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4975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突社会与和平愿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衝突社會與和平願景衝突社會與和平願景 陳建甫陳建甫 開課單位: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開課單位: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 (一) 課程摘要 衝突社會與和平願景是淡江大學通識教育未來學學門課程之一。在面對朝向娛樂化、功利與實用價值的通識教育課程裡,本課程一直秉持著關心社會底層與強調社會行動責任。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卻長期受到來自對岸的武力威脅,在特殊環境背景下,對於戰爭與和平,在價值順位和國家利益的考慮上,民主社會的公民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國際間強烈的反戰聲浪,並不只是一邊一派的立場,其所堅持維護的是人類歷經數千年的戰爭殺戮後所終於到達的一組普世價值。這組共識包含生命尊嚴和平的無上價值,人權、

2、人道與和平的國際規範,以及多邊協商的原則。這組普世的共識雖然因為諸多強權不願受其約束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但是這個共識的繼續存在與否,以及其堅持與加強,卻是人類社會是否會重歸暴虐關係的關鍵,也是人類是否還可以對世界和平懷抱希望的分水嶺。 以上所言,是整個大環境的相關論述,為能讓大學生更關心人類和平以及學習觀察、分析族群意識的整合與衝突之思維能力。本課程特別從在地與全球兩觀點來幫助學生去了解族群動態變遷中的不穩定性。例如:從美伊戰爭的新聞詮釋去觀看國際間不同陣營的新聞報導態度中所隱含的戰爭觀點與和平價值,並藉此觀察在社會建構之中,整體公共論述對於衝突議題的探討;以校園中的訪談進行,探測台灣族群議題

3、的可能未來。另外,透過校外的參訪作業培養年輕學子經由對社會環境的拓殖,與歷史脈絡的接觸,更關心台灣社會中關於人權、和平與衝突的歷史意義與社會現狀,激發在未來投入改變社會的行動能量。例如:參觀 NGO 讓學生了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多樣性、以及永續性的正向意義,以及需要更多關心和平的志工加入的渴望。 29最後,我們運用未來學工作坊的討論模式,除帶領小組進行討論,並以角色扮演與深度會議的途徑,討論【核電廠,我的鄰居!】 ,此一環境永續與區域發展的兩難處境。本方法為解決衝突的另類選擇(alternatives) :從衝突管理到轉化衝突的可行性方法。透過新型態的發展意涵與公民社會的充權參與,跨越溝通的限

4、制與擴延知能疆域,運用非暴力哲學理念增加或預防社會衝突,並冀希在討論的過程中促成超越衝突的多元化解決方案。 (二) 課程大綱 1.課程名稱與編號 在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淡江大學通識核心課程未來學學門-衝突社會與和平願景課程,時間暫訂在星期一,選修人數為 70 名。 2.課程特色及其與通識教育核心精神的關連性 未來學學門是本校通識核心課程中極具特色的課程之一。未來學學門分別從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性別、教育等方面的課程,來分別針對社會、科技、經濟、環境與政治現狀作一廣泛的討論,希望藉由對於現狀的分析關心,讓學生對社會制度、群體現象,人心調適等有充分的認識,進而培養從容面對未來社會快速變遷

5、的能力。 而本人所開設的衝突社會與和平願景是未來學學門中關於社會觀察與行動反省的課程,希望培育學生具備多元文化價值觀,能觀察、批判、反省現行社會的單一價值、文化霸權與一元化的思考論述;並透過廣泛的閱讀、親身活動體驗,以及校外專家學者演講與協同教學等活動,來啟發學生從多元文化的觀點,去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社會;同時,透過小組討論活動,從團體討論與報告寫作等團體合作的訓練,讓同學學習到如何凝聚團體的能量,並採取適當的行動與策略來面對社會中的衝突困境與和平企圖。 3.教學目標與內容 當前台灣社會不管是在經濟、政治、族裔與文化之間充滿了矛盾與不確定的風險,這些衝突問題已經超越強調人際溝通、或過份簡化的

6、成本效益、或交換原則可以解決,新一代的台灣菁英應該要有勇氣去面對這些潛在的危機,除瞭解衝突的本質與原因30外,更需思考究竟要採取個人行動、或組織、或需聯合其他社群(聯盟)等不同的策略與方法來解決衝突與紛爭。 本課程主要參考歐洲和平大學和平研究中心 (European University Center for Peace Studies, EPU)與附屬于奧地利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所開設的和平與衝突相關課程內涵所開設。課程除了傳授衝突分析與其內在原因方面的知識、和平構建及相關領域的實踐技能外,更強調跨文化、跨學科的教學觀點,以及融入日常生活的實踐經驗與行動。 除了課程初所介紹的和平與衝突的基礎理

7、論外,我們更強調在邁向全球化的衝突社會裡,所可能遭遇的族群宗教仇恨、國家與階級利益衝突、性別認同間混淆、殘害人權體制、以及忽視不同生命社群,例如:生態環境與未來世代之間所產生的衝突困境,並提出軍事斡旋、非暴力手段、公民社會資本、非政府組織運作、社群認同聯盟、草根民主化等不同面向的策略討論。 最後,長久處在東西冷戰與關係緊張的台海情勢下,台灣在進入國際社群時屢遭封鎖與挫折,因此,本課程希望能夠培育出新一代的菁英,不僅能掌握國際間與國內衝突關係的原因、瞭解軍事與政治斡旋的限制、以及衝突後社會與創傷重建的困境外,更能從實際行動中擔負起世界公民的責任。 4.授課方式 本課程主要以上課講演與小組討論為主

8、,在小組作業或報告設計上,我們要求一律放在網路上,每組同學原則上必須負責該單元的課前內容導讀與綜合討論。此外,我們預定參訪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或其他相關組織,或邀請一位對人權或和平教育專家學者來演講。至於,在小組討論過程裡,我們將使用未來學家常使用的未來學工作坊 ,來讓與學生仿效工作坊的過程來討論某些問題。 5.課程綱要 和平、衝突與全球化 第一週、和平與衝突研究:本質、概念、原理與理論 第二週、暴力與集體暴力:國際間的軍事衝突與和平行動 課後小組討論與電影欣賞:三不管地帶 31第三週、消極的和平行動:軍事聯盟、武力競賽、廢除軍備、與重建行動 課後小組討論與電影欣賞:天堂的小孩 第四週、全球經濟

9、、和平與發展:國際組織與區域聯盟:探討新自由主義下的經濟不公平與貧窮問題 第五週、經濟全球化-另類的暴力:全球化下的經濟聯盟與供應練宰制機制 台灣社會的人權圖像 第六週、全球人權觀察: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課後小組討論與電影欣賞:辛德勒名單 第七週、 ()專題演講-雷敦龢 教授戰俘研究,集中營在台灣 第八週、政黨輪替後的人權視野:草根民主與非暴力政治改革 族裔、多元文化與社群認同 第九週、衝突社會的潛在危機之一:東、西文化的內在認同或與文明的衝突:西化?現代化?後現代?或後殖民化(薩伊德與杭廷頓) 第十週、衝突社會的潛在危機之二:多元族裔的台灣社會:台灣新婦與吳亦樺事件 第十一週、 ()專題

10、演講-黃默 教授談台灣社群認同的機制 第十二週、衝突社會的潛在危機之三:誰是幫兇?媒體、消費者與國家機器(討論媒體在推進戰爭或和平進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及新型媒體如網際網路等,對於新型衝突的潛力和危險,如資訊戰) 和平價值扎根與未來學工作坊 第十三週、 ()專題演講-簡錫堦 執行長和平運動在台灣。 第十四週、超越衝突:和平典範的轉移(Peaceful Transformation) 第十五週、參觀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或其他人權、和平教育相關機構 32第十六週、未來學工作坊-【核電廠,我的鄰居!】或其他環境衝突之議題。解決衝突的另類選擇 (alternatives) :從衝突管理到轉化衝突的可行性

11、方法 (透過新型態的發展意涵與公民社會的充權參與,跨越溝通的限制與擴延知能疆域,運用非暴力哲學理念增加或預防社會衝突) 6.指定閱讀或建議延伸閱讀資料 指定讀物與相關資料將放置在網路上,並在受邀演講與課程活動前一週,要求學生分組做相關資料的導讀工作。相關資料如下: Salomon, Gavriel and Baruch Nevo(edited), 2002, Peace Education: The Concep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round the Worl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Boulding, E

12、lise, 2000, Cultures of Peace: The Hidden Side of Histor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Falk A. Richard, Robert C. Johansen, and Samuel S. Kim, 1993, The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and World Pea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ioseffi, Daniela (edited), 2003, Woman on War: An International Ant

13、hology of Writings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2nd edition, The Feminist Press. 和平、衝突與全球化 陳建甫,2001,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發展政策的啟示,行政院研考會,研考雙月刊,25(5),頁 31-42。 陳建甫,2002,台灣推動和平教育課程之行動策略,人權教育教學研究討論會,6 月14-15日 , 東 吳 大 學 , 張 佛 泉 人 權 教 育 中 心 , 詳 細 內 容 請 參 考http:/www.scu.edu.tw/hr/hu_education/20020914/pdf/chencheinfu.

14、pdf 陳建甫,2003,美國和平教育歷程與課程設計邁向多元文化主義與具社會批判的觀點,2003,十月 114 期。 陳建甫譯,讓我們結束恐怖主義與國家恐怖主義-Johan Galtung 和 Dietrich Fischer著(針對 911 事件所發表的文章)收錄在http:/.tw/chien_fu_chen/files/postfiles/31.doc 陳建甫整理,組織化武力的擴張(介紹軍事全球化 v.s.全球軍事化、地緣政治學、全33球武器市場、管理戰爭、軍事全球化的歷史型態比較與當代軍事全球化及其政治後果等重點 )收錄在http:/.tw/chien_fu_chen/files/po

15、stfiles/11.doc 充權與社會參與 陳建甫,2002,鄉村權力的解構與再建構-以鄉村社區菁英參與社區重建為例,台灣鄉村社會學會九十一年年會暨重大災害後鄉村社會問題與重建模式研討會 , 後收錄於論文集,2002 年 3 月 8 日,台大思亮館。 陳建甫,2003,全球化下的新鄉村權力關係:鄉村治理的內涵與行動策略,台灣鄉村社會學會九十二年年會暨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2003 年 4 月 12 日,台大思亮館,後收錄於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論文集。 族裔、多元文化與社群認同 陳建甫,2003,同化的迷失:邁向多元族裔的未來台灣社會,第二屆台灣和平學研討會和平與社會科學的對話研討會,2002 年

16、 10 月 24-25 日,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教育中心,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 教育研究月刊,2003,6 月,110 期,135-143,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tw/menu/110/135.pdf 陳建甫,2003,震災經驗、重建行動與社群認同:以南投九二一重建區不同世代原住民為例,台灣鄉村研究,八月,43-72 頁。 5.作業或研究報告設計 我們要求所有作業一律放在網路上,每組同學原則上必須負責一個單元的課前內容導讀與另一個單元的演講後之綜合討論。通常在課程討論或活動後的綜合討論是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由助教協助小組討論活動) ,然後在聽完演講與活動後,在隔週上課中由小組成員報告。 346.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基準 每一小組選擇一次專題作書面與口頭報告:20 課後討論及觀影心得:2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