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5982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主要理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 建 医 科 大 学 教 案福 建 医 科 大 学 教 案福 建 医 科 大 学 教 案福 建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 社 会 心 理 学社 会 心 理 学社 会 心 理 学社 会 心 理 学 授 课 对 象 系 别 : 人 文 学 院人 文 学 院人 文 学 院人 文 学 院 年 级 : 2004200420042004 级级级级 班 级 : 心 理 专 业心 理 专 业心 理 专 业心 理 专 业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6 6 6 6 课 程 类 型 大 课( ) 实验课( ) 讨论课( ) 章节题目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其理论 教 学 目 的 掌握社会心理

2、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认知学派的理论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的理论。 教 学 内 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举例/教具 一、行为主义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二)模仿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三、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理论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一)角色理论 (二)参照群体理论 教学互动(案例分析) 60 60 60 60 1、多媒体课件 案例分析: 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参考书目

3、: 社会心理学 ,章志光主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 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年 社会心理学 ,孙时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授 课 教 师 : 江 琴 2006 年 3 月 1/8 日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主要理论主要理论主要理论主要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包括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认知学派的理论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的理论。 一一一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 (一)刺激反应

4、理论 1、观点: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 2、桑代克问题箱实验与结论: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了很快开门。桑代克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情境和碰门闩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 桑代克认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有练习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反之就削弱) 、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就会加强,反之就削弱) 、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恼;如果神经

5、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恼) 。后来联结理论被应用到人类学习。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联结。 4、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与结论: (1)获得律与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骨头(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 骨头铃声(中性刺激)分泌唾液 铃声(条件刺激)分泌唾液 (2)泛化与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3)泛化。所谓分化就是指有机体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刺激不进行反应。 (4)高级条件作用律:在条件作用形成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有机体的反应。 巴

6、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但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尽管如此,在它的启发下,新行为主义者也做了一个实验,并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 5、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与结论:即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内有一个可以压动的杠杆或可以啄动的按钮,还有一个盘子,可以接住自动传送的食物。当一只白鼠第一次被放进箱里,只要它四处活动就奖给它食物;此后,只有接近杠杆时才会获得奖励;接下来,只有接触杠杆才奖给它食物; 最后, 只有压动杠杆才能吃到食物。 这里要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强化。如白鼠压杠杆后得到了食物,这让它尝到了甜头,就会更加频繁地去压杠杆,这种过程就是强化。强化有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是

7、正强化一种是正强化一种是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目的是增加行为目的是增加行为目的是增加行为目的是增加行为,比如小宝宝咿呀学语,得到了妈妈的亲吻和赞扬,他就会更加起劲地学说话;一种是负强化一种是负强化一种是负强化一种是负强化,是在行是在行是在行是在行为之后撤消某种厌恶刺激为之后撤消某种厌恶刺激为之后撤消某种厌恶刺激为之后撤消某种厌恶刺激,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行为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行为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行为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行为,比如老鼠可以在迅速拉动绳子时避免电击的折磨,他很快就会更加起劲地拉绳子。还有另外两个概念就是消退和惩罚。行

8、为结行为结行为结行为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称为消退称为消退称为消退称为消退。例如,孩子做了一些好事情,老师父母都熟视无睹,就可能使原有的积极刺激水平下降,从而使这种行为逐渐减少。行为结行为结行为结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称为惩罚称为惩罚称为惩罚称为惩罚。例如产生吸烟等不良行为时,立即给予电击使之产生痛苦刺激, 则吸烟这一不良行为可逐渐减少。

9、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应答性行为(特定刺激引发)vs.操作性行为(自发产生)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克服了巴甫洛夫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 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但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且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二)模仿理论 1、观点:人类特别是儿童的许多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 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 模仿理论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习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

10、颇为重要。 2、应用:过马路。儿童很小时就效仿别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 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现象。 (三)社会学习理论 1、观点一: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第一,它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第二,发展了强化的概念。 认为行为在学习最初需要有外部直接或瞬时的强化, 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常起着更大的作用。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让儿童看一部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电影。三种情境:一种是奖励情境;一种是惩罚情境;还有

11、一种是控制组,即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把儿童分成三组。观看电影。观看完电影后,让儿童处在相同的情境中。结果发现奖励组的攻击性最强,而惩罚组的攻击性最弱。并不是说惩罚组并未学会攻击玩具的行为,当提出奖励的时候,惩罚组的儿童也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观点二:班杜拉还提出了环境、人和行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类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 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 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 由此可见,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机体本身的各种因素,如期望、认识、评价

12、以及信念、人格等因素在行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当发生环境刺激作用时, 个体总是根据自己的认知评价活动作出不同的反应,而行为反应结果又能控制或改变环境刺激,即 S-O-R 的关系。 4、应用: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观看暴力电视剧是否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方式。 (四)社会交换理论 1、观点: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 2、应用:商品买卖:作为顾客,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你就会喜欢逛这家商店。作为店主,能得到利润,他就会很喜欢与你

13、做生意。人际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当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时,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关系就难以持续。 3、局限性:社会交换理论虽然可以解释许多关于人的相互作用现象,但该理论难以解释某些现象,如为什么有些人贪得无厌;有的人大公无私。社会交换理论与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也不像社会学习理论那样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将人的行为看成是被简单实惠驱动。 二二二二、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他把这三个层次形象地比喻为

14、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意识意识意识意识(conscious)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是图中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颠部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指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不能被客观现实、 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要求和欲望、 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是图中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前意识前意识前意识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15、 是图中的两条曲线中间部分,介于海平面上下部分,随着波浪的起伏时隐时现。下面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无意识”像个很大的门厅,各种冲动拥挤在此,都想闯进“前意识”掌管的一个小接待室, 以引起屋里那位 “意识” 先生的注意。 可是接待室的门口站了个看门人,“压抑”一些看不顺眼的冲动,拒之门外。被压回“无意识”大厅的冲动并不死心,如果不能伪装混入“意识” ,就会郁积在心,导致变态心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 2、人格结构论:有时候你是否觉得“这一个我不是我” ,或者内心总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 “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我们来看看弗

16、洛伊德对此是怎么说的。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 人格是由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本我本我本我 (idididid) :) :) :) :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libido)和破坏欲,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遵循着“唯乐原则”。自我自我自我自我(egoegoegoego) :) :) :) :自我既要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又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遵循着“现实原则”。超我超我超我超我(s s s superegouperegouperegouperego) :) :) :) :是在长期的社会生

17、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遵循“至善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一旦三者吵架,引起失调,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3、人格发展论: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时期: (1)口腔期: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这一时期的创伤经验, 例如吸允和喂养的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及口唇期人格的形成。 具有这种人格的成年人倾向于依赖别人。 (2)肛门期:一岁半至二岁,从自身大小便中得到快感。如厕训练的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及肛门期人格的形成。有些人提

18、出具有肛门期人格 的人权力欲和控制欲强,对浪费和失控感到焦虑。 (3)性器期:三岁至五岁,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男孩以父亲自居, 女孩以母亲自居。 这一时期的固着将会导致男孩长大后的性格倾向于好表现、 竞争、追求成功;女孩倾向于纯真、诱人、好表现。 (4)潜伏期:六岁至十二岁,儿童的性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男孩和女孩彼此似乎没有任何兴趣,但一旦进入青春期,他们将表现出强烈的性欲。 (5)两性期:十二岁以后到青春期。个体从母亲那里摆脱出来,把关注的中心转移到异性身上,容易产生性冲动。至此,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人的行为

19、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为基础的。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阶段 年龄 成功品质 不成功品质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0-1 岁 希望 恐惧 (2)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1-3 岁 自我控制与意志力 自我怀疑 (3)主动性对内疚感 3-6 岁 方向和具有目的 无价值感 (4)勤奋对自卑 6-12 岁 能力 无能感 (5) 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12-18 岁 忠诚 不确定感 (6)亲密对孤独 18-24 岁 爱 孤僻和疏离 (7)繁殖对停滞 25-65 岁 关心 自私 (

20、8)自我整和对失望 65- 明智和完美无憾 绝望与悲观沮丧 3、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1)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2)相对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3)人依据三种需要的相对程度和表达的主动表现或被动期待,可以分为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4)关于相容。 (5)关于群体的形成与瓦解。 三三三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通过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 、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作出的。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

21、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意想中的环境。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一个夜骑者把覆盖着冰雪的湖面当作平原,驰骋而过,知情后感到害怕。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1、场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即 B=f(P,E),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者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就业、升学、前途社会竞争气氛,再加上老师父母期望就形成了一种客观环境。这些与学生的个体因素构成了“心理生活空间”。在这种紧张性力场作用下,就有可能导致考试焦虑症。 2、群体动力学理论: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

22、, 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 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 所以, 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由以下实验证明。 群体决策与社会改变的实验:二战物质匮乏,劝说人们少食牛肉,多食牛内脏。把家庭主妇分为六组:前三组采用专家演讲与说服法由个人自愿执行;后三组采用群体讨论,并要求做出执行的决策,使其改变饮食习惯。结果发现,前三组只有百分之三的人发生了行为的改变,而后三组确有百分之三十二的人改变。这说明后三组比前三组拥有较大的主动性,有较多执行的义

23、务感,感受到较大的群体压力,经过反复讨论对问题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 (三)认知相符和一致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麦克盖尔的认知相符概念。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3、海德和纽科姆的平衡理论。 4、海德和凯利的归因理论。 四四四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 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是带有社会学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

24、理学理论。 即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津巴多的监狱模拟研究表明, 一种非人道的专政环境在改变人的心理、行为常态方面具有颇大的损伤力, 同时, 人的角色地位的改变对于人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变化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力。 1、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一个人一旦偏离角色期望,就可能遭来非议。一个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其他人的角色期望。 2、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3、镜像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4、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的时候产生。如警察发现自己的孩

25、子犯罪 5、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如一个父亲有两个孩子,都没有结婚。他得到了一套房子,不知道该分给谁。社会为了解决角色冲突,常常制定了许多规范,习俗,如规定长子为第一继承人。但是,更多的选择,主要来自个体。 角色理论最常应用的是角色扮演技术。角色扮演技术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于20 世纪 30 年代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创始的。目前,这一技术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容易、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经常用于改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态度改变等。 (二)参照群体理论 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到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

26、心理学理论。参照群体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规范作用,另一是比较评价作用。一个大一新生常常以老生的观点和作风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自我评价(即比较评价作用) ,而老生群体又常常从自己规范的角度来要求新生,如果后者接受就给于支持,即起着规范作用。 【案例分析】请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案例:克劳兹在 10 岁那年父母离异,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抛弃了他。他从此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20 岁那年,圣诞节之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窗户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正在这时,警察皮特突然出现,他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并打伤了皮特,然后逃跑。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捉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处终生监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