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788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淄博一中 2006 级历史复习学案 编写人:郗和睦 审核人:时乐红 总序号 6 时间 6 月 7 日 高一历史必修高一历史必修综合练习题(一)综合练习题(一) 第 I 卷(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井田制迅速发展 2、秦汉以来,代表我国农业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耦犁 B、耧车 C、曲辕犁 D、翻车 3、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 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

2、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 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4、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 。它反映的信息是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 5、 “造福亿万家,凿山分水,作堰淘滩,开数 万顷陆海粮川,其功不下禹矣。 ”该诗描 写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6、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 A、长安和洛阳 B、扬州和益州 C、松江和成都 D、苏州和杭州 7、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 ( ) 官营

3、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 A B C D 8、下列关于中国的制瓷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C商朝工匠就已经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 9、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人聚) ,遂倾(超过)两市,淄博一中 2006 级历史复习学案 编写人:郗和睦 审核人:时乐红 总序号 6 时间 6 月 7 日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

4、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0、北宋时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 11、右图棉花图收贩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 的发展趋势是 A.引进高产作物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 B.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农业进步促进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12、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1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5、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14、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B.海外市场扩大对商品的强烈需求 C.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动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新航路的成功开辟 15、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同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16、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 羊群;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 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

6、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这段话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英国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统治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C、英国占有广阔的原料市场 D、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 17、1851 年 5 月 1 H,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 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 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 自 A.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C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D “光荣革命”成功 18、从右图19 世纪晚期美国纽约街景中可以获得的 历史信息有 电力广泛应用 电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

7、活方式 淄博一中 2006 级历史复习学案 编写人:郗和睦 审核人:时乐红 总序号 6 时间 6 月 7 日人们处在相对和平稳定时期A. B. C. D.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面粉业、纺织业 B、机械纺织业 C、交通业、冶炼业 D、烟草业、化工业 20、下列历史人物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的,依据这一标准, 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A、张謇 B、陈启沅 C、方举赞 D、朱其昂 21、关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5)的正确描述是 ( ) 1927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

8、击 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周学熙等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A、 B、 C、 D、 22、分析 19121922 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 情况 ,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是南京国民政府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的结果 C.陈启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3、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4、下图中国近代企业按其性质组合,属于哪一组天

9、津机器制造局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上海发昌机器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A B. C D 25、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的是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新中国成立后 26、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根本依据在于A.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27、从地域上看,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和天津等沿海城市的主要原 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较早 B地理条件较优越 C.政策较宽松 D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28、19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民族

10、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是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 产生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淄博一中 2006 级历史复习学案 编写人:郗和睦 审核人:时乐红 总序号 6 时间 6 月 7 日资于近代企业是由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A B C D 29、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加强B外来移民的涌入 C自由主义的推行D工业革命的开展 30、100 多年来中国崛起的三次尝试:19 世纪中后期的同光中兴;19271937 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11、传统 工业化建设。同光中兴时期中国崛起的“尝试”主要是指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II 卷 非选择题(52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 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 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 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 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 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

12、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中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西汉(公元 2 年) 唐朝(752 年) 南宋(1210 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江淮地区 15.2 23.4 45.6西南地区 3.9 7.1 9.2-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 “。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 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 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淄博一中 2006

13、 级历史复习学案 编写人:郗和睦 审核人:时乐红 总序号 6 时间 6 月 7 日-摘自沧海神州 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4 分)(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8 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材料一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 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材料二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三材料三 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材料四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 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 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 因“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请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