下部又可细分为四个韵律,每个韵律起始于页岩,随之钙质增高,出现泥质条带泥灰岩与页岩互层,韵律之末,出现了鲕状灰岩与泥质条带灰岩互层。厚约 33267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米。(1.3) 、上寒武统1崮山组本组下部为灰色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条带状结晶灰岩夹竹叶状

9、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纸条带灰岩、鲕状灰岩、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少许钙质粘土岩。厚约 59 米。2长山组以绿灰色泥灰岩、浅灰色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灰岩为主,下部有时夹少许灰绿色钙质粘土岩;底部为浅玫瑰色细晶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砾石,具有紫红色氧化圈。厚约 29 米。3凤山组本组上部为灰色中层含白云质灰岩、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黑灰色薄板状灰岩;下部为灰色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局部含白云质,夹大量竹叶状灰岩,底部见紫红色含云母铁质条带。厚约 7997 米。(2)奥陶系北京只有下奥陶统和中奥陶统,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缺少上奥陶统。(2.1)下奥陶统下奥陶统与凤山组呈整体

10、接触关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1冶里组本组下部以浅灰、灰白色巨厚层细晶灰岩为主,其底部为花斑状白云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夹浅黄色含白云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钙质灰岩。厚约 4693 米。2亮甲山组本组下部为灰黑色厚层巨厚层含燧石条带或团块灰岩夹中层泥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少量白云质灰岩、页岩;上部以灰黑色中层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粘土质白云岩为主,普遍含燧石团块或燧石条带,其上多为玫瑰色燧石,其下多为黑色燧石,顶部白云岩局部为角砾状。厚约 168252 米。(2.2)中奥陶统3、上古生界北京的上古生界包括石

11、炭统(本溪组) 、上石炭统(太原组) 、下二迭统(山西组、红庙岭组) 、上二迭统(双泉组)组成。没有泥盆系和下石炭统。(1)石炭系(1.1)上石炭统下杨家屯组(太原组)本组属海陆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细砂岩、薄层泥灰岩 12 层。本组为主要含煤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层。厚约 38176 米。(2)二迭系(2.1)下二迭统山西组(中杨家屯组)本组为陆相碎屑岩发育,下部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细砂岩夹灰黑色粘土岩、灰色硬砂岩及 14 层砾岩,砾岩中常含钙质结核。含薄煤层。厚约 79321 米。(2.2)上二迭统双泉组

12、本组主要为灰绿、紫色凝灰质板岩和粉砂岩,中间常夹一层厚 58 米的灰白、绿灰色砾岩和砂岩。4、中生界北京的中生界没有三迭系,只有侏罗系和下白垩统。(1)侏罗系侏罗系中统髫髻山组以中性为主的火山熔岩及其集快岩、角砾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与下伏地层九龙山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九龙山以前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厚约 30004000 米附:各层的信手剖面图及素描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三、岩浆作用及岩浆岩北京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许多岩浆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不同时期的岩浆岩成分不同,加上产状各异,使其岩

13、浆岩不论从化学成分到矿物组成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浆岩。1、侵入岩根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对岩浆岩的控制因素、岩体的变质程度等可将北京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早元古代本期的侵入岩主要为超基性岩类和变质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中包括橄榄岩和辉石岩,多呈北东向小型岩体沿断裂带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2)中、晚元古代本期的岩浆活动有侵入和喷出两类。侵入岩体只发现有斜长环斑花岗岩体、四合村辉岩和红石湾辉石岩等。斜长石斑花岗岩体沿东西向基底断裂侵入密云群沙厂组的片麻岩中,与片麻理斜切。岩体东西向延长,为一北陡南缓,向南倾斜的不对陈岩脊。岩石的特点是具似精品文档

14、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面包围一圈更长石或中长石。岩体内有棱角状片岩捕虏体。岩体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长环斑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长环斑黑云母花岗岩,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石呈红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红色;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米黄色;细粒花岗岩,呈浅色。四合村辉石岩体:呈脉状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组花岗片麻岩中。岩体主要由二辉岩和橄榄岩两个岩相带组成,但分异不好。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绿泥石化等。红石湾辉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体。岩体可分为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角闪斜方辉石岩及橄榄辉石岩四个岩相。2、喷出岩(1)元古代的喷发岩体属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颈相及海底喷发组产出,以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及凝灰岩为主。(2)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是一套经多次喷溢活动形成的玄武质熔岩流。每一喷发层厚度 5 米至 15 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构造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