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5665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常见病与防治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 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和斑与叶脉平行延伸, 病斑中间灰色,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如浸 染源,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各植感病品种,是该病 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华北及辽宁省,该病于 7 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 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玉米收区后,及时清降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减少

2、田间初浸染来源。推广 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我国多外应用的骨干自交系如黄早 4、掖 107、E28、丹340、478、5003 等以及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种如掖单 2 号、掖单 11 号、沈单 7 号、丹玉 16、铁单 10 等都比 较感病,而新育成的郑单 14、丹 408、丹 3034、沈试 29 和沈试 30 则较抗病,由沈 137 和丹黄 19 等抗病亲本配出的组合也较抗病。合理浇水施肥,促使健状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 粉剂 800 倍液,或 50%退蓖特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防

3、治,710 后再施 1次药。 玉米螟玉米螟形态:成虫体长 1215 毫米、翅展 2034 毫米。雄蛾前翅黄褐色,有 2 条褐色波状横线,两线间有 2 个暗斑,近外缘有褐色横带,前足跗节末端暗色,中足股节不特别扩大,无毛束或沟。雌蛾前翅淡黄褐色,暗斑较横线色深,后翅线纹模糊或消失,第 8 腹节背板腹缘强骨化,并有深褐色复杂皱纹。卵粒扁椭圆形,乳白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幼虫 5 龄,老熟幼虫体长 25 毫米,背面谈褐色,灰黄色或淡红色,腹面乳白色,背线明显,两侧有较模糊的暗褐色亚背线。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 4 个毛疣,每疣生刚毛 2 根、第 l8 腹节背面各有两排近圆形毛片,前排 4 个较大,后排

4、 2 个较小,腹足趾钩 3 序缺环。蛹黄褐色,体长 1518毫米,第 57 节各节前缘有突边板,臀棘黑褐色,上有钩刺 58 根。发生规律 :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 l7 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里越冬,4 龄以下幼虫不能越冬。春季化蛹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性诱反应,卵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每头雌蛾可产卵 1020 块,共 300600 粒。幼虫可扩散为害,有趋糖、趋触(要求整个躯体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和贴近的特性)、趋湿和趋光等特性。幼虫 4 龄前多在玉米植株上含糖最高、湿度极高的心叶从、雄穗苞、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及叶腋等处活动、4 龄后钻蛀为害。在玉米、高梁心叶期幼虫集中在心叶里为

5、害,在卷着的嫩叶内蛀食、叶片抽出展开后,形成横排的小洞、严重时,心叶咬得破烂不堪,不能正常抽出,抽雄推迟,影响生长。打苞时幼虫集中在幼嫩的雄穗内为害。花丝抽出后,可集中在花丝及雌穗顶端为害。其他生育阶段,幼虫则分散在雄穗柄、茎秆、雌穗柄、穗轴蛀孔为害,轻者影响养分运输,重者使茎秆折断,果穗柄蛀空折断等。一般年份,春天米受害减产 10左右、夏玉米减产 2030、重发生年份则减产 30以上。研究表明,玉米螟越冬代不存在迁飞现象,各地虫源以当地为主,越冬幼虫的复苏化蛹、成虫羽化产卵及卵孵化出幼虫都需要吸食水分或较高湿度。 防治方法:在越冬虫羽化前(3 月底以前)处理完玉米、高梁、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

6、和穗轴,这是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在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产区及晋、陕、苏、皖、川、湘、鄂等省、改玉米高梁的春播为夏播、可使第一代玉米螟由于缺少寄主植物和繁殖场所发生量锐减,而控制第二三代的发生程度、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种植抗虫品种。在玉米螟产卵盛期、或每百株玉米有卵块 I2 块时开始,每 967 平方米释放赤眼蜂 10000 头,隔 5 天再放 1 次,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为害。也可在玉米螟卵孵化期,用每毫升含 100 亿个孢子的 Bt 乳剂 200 倍液均匀喷雾。在玉米心叶期,可用 05六 O 五颗粒剂或用 3克百威颗粒剂,向玉米心叶

7、内定量撤施,每株 3 克。在玉米穗期、 用 50敌敌畏乳油 800 倍液,或 90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50甲胺磷乳油 500 倍液、每株 510 毫升,灌注露雄的玉米雄穗。也可将上述药液滴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药液可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部为害的幼虫。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症状: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贺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 斑,病斑长 25 毫米,12 毫米,最蛎的可达 7 毫米3 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 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有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 产生灰黑色图纸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感病

8、品种叶片密布病斑,病斑结合 后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遗落于田 间的病叶和秸秆是主要的初浸染源。病菌分生孢子是适萌发温度为 3032 摄氏度,最适的湿 度为超饱和温度,相对温度低于 90%则很少萌发或不萌发。品种抗病性随植株生长而递减, 苗期抗性较强,13 叶期很感病,此病属于成株期病害。在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是 8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于玉米抽雄后。高温、高湿、降雨较多的年份有利于发病,低洼积水和连作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处理或深耕深埋,减少 初浸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田间发病较轻的

9、品种材料有农大 108、郑单 14、高油 115、CN 95、CN165、亲试 04、农大 951、京垦 109、中玉 4 号、中玉 5 号、中单 120、京育 2、中原单 12 号、掖单 12 号、掖单 13 号、新黄单 85-1、丹玉 13 号、掖单 2 号、新单 15 号、郑单7 号、商单 3 ;发病较重的有齐 101/黄早 4、鲁单 8 号、京早 10 号、试 1243、京育 3 号和京单 12 等。天气适合发病、田间发病率达 10%时,用 25%敌力脱乳油 2000 倍液,75%百菌清 600倍液,50%多菌灵 500 倍液,80%炭疽福美 600 倍液喷雾防治。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10、福灵500 倍液,80%炭疽 福美 600 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圆斑病玉米圆斑病症状:该病可浸染叶片、果穗、苞叶和叶鞘。叶片上病斑初为水渍状淡绿到淡黄色小占 ,以后扩大为圆或卵圆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黄绿色晕圈,大小 为12 毫米310 毫米。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苞叶上的病斑向内扩展可侵害玉米籽 粒和穗轴,病部变黑陷,果穗变表弯曲,重者粒和穗轴碳人变黑,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 层。发病规律:病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病种子上越冬,成 每二年的初次浸染业源。一 般在玉米抽雄前后开始发病,在 78 月份低温高湿条件下很利于病害的流行扩展。若 6 月份 气温较低,阴雨多,湿

11、度大,玉米幼苗也能发病。田间相对湿度 85%以上时,数天内就可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重复浸染。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增施有机肥 ,合理密植,注意排灌排涝,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玉米果穗冒尖期或 80 %果穗抽出时,用 20%三唑酮乳油 500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或淡黄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

12、,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菌丝结成白色小绒球,后来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大小不一。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果穗苞叶上的云纹状病斑也很明显,造成果穗干缩、腐败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丝无色,分隔距离较长,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缢缩。菌丝进一步发育逐渐变粗短,达一定程度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褐色,大小、0.564X054 毫米。菌丝生长适温 2630,菌核形成适温 22左右。高湿条件下,在发病部位可产生一层粉状子实层,为病原菌的担孢子分类属性:分布区域:发病特点: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

13、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量大,发病重,高水肥条件下,玉米生长旺盛,加之种植密度过大,增加了田间湿度,通风透光不良,容易诱发病害,倒伏玉米,使病、健株接触,为使病情织的切面(戚佩坤,白金铠,朱桂香图)加重。78 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大,易诱发病害。玉米蚜玉米蚜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体长 l.6l.8 毫米,卵形,黄绿或黑绿色,复眼红褐色,触角 6节比身体短;无翅孤雌蚜,体长 1.82.2 毫米,长卵形,淡绿或深绿色,上浮一层白色粉状物,复眼红褐

14、色,触角 6 节,为体长的 l/3。为害作物:玉米 高粱 大麦 水稻 田粟为害症状:玉米蚜在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为害。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分类属性:同翅目,蚜科发病特点:玉米蚜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 20 代左右,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里越冬,翌春 3、4 月间开始活动为害,在 4、5 月麦子进入黄熟后,产生大量翅蚜迁往春玉米、高梁、二熟早稻及三熟制秧田和寄主杂草上繁殖为害。在寄主作物上进行孤雌生殖,虫口数量增加较快,当玉米抽雄

15、后扩散至雄穗为害,尤其在扬花期,气温适宜,繁殖更快,为玉米蚜为害盛期。玉米进入乳熟期,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至迟熟玉米、秋玉米及晚熟高粱上,1011 月玉米黄熟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回麦田和附近的杂草寄主上繁殖为害后越冬。玉米蚜在平均气温 70以上,即可繁殖为害,旬均温 23,相对湿度 85%左右最适生存。暴雨会被冲刷,有一定抑制作用。玉米蚜天敌种类有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草蛉、蚜茧蜂,步行甲及蚜霉菌等。天敌数量大时可以抑制其数量增长。流行动态: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铲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2)拔除中心芽株的雄穗,减少虫量;2.化学防治(1)施颗粒剂 用 40%乐果 50 毫升,对水 0.5

16、 公斤,拌 15 公斤砂土,每亩株撒 1 克。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 610 克,对水 6075 公斤喷雾,或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50 毫升,加水 5075 公斤。每亩用药液 75 公斤。主要天敌:常用药剂: 乐果 氧化乐果 抗蚜威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叶先青枯,茎基部节干缩腐烂,根部空心变软,皮层变紫红或褐色,易剥离,严重时病株失水萎蔫枯死。发病率一般在,高者可达以上。该病主要在玉米生长前期侵染,故防治宜早不宜迟。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几年培育的鲁单、鲁单、农大、豫玉号等玉米良种,既高产,又抗病,可在生产上推广种植。轮作换茬 在同一地块中连年种植玉米,可造成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发病会逐年加重。如果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使用包衣种子 种子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