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538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速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动快慢的描述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等概念,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 t1对应的点 x1,表示 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 t2对应的点 x2,表示 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x=x2x1, 就表示从 t1到 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不能,因为物体的位移与运动的时间有关)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二) )新课内容新课内容1.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位移可以通

2、过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2)设时刻 t1物体处于 A 点,其位置坐标为 x1,一段时间后,时刻 t2物体处于 B 点,其位置坐标为 x2,这一过程中,坐标的变化量为xx2x1,则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同样这一过程中时间的变化量可表示成tt2t1。(3)要注意:位置“坐标的符号” 、 “坐标的数值”与“坐标的正负”的意义;某个物理量的变化量的一般计算方法是:用后来的量减去原来的量;用位置坐标差表示位移,强化“差的数值”与“差的正负”的意义。2.2.速度速度(1)如何比较运动快慢? 2如果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可比较位移的大小,如果位移相同,可比xx较时间大小,一般

3、情况下如何比较?(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v表达式表达式: txv单位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米每秒,符合是 m/sm/s 或或 msms-1-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或 kmh-1) 、厘米每秒(cm/s 或 cms-1)等。1m/s3.6km/h速度是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

4、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问题: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 100m,那么他 1s 平均跑多少呢?回答:每秒平均跑 10m。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 10m 呢?答:否。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 1 秒跑了 10 米,有的 1 秒钟跑10 米多,有的 1 秒钟跑不到 10 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 100m 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 10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1)(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定义定义:表达式中所求得的速度

5、,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xv3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t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t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取不同的时间段或位移段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2)(2)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如果时间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平均速t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 的瞬时速度。txvt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初中学到的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4.4.速度和速率速度和速率(1)

6、 定义定义: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2) 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3)测量仪器:速度计(速度计所指的数值就是某时刻汽车的瞬时速率,随着行驶的快慢而定) 。了解常见物体的速度。例:自行车、摩托车、人的步行。注意点:瞬时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例如,沿闭合圆周运动一圈,位移是零,平均速度是零,但平均速率并不等于零。经典例题经典例题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1=10m/s 和 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

7、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 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12m/s212121212 /22 vvvv vsvss tt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 =(v0+vt)/2,因它仅适用于v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质点沿直线 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 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v=6t2(m/s),求该质点在 t=0 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 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析与解答】当 t=0 时,对应 x0

8、=5m,当 t=2s 时,对应 x2=21m,当 t=3s 时,对应 x3=59m,则: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202 1xxv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8m/s123 2xxv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针对训练针对训练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 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 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h/33对声音:h=v声t对飞机:h/3=v飞t3解得:

9、v飞=v声/30.58v声3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5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速率是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B.C.D.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 800 m/sB.小球第 3 s 末的速度 6 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 40 km/h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 72 km/h3.一辆汽车从甲地

10、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7 s 末的速度为 9 m/s,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 m/sB.9.6 m/sC.10 m/sD.10.2 m/s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B.12.5 m/sC.12 m/sD.11

11、.75 m/s6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 36kmh,第二列为54kmh。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 125m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125m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75m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7在百米比赛中,计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发令员放枪的“白烟” ,立即启动秒表计时开始。若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响才启动秒表,则他因此而晚计时多少?(设声波速度 340m/s,且远小于光速) 8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

12、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右图中 p1 、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右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m,汽车的速度是m/s。9一支 300m 长的队伍,以 1m/s 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 3m/s 的速度赶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1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 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 5 分钟,司

13、机把速度提高到 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7(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教学资源教学资源1.速度在 1 米/秒以下的表演(1)10 的负 11 次方米秒(10 微微米/秒) 青藏高原缓慢上升青藏高原只是在近二百万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海拔 1000 米的高度达到了现在的海拔4700 米的高度。它的平均上升速度是 58.7 微微米/秒。但每个地质时期它隆升的速度并不均匀,在距今两百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它上升了 1000 米;在距今一百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又上升了 1000 米;但从晚更新世以来的仅 10 余万年,它却上升了 1500 米以上,平均每年升高

14、 10 毫米,其中,从距今一万年前起,它上升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年上升 70 毫米。现在,它仍处在快速上升的时期。应当说明的是,迄今为止,10 微微米/秒的速度并不是人类观测到的物质运动的最慢速度。物质运动的最慢速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观测和确定。(2)10 的负 10 次方米秒(1 埃/秒) 尔威兹加树慢慢长高自然界树木生长的速度,真是千差万别,有的快得惊人,有的慢得出奇。例如在前苏联的喀拉哈里沙漠中,有一种名叫尔威兹加的树,个子很矮,整个树冠是圆形的,从正面看,象是沙地上的小圆桌。它的生长速度极慢,100 年才长高 30 厘米,即 1 埃/秒。也就是说,每秒钟它仅仅长高十亿分之一厘米。(3)10

15、 的负 9 次方米秒(1 纳米/秒) 东非大裂谷不断开裂据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分析,东非裂谷带存在着许多活火山。这些活火山的不间断活动,导致大裂谷不停地向两边开裂,虽然速度非常缓慢,但近 200 万年来,却达到了平均每年开裂大约 24 厘米的速度。按中间数每年开裂 3 厘米的速度计算,速度达到了 1 纳米/秒。可别小看这个速度,它 1 万年就是 300 多米。如果依此不停地开裂下去,未来的某一天,东非大裂谷终会将它东面的陆地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从而产生一片新的海洋以及众多的岛屿。8(4)10 的负 8 次方米秒(10 纳米/秒) 海岸一步步后退本世纪初,我国局部地区海岸侵蚀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在采沙

16、过度的海岸,近 23 年内海水向陆地侵蚀 100 多米,侵蚀最严重的地方达 200300 米。黄河入海口一带的海岸,仍以 2.3 米/年、即 72 纳米/秒的速度后退。(5)10 的负 7 次方米秒(100 纳米/秒) 沙丘缓缓移动自 1950 年以后,由于我国塔里木河上游耕垦不断扩大,致使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水源减少,特别是若羌县所属阿拉干以下,在 1972 年后已经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森林植被衰败,土地沙漠化加剧发展。到 1985 年,低矮沙丘以10 米/年、317 纳米/秒的速度向前移动。由于水源枯竭和植被死亡,更使原有的灌丛沙堆迅速向流动沙丘方向发展。(6)10 的负 6 次方米秒(1 微米/秒) 大气尘粒降落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尘粒和其它固体物质。尤其是粒径为 0.1 微米到 5 微米的微粒,对于地表能量平衡影响甚大。根据测定,此类尘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