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4523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1课时,1.能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旱灾、台风的地理分布。2.能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的相互关系上,理解灾害多发地 的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本课件以反映旱灾的图片导入新课,依次讲述旱灾的多发中心、地域分布特点,并设置了探究活动,分析了农业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在讲述台风灾害这一重点内容时,首先用图片展示台风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情景,分析了影响我国台风的发生源地、灾害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特点、造成的损失,并拓展了教材思考题。,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

2、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一、旱灾,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我国的旱灾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

3、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提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

4、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

5、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热点材料】 材料一:2008年7月中上旬,我国东北、华北、江淮、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两次较强降雨过程,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

6、洪涝灾害。与此同时,入夏以来西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雨异常偏少,旱情发展迅速。另外,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旱情已开始出现。 材料二:据中国水利部网站消息,截至2008年7月14日,全国因洪涝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3676千公顷,受灾人口6220万人,因灾死亡309人,倒塌房屋2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90亿元。,材料三: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图1),材料四: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图2),1.根据图1和图2分析,我国_、_和_等下游地区既有旱灾,又有涝灾。其主要原因是_,黄河,长江,珠江,受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图2中A、B、C三地是我国三个旱情较严重的地区

7、,请分别说明这三个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末夏初,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春季播种,用水量大。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伏旱。C地主要为冬旱。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此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形成冬旱。,二、台风灾害,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8、:,沿海重、南方重,通过阅读图2.32,掌握以下内容: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13。,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阅读教材第50页表2、6,了解以下内容: 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

9、纪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区别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 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提示: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

10、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旱灾,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2课时,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寒潮灾害等气象灾害多发地的地理分布。2.从自然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分析气象灾害多发地的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情况,阐述沙尘暴灾情特点。,本课件首先讲述寒潮发生的时间、源地,用动画和图片演示寒潮的几条侵入路径,详细分析了我国山脉对寒潮的影响、南北方灾害的表现。 在讲述华北的灾害这一重点内容时,首先讲述了沙尘暴的概念、发生的时间和条件,以及防治措施。分析华北作为气象灾害多发地,是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指出这些灾害对

11、华北地区的严重威胁。,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动画演示,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

12、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四、沙尘暴,华北地区

13、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探究活动:,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提示:(1)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

14、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条件。,思考:,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提示: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材料一:2008年5月26日28日,我国华北、东北出现了一次持续3天的沙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北部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这是2008年我国北方地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

15、过程。材料二:近几年,春季影响北京的沙尘暴路径主要有4条:第一条是蒙古内蒙古北京东北路径;第二条是河西走廊到北京的路径;第三条是从内蒙古朱日和地区经河北张家口一带影响北京;第四条是从晋北高原向东影响北京地区。,【热点材料】,(1)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 ) A.12月份 B.34月份 C.78月份 D.89月份 (2)下图所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最小的是( ) A. B. C. D.,B,D,(3)监测沙尘暴天气的现代化手段是 (4)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季,其主要原因是 (5)简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危害。,春,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植被稀少;常有冷锋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加剧土地沙漠化;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农田、牧场被掩埋,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影响人们出行;影响人体健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利用气象卫星,(卫星遥感)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