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570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很早就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了,只是觉得还不成熟。现在先将自己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整理一下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讨论。当然,不烧器材的就不用看了。对于长胶打法的器材配置,网上已有大量的关于胶皮的评测,但是对于底板选用和底板、海绵和胶皮搭配的讨论很少(事实上其重要性不亚于对胶皮的选用问题)。本文就着重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1、长胶的胶皮选用、长胶的胶皮选用长胶打法用什么胶皮?答案是任何胶皮都可以,看你的打法了,是进攻型打法,防守型打法,还是综合型打法。防守型打法用防守型胶皮,例如 C8、388,云雾,进攻型打法用进攻型胶皮,例如 755,755F,挺拔内能进攻型

2、,综合型的如 837,388D-1 等等。一般来说,就好比底板的选用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在长胶选用时,很多性能是难于两全的。进攻型打法的防守和控制就差点,也不会太怪;而防守型胶皮虽易于防守,易控,也比较怪,但是进攻能力就差。就总体来看,硬、粗、短的长胶易于进攻,细、软、长的长胶易于防守。我对常见的长胶其不同性能大致排列如下:进攻性能(防守性能相反):C7755faster755 388D-1 837 C8云雾 3 388D 怪异性能:C8 388D云雾 3 755388D-1837755fasterC7 控制能力:C8388D-1C7388D云雾 3837755755faster 2、海绵问题、

3、海绵问题打长胶要不要海绵呢?答案同样是都可以,可要可不要,可厚可薄。用海绵的话适合主动发力性的进攻技术,如加力推、正手拉攻,海绵越厚效果越明显。道理很简单,用长胶进攻时,由于力量大,要有比较好的吃球。那么靠什么吃球?主要靠海绵,胶皮的吃球性能很小,软板也有比较好的吃球。如果用单胶配硬板,球脱板太快,发力时的技巧就非常重要了,稍控制不好,不是出界就是下网。但用海绵后,在发力的同时也能保持稳定性,因为吃球时间延长了。海绵越厚越稳定。我见过一个打长胶的,用 2.0 的海绵,反手都是加力推,正手全攻,几乎没有长胶的拱啊、磕啊这些技术,退到中台其进攻能力也毫不下降,非常凶狠,光看动作几乎看不出是打长胶的

4、。但是,事情都是两方面的。增加海绵厚度时,长胶的怪异性能首先会下降很多。另外有些技术,比如磕、拱等运用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防守。因此,用海绵还是不用,用多厚的海绵所要求的技术结构不同,这是长胶打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以 1.0 的海绵为界,1.0 以下的防守更好,而 1.0 以上的更适合进攻。1.0 的就很中性了,各方面性能都不错,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长胶的套胶海绵基本都在 0.81.2 之间了。对于初学者,我建议还是加点海绵,这样更利于技术的全面掌握,多练进攻,不要一味求怪,否则只能是误入歧途。等有一定基础后,再考虑是否增加海绵厚度还是用单胶皮。3、底板的选用、底板的选用长胶的底板

5、我用过很多,碳素等纤维板,软硬的五夹、七夹,国产的老板等等,不下十几块。总体感觉,中等偏硬、性能均衡的纯木比较适合长胶打法,手感、吃球性能都优于纤维板,最好是 ALL+OFF+类的快弧板板,要求有一定的形变,这样易于进攻时吃球和防守时减力,同时要比较弹,利于借力(比较弹的板板才能更好地合上来球的力量)和进攻时发力。这类板板基本为软七夹居多,比较厚、硬的五夹(如 TO)也行,板身厚度在 6mm 以上,软一些的碳素或纤维也可以(如 YSC 或 YCA)。太硬的板板并不好,如硬碳素及国产老板,形变小,吃球性能差,一碰就飞,防守时不利于减力,防守及进攻都不好。太软的板板,如软五夹,防守很好,可以轻易地

6、防守大力弧圈,但进攻时会发不出力。还有,单桧或桧夹的板子打长胶也非常好,各方面性能极佳,如 7P2A,不过有点奢侈了。总之,进攻型或综合型的长胶底板的要求就是厚(6mm 左右,底劲足)、硬(ALL+OFF+)、重(单板重量 90 克左右,整体 150170克)、挺(要有一定的刚性)、弹(要有一定形变)的纯木(手感与控制好)最佳。当然,如果是防守型打法就应该用软一些的纯木板。4、器材搭配问题、器材搭配问题防守防守进攻进攻胶皮:388D 云雾 3 C8 388D-1 837 755 755faster C7海绵:01.5 及以上底板:DEFOFF+ 软五夹(YE/K5) 硬五夹(/YE2/TO)软

7、七夹 (YO/YO2/777)硬七夹(YOD/YM/CL/NP700/CLEARFIELD) 纤维板(1)顺配法:即进攻型长胶配海绵加稍硬的底板,而防守型长胶加软板,不用海绵或薄海绵,如很多的防守型长胶。这样配置的结果是性能突出,具有很好的进攻或防守性能。而进攻型长胶加硬板却不加海绵就很难用。但这样配的话某些中性技术的发挥会受到限制,例如长胶的拱,磕等,控制能力较差。像上面提到的那位老兄,以硬板配厚海绵和银河 955(中性的长胶),就属于顺配法;还有纯粹的长胶削球打法都是软板配防守型胶皮。(2)逆配法:这种配置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器材配置达到性能互补、平衡的目的,即进攻型长胶,不用海绵或加薄海绵

8、,配软些的底板(当然不要太软),这样既有进攻的速度,又有稳定性;防守型长胶加海绵或不加海绵,配稍硬的底板。或者都使用均衡的长胶和底板搭配。这样配置的效果是性能比较平均,适合长胶的很多中性技术使用。 实际中这种配置方法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具体用什么长胶、多厚的海绵配什么底板就要看实际情况了。 以实例来说,长胶高手兄的 AE(应属于 ALL+类)加进攻型长胶(如TALENT, 837, 755)效果都不错,但配 C8 效果肯定不好,进攻性能差;我以前用 C8 配 CL 及 NP700(96 克),但是板板还是偏硬(很多人称 NP700 为打长胶的倚天剑,但我觉得有点硬,因为 NP700 王涛用来打生

9、胶,CL 刘国梁打正胶,都有海绵,因此最好从中选 90 克以下偏软的板子,或加海绵。),防守时磕不住球,进攻时一发力球就飞,可以想见,加点海绵会更好。不过我不习惯加海绵,又用惯了 C8,换软点的板板,现在用 YOD,有一定的形变和吃球,进攻速度也很好。 这需要经过很多试验。结论:1、防守型打法一般为软板配防守型胶皮,加海绵与否都可;2、综合型或一般进攻型打法最好采用 ALL+OFF 级的快弧类底板,进攻更多就加海绵,但海绵越厚长胶特性越差,性能有所差别,适应就行;3、OFF+及以上的底板最好加 0.8 或以上的海绵,打进攻。而且在该型号中尽量选相对软、弹一些的底板。4、初学者最好采用 ALL+OFF 级并加 0.81.2 海绵的配置。5、长胶进攻型或综合型打法底板选用的基本标准是厚(6mm 以上,底劲足)、硬(ALL+OFF+)、重(单板重量 90 克左右,整体 150170 克)、挺(要有一定的刚性)、弹(要有一定形变)的纯木(手感与控制好)为最佳。6、配器材的基本程序是:先根据自己的打法类型选用自己适合的胶皮(试用或看评测),再选底板,然后用海绵的厚薄来调节性能。水平有限,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