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95619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水资源:广义上:是指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以会称为水资源。狭义上:人类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水的自然循环: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洋及江河湖和土壤表面及植物叶面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并随大气运行至各处,在上升和运动过程中是蒸气遇冷凝结以降水形式回到陆地或水体。降到地面的水除植物吸收和蒸发外,一部分升入地表以下成为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表流动成为地面径流,并通过江河流回大海,然后继

2、续蒸发运移凝结形成降水。3、水的社会循环: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人们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后的水又排回天然水体。 (概论 P2)4、水健康循环:指人类在水的社会循环中,遵循水的自然活动规律和品格,合理科学使用水资源,不过量开采,并将使用过的废水经过再生净化,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循环与重复利用(2 张杰. 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7)5、大循环: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6、入境水量:天然河流

3、经区域边界流入区内的河川径流量7、出境水量:天然河流经区域边界流出区外的河川径流量8、给水度:饱和的土壤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量与土壤或岩层体积的比值。在数值上它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 (百度百科)9、持水度: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释水后仍能保持的水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时,一部分水从空隙中流出,另一部分水由于分子力及毛细力的作用仍保持在空隙中。 ) (百度百科)10、降水入渗系数:指降水入渗补给量 Pr 与相应降水量 P 的比值11、地下允许开采水量:具有现实意义的地下水资源。即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建筑物,在整个开采期内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变

4、化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的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的地质环境问题,并符合现行法规的前提下, (单位时间)从水文地质单元或水源的范围内能够取得的地下水资源(水量) 。12、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百度百科)13、水体自净: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百度百科)14、局部开采区:开采区在整个地下水流域中所占面积较小,或开采时间不长,开采形成的

5、地下水降落漏斗不仅在整个地下水流域中的影响范围不大,而且该漏斗与附近地区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无明显联系,或当集中开采区附近有大面积的井灌区,但但井灌区的机井密度很小,而且用水量远比集中开采区用水量少,两者相比,前者可以忽略不计时,均可称为局部开采区。简而言之,局部开采区也就是指无限含水层地区或不考虑边界条件影响的地区。15、裂隙:指固结的坚硬岩石在各种地质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称之为裂隙。16、孔隙:松散岩石是由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与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 17、吸着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作用吸附于颗粒表面很薄的水膜,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

6、运动。是结合水的一种,是紧附于土颗粒表面结合最牢固的一层水。18、薄膜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作用吸附于颗粒表面较厚的的水膜,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是结合水的外层,也称为弱结合水。 (书本 P33)薄膜水是指在水蒸汽凝结时形成的水或者是滴状液体水(重力水)离去后遗留在岩石中的水,在岩石微粒上围绕吸着水的薄膜形成较厚的薄膜水。(百度百科)19、重力水:当薄膜厚度不断增大,固体表面引力不断减小,不能支持水的重量时,液态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自由运动,在空隙中形成重力水。20、结合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作用而具有表面能,可以吸附

7、水分子,在颗粒表面很薄的水膜。但表面能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时,岩石空隙中这部分水就不能在重力影响下运动,称其为结合水。21、再生水: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22、河水的环流运动:河水在纵向运动的同时,由于受到惯性离心力、机械摩擦力等作用产生的环绕一定螺旋轴往复进行的水流运动。 (自己拼接的。 。 )23、纵向变形:在纵的方向上(即主流运行方向上)由于输沙量不平衡发生冲刷和淤积而引起的河床沿纵深方向的变化称为纵向变形。24、横向变形: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主流垂直的方向上的变化,变现为河岸的冲刷或淤积,使河床平面位置发生摆动。25、单向变形:长时

8、间内河床缓慢的朝一个方向冲刷或淤积,不出现冲淤交错。26、往复变形:河道周期性往复发展的演变现象。27、河床演变: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在不同时期在河流的不同地点产生冲刷和淤积引起的河床的形状的变化。28、推移质:泥沙粒径较大,沉降速度比水流的垂向脉动速度大得多,不能悬浮在水中,只能沿河床滑动、滚动及跳动前进,运动范围在河床面附近 2-3 倍粒径的区域的泥沙。29、悬移质:颗粒较小,乘降速度小于水流垂向脉动速度,在紊动扩散作用下可以悬浮在水中,被水流挟带前进,远离河床,流速与水流基本一致的泥沙。维持泥沙悬浮的能量来自水流的紊动能。30、河流泥沙:河流中运动的以及组成河床的泥沙,所有在河流中运动及

9、静止的粗细泥沙、大小石砾都成为河流泥沙。31、径流总量: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河流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 m。32、河流径流:流域上的降水,除去损失以后,经由地面和地下途径汇入河网,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河流径流,简称径流。33、现状可供水量:(只找到“可供水量” )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出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34、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控制和消除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根据水环境长期和近期目标而提出的质量标准。35、天然标准:以水环境本底物值作为评价标准,即指未受人为活动的直接影响或未受污染的原

10、始环境本来值。36、地下水: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溶隙、裂隙)中的水。37、地下水可利用量:(允许开采量?)38、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计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 (某一分区的地表水可利用量,不应大于当地河流径流量与入境水量之和再扣除相邻地区分水协议规定的出境水量。 ) (所以还是没找到出入境水量。 。 。 )39、产水系数:数值上等于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之比。40、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

11、成垢作用。41、水污染:凡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质变化向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水污染” 。42、水体更替周期:(P10)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43、生活饮水卫生标准:根据卫生质量要求,对生活饮用水中各种物质(物理、化学和生物)含量所作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44、水资源保护: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45、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水材料的侵蚀破坏。46、起泡作用:主要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47、水质:

12、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48、干旱指数:衡量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寡、进行水源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定义为某一地区年水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49、水质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了全面准确的认识水体环境状况,量化水体质量级别,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水体质量依据,以国家和有关行政部门颁布的不同水体特性、不同使用目的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利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评价水体的质量状况及其适用范围(好吧,我承认我没找到,自己按书上总结的)50、国家水环境标准:在全国或某个特定专业或特定地区范围统一使用的标准。51、地方水环境标准:是指具有地方特点,在规范

13、地区内统一使用的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与具体化,以扮演与国家标准。52、补给量:(地下水的)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进入含水层(带)中的水量。包括地下水流入、降水渗入、地表水渗入,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53、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习惯上把不经过筑坝拦蓄河水、在岸边或河床上直接修建的固定的取水设施。54、辐射井:由大口径的集水井与若干沿井壁向外呈辐射状铺设的集水管(辐射管)组合而成的取水构筑物。55、复合井: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器组成的取水构筑物,是一个由大口井和管径组成的分层或分段取水系统。56、分段取水:在大厚度含水层中,可以在有效带范围以外的含水层中另设过滤器,实行垂直分段开采

14、,这对于充分利用含水层有很大意义。 分段取水的试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对于厚度超过 40m,透水性良好的含水层,经抽水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证明合理时。可采用分段取水井组。57、降水入渗系数:降水渗入量(即补给地下水的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58、径流系数: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比计。59、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60、城市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资源化是指将城市污水转化为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

15、活活动要求的物质资料的过程。 (城市污水资源化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_刘洪彪)城市污水资源化特指将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一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后,形成一种稳定的水资源,根据处理水质和用水水质要求,将其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冷却、市政绿化、道路喷洒、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等方面。 (城市污水资源化中再生水的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_段涛_1_1_1 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内涵)61、节约用水: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的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发展。

16、62、管理节水:(倒是 P266 有个节水管理。 。 。 )63、节水灌溉: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64、预断评价:对拟建的水利工程未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预测和评价。二、简答题1、试述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工作内容?2、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答: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3、全球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答: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4、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答:1.“三水”转化,统一考虑与评价的原则2.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歉的调节平衡原则3.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的原则4.不同目的和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5.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考虑的原则5、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答:1.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2.具有存储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6、绘图说明氧垂曲线?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