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奖得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5073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3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奖得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奖得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奖得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球瞭望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编报室主办 责编 / 向东版面 / 雪梅校对/ 娟妮新闻热线 8244111广告热线 824896519A 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奖得主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 10 月 9 日提供的经济学家理查 德 塞勒的照片。 新华社/路透据英国多家媒体报道, 老年人健身领域 不仅新设备频出, 还时时涌现新榜样。在南 非约翰内斯堡, 有一群热爱拳击的花甲甚至 古稀老人, 她们虽然年事已高, 但热爱并坚持 着这项运动, 为了健康全力以赴。她们也因 此获得一个称号:“奶奶拳击队” 。“奶奶拳击队” ? 一到训练场就精神百倍拳击是一项非常激烈的运动, 拳击手大都 是健壮的运动员,

2、然而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市, 一群六七十岁的奶奶们每周两次到一家名为 “大都市” 的俱乐部, 在教练的指点下, 学习和练 习拳击运动。她们个个态度认真、 全力以赴, 热 身、 打沙袋、 做对手练习, 丝毫不亚于专业运动 员, 表现出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现在 这支队伍已经获得了 “奶奶拳击队” 的称号。 南非民众喜欢拳击运动是有历史传统 的, 练习场上都设备齐全。这些老人们根本 不在乎自己已经上了年纪, 她们也要好好地 再次融入周围的社会。前健美运动员克洛 德 马佛萨已经在 “大都市” 俱乐部拳击场任 职四年, 他是老人们的专职教练。每次训练 开始前, 他都和老人们一起携手静默几分钟, 帮助

3、她们集中精神, 再带领她们练习抛实心 的 “药球”(一种锻炼用的重球) 。 等老人们拉开筋骨之后, 他就耐心地一 边手持拳靶, 一边具体指点她们的站立姿势 和打击动作。在练习期间, 他和其他教练还一起关注着老人们的身体, 及时向她们提供 足够的饮水, 掌握她们休息的节奏, 让她们疲 劳时及时得到休息。 前段时间多家媒体采访了这支 “奶奶拳 击队” , 到场的记者们都被老人们乐观向上、 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这些老人来自约翰 内斯堡市的各个居住区, 有的老人平日里甚 至需要拄拐杖行动。其中多位老人患有各种 病症: 有的患糖尿病、 有的得过中风, 还有一 位老人前不久刚结束乳腺癌治疗。可是她们 一

4、旦来到训练场地戴上拳套后, 似乎都变了 个样子, 看上去精神百倍、 体力充沛, 练腰拉 腿, 一丝不苟地进行全身活动。保持健康并掌握自卫本领77岁的格拉迪丝 恩圭尼亚总是早早就 来到训练场, 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她对记者 说, 她来参加拳击训练, 目的是要保持身体健 康和动作协调, 还有就是想掌握一项自卫的 本领, 万一遇到犯罪分子, 能够保护自己。 79岁的康斯坦丝 恩古巴内告诉媒体, 虽 然家人担心会受伤劝阻过她, 但她还是坚持 按时来到训练场。她说, 以前老人们中总有 人小病不断, 在参加了训练后, 身体状态逐渐 变得稳定下来, 头疼脑热的毛病都没有了。 别看74岁的祖娃 特拉瓦个子不高,

5、 可 是她现在的力量和灵活度一点也不比年轻人 差。她在教练的指导下, 已经能做到双拳左 右开弓, 打得很有专业水准呢。拳击已经成 了祖娃 特拉瓦生活中的一部分。67岁的马 布尔说:“我有糖尿病、 高血压, 在练习拳击 后, 如今各项指标已经基本正常了!我感觉 拳击让我更年轻、 更健康了! ”有意思的是, 南非人也相信生姜通畅血 脉、 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在老人训练前和 训练中, 教练们经常让老人们吃少量的生姜, 让她们慢慢咀嚼, 接受生姜的辛辣药效。马 佛萨教练表示, 老人们接受训练后, 食欲增加, 行动敏捷, 而且对调节她们的心理状态帮助 更大, 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 让她们 生活得

6、更有信心。所以无论是老人们的家人 还是社区, 基本都鼓励老人们坚持参加训练。 马佛萨教练说, 练习拳击还能起到减肥 的目的, 目前南非老人的肥胖率很高, 他计划 把老人拳击课程推广到其他地方, 目前正筹 备在全市不同的地方组织活动, 让现有的学 员们现身说法, 邀请更多的老人来了解拳击 课程, 参与拳击训练和各种活动项目, 提高她 们的身体素质。“奶奶篮球队” ? 九旬老人参赛有模有样美国圣地亚哥市有一支老年女子篮球 队, 这支队伍的口号很有趣:“只要你能站起 来, 只要你还能挪动你的腿, 我们就欢迎你参 加。 ” 这支球队隶属于圣地亚哥老年女子篮球 协会。而这个协会的成员, 年龄必须超过80

7、 岁才具备入会资格!可不要小看她们, 该队 已两度取得美国国家级老年女子冠军。队里 的梅格和葛拉丝两人都已91岁了。 葛拉丝对美国娱乐和体育节目电视网记 者说:“我到了78岁才第一次有了一双篮球鞋真是万分高兴, 在我 们成长的时代, 女孩不 像现在可以自由地打球 锻炼。 ” 这些出生在上世 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奶奶 们, 遗憾之一就是错过了 体育盛年。可是她们没 有轻言放弃, 在儿女成人 之后, 她们开始了自己的 运动年代。她们学习投 篮, 练习步伐。日前当媒 体采访她们的时候, 队员 们正在进行半场练习赛。 记者们观战半个小时, 发 现老人们竟然毫无倦容, 动作有板有眼, 双方比分 交替上升,

8、根本看不出她 们是一群耄耋老人。 运动也明显地起到了延长老人寿命的 作用。87岁的卡尔不无叹息地说:“我从66 岁开始打篮球, 我的好友们那时都威胁我 说,你这个岁数还打球, 找断腿呢! 现在, 我的腿挺好, 可是这些儿时的朋友却都先走 了, 一个都不剩了! ” 的确, 球队里的很多老 人都比她们的同辈人长寿。“奶奶拉拉队” ? 表演热舞彰显别样魅力提到拉拉队, 你的脑海中是否会立即浮 现出一群青春洋溢的美少女, 活力满满、 火 辣热舞的景象?据日本媒体报道, 在日本有 一支平均年龄高达70岁的 “老奶奶拉拉队” , 她们奋斗的历程也有着一种别样的精彩。 据报道, 当前,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女

9、性 87岁, 男性80岁。按照该国的标准,“健康寿 命” 需要各自减少十岁。不过, 这支 “老奶奶 拉拉队” 的成员们可不这样想, 她们的标准很 高。要加入她们, 年龄就要达到55岁以上。 在很多公开场合上, 她们化着精致的妆容, 身穿镶着金边的粉红色短裙, 像那些年轻女孩一 样表演热舞, 彰显赛场激情。她们的舞姿虽然没 有那么美, 但依然感染了无数赛场观众。这也让 她们将身心都保持在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 不过, 由于年龄和健康等原因, 这里的成 员人数已呈逐年减少之势。新成员的招募也 逐渐成为难题。即便如此, 60多岁的团队成 员草岛伸子还是不减对自己团队的热爱。她 表示, 除了保持活力外,

10、 在这里大家还可以找 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朋友, 刚好为愈发孤单 的老年生活增添几分慰藉。据 北京晚报南非南非 “奶奶拳击队奶奶拳击队” 为健康挥拳为健康挥拳他在课堂讲授 “行为经济学” , 也在 课堂实践 “行为经济学” 。 在刚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芝加哥大学理查德 塞勒教授的课堂 上, 学生们参加考试的满分不再是惯常 的100分, 而是137分。这样考完, 连刚 及格的学生都挺开心, 因为他们看到的 卷面成绩有80多分。不过, 教授最后填 上成绩单的评等依然是C, 和百分制中 考到60分一样。 塞勒在其著作 “错误” 的行为 一书 中写到这个案例, 以此说明他学术研究 所指向的

11、结论: 人作为所有经济活动和 决策的主体, 会受到各种心理作用的影 响, 理性不足, 经常 “犯错” 。而通过一些 设计和 “助推” , 有助于解决问题, 更好决 策。架桥人架桥人在研究中连接经济和在研究中连接经济和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有人对地上掉的一分钱毫不理会, 却忙着去抢微信里同样价值的红包。为 什么?塞勒会告诉你, 因为人人心里都 有好几本账。在他看来, 这些 “反常” 却 是正常, 因为人类心理模式存在着弱点。 “通过探究有限理性、 社会偏好和缺 乏自我控制的后果, 塞勒展示了这些人 类特征是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和市 场结果。 ”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获得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

12、这样说。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 会 通过建立多个不同的 “心理账户” 来简化 经济决策, 同时倾向于狭隘地考虑单个 决定的后果, 而不是整体效果。这一理 论可以解释, 为什么人们在拥有某件物 品时会比没有时更看重其价值。 社会偏好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不仅 出于趋利心理, 还会考虑社会公平。这 既可能是出于维护正义, 也有可能是因 为嫉妒。消费者对公平的关注会反对企 业在需求增加时涨价, 但却不会阻止企 业在成本上升时涨价。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 官网发 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 你是否认为 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 了 “是” 。塞勒的研究揭示, 人们通常缺 乏自我控制,

13、 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 让长 期计划落空。而他在不断探索 “助推” 方 法, 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 颁奖方说, 塞勒是这个领域的先行 者, 他的研究不仅对个人有帮助, 对整个 经济市场的研究和决策也很有启示。“他 让经济学更符合人性, 让人们更好地做 出决策。 ” 诺贝尔官网这样介绍。斗争者斗争者从西方经济学边缘进入从西方经济学边缘进入 主流主流“我们和 星级迷航 那个理性至上 的斯波克是不一样的。塞勒将对人类经 济及决策行为的分析从高高在上 象牙 塔 拽回到现实的艰难之旅。他和具有 理性经济人 前提的传统经济学进行着 激烈的思想斗争。 ” 针对塞勒著作的书评中出现了上述 文字。正是长

14、期对生活中那些反传统理论的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 让塞勒伴随 着行为经济学的成长, 从边缘走向主流, 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 更加具有 现实价值。 罗伯特 席勒, 这位曾经预测到金融 危机爆发的经济学家这样评价塞勒:“过 去30年, 经济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最重 要的革命, 他就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人 物。 ” 尽管行为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研究 中的 “显学” , 但它曾不为主流所容, 今年 已经72岁的塞勒也长期被视为 “学术叛 徒” 。 1980年, 塞勒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 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 , 之后屡遭大 型期刊退稿。如今, 这篇文章却在2014 年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经济学 论文。

15、 行为经济学, 这种把行为分析理论 与经济运行规律, 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机 结合的理论, 正不断发现传统经济学模 型中的错误或疏漏, 进而修正主流经济 学的不足。 而塞勒, 这位曾默默地在办公室黑 板上列出非理性行为的学者, 已经成为 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行为科 学与经济学教授、 决策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2015年还开始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 席。 然而, 塞勒看到了人性的流变和复 杂, 他的研究领域也因此精彩不断并充 满挑战 “要建立一个把普通人放在重要 位置的丰富的经济学学科, 这一任务还 远未完成。 ” 他这样对媒体说。多面手多面手从从 “大空头大空头” 到到 “懒惰者懒惰者”“满头银

16、发的塞勒形象挺棒。 ” 曾有 美国媒体这样报道, 认为他是一个颠覆 了人们对传统学者刻板印象的人。 塞勒曾跨界演过电影。在2016年奥 斯卡获奖电影 大空头 中, 他就出现在 拉斯维加斯赌场。“把人想象成以逻辑指 导行为的动物, 实在是疯狂之举。 ” 这正 是他在电影中的台词。 在被问到这一段短暂的 “好莱坞生 涯” , 他开玩笑说有点失望, 因为自己的 精彩演出没有被诺奖颁奖者在成就介绍 中提到。 而在朋友看来,“塞勒之所以特别, 因为他是一个很懒惰的人。 ” 他在接受媒 体采访时也承认, 自己懒惰且不擅长数 学, 对哲学议题也不太有耐心。 其实诺奖得奖者的介绍中还遗漏了 一些有趣信息。塞勒和别人创建了一个 基金公司,专门关注美国小企业股票投 资,其“赢道”就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 非理性买卖造成的股价偏差。 “非理性”始终是和塞勒紧密相连 的关键词。 “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的 奖金? ”电话那头的他思考了一下, “根 据我的理论,当然是怎么不理性怎么花 了! ”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