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58631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学完该课程以后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对语言学相关领域中的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试验设计,会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如用计算机统计软件 SPSS) ,能够说明和讨论研究的结果,能够用英语撰写研究论文。二、预修课程二、预修课程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三

2、、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撰写英语论文的主要问题:文献引用,论文结构。 (2 学时)第二章 各类研究论文的重点和研究设计。 (2 学时)第三章 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基本概念: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变量和常数,变量的量表,变量及其类型,总体与样本,随机抽样,参数值与估计值,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概率分布。 (4 学时)第四章 归纳数据的方法:图表。 (2 学时)第五章 描述性数据: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离散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 ,样本估计。 (4 学时)第六章 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 分布,2分布,F 分布。 (4 学时)第七章 参数估计:参数

3、的点估计,参数的区间估计。 (2 学时)第八章 假设检验:F 检验法,t 检验法,2检验法。 (4 学时)第九章 方差分析:单因数方差分析,多因数方差分析。 (2 学时)第十章 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复相关。(4 学时)第十一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 (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四、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和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能够看懂国内外各种相关学科的著作和期刊中所刊登的有关试验分析结果。2五、考核办法五、考核办法考试应该全面反映本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考试采取闭卷和

4、开卷两种形式。闭卷:基本概念和理论。开卷: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六、参考资料六、参考资料1. 教材1McDonough, Jo and McDonough, Steven. 2000.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英语教学科研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Woods, Anthony, Fletcher, Paul and Hughes, Arthur. 2000.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林连书. 20

5、01. 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方法.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 参考书目1Brown, J.D. 1991.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Butler, C. 1991. Statistics in Linguistics. 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3刘润清. 1999.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韩宝成. 2000. 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 北京:外语

6、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文秋芳. 2001.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 黄晓玉审 定 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 年 4 月3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当代语言学理论(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的主要构成理论和发展动态,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英语和汉语主要语言问题的理论阐释方法。二、预修课程二、预修课程本科阶段普通语言学或语言学导论等

7、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理论的发展。 (2 学时)第二章 音系学的语音学基础:语音的生成和感知,发音器官,音段和音段演变,语音标注和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协同发音和同化,宽式和严式音标。 (4 学时)第三章 音系学理论的衍变:音位和音位变体,生成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区别特征,非线性音系学,优选论。 (4 学时)第四章 超音段:音节,重读,音高、语调和声调。 (2 学时)第五章 形态学:语素,词根,词干,词缀,构词,新词的形成。 (2 学时)第六章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衍变:句法分析,X 阶标理论,合并理论,约束理论。(4 学时)第七章

8、移位:中心词移位,DP 移位,WH 移位。 (4 学时)第八章 逻辑语义学:句义,真值,蕴涵,先设,逻辑语言,量词。 (4 学时)第九章 动态语义学:指称,意义的动态性,驴子句,话语表达理论。 (4 学时)第十章 认知语义学:概念结构,事态语义学。 (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中以讲课为主,兼顾语言分析方法的实践(通过实验、作业等方式进行) 。本课程是语言学的核心课程,要注意讲清理论脉络,但侧重描述的方法和结果,不纠缠过深、过细的理论问题。五、考核办法五、考核办法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 50。论文用英语撰

9、写 25003000 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语言理论述评,新书评介等方面。六、参考资料六、参考资料1. 音系学部分4Chomsky, Noam Malden, Mass: Blackwell. Bowring, M. et al 1997. Working With Texts: a core book for languag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rown, G. 1996. Speakers, Listeners and Communication: explorations in discourse analysis. C

10、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on, D. 1980. Dialogue and Discourse: a sociolinguist approach to modern drama dialogue and naturally occuring conversa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azden, C.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outh, NH: Hein

11、emann. Chafe, W.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New York: Prager.Clark, H.H. 1996. Using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200

12、1.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ulthard, 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Burnt Mill, Harlow: Longman. 14New Edition. Coulthard, M. (ed.) 1992. Advances in Spoken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Cutting, J. 2002.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13、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dmondson, W. 1981. Spoken Discourse: a model for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Fabb, N. et al (eds.) 1987. The Linguistics of Writing: arguments betwee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2.

14、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Fairclough, N. and C. N. Candlin (pref.)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Gee, J. P.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外研社)Georgakopoulou, A. Ma

15、lden, Mass.: Polity Press.Jaszczolt, K.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Harlow: 15Longman.Lambrecht, K. 1996.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topic, focus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discourse refer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16、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Johnstone, B. 2001.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Mills,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Mann, W. New York; Oxford: Elsevier.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unan, D. 1993.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Peccei, J. S. 1999. Pragmat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