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441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一讲:绪论第一讲:绪论一、知识体系一、知识体系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技术 与人类的生存 与发展生物科学与 人体健康生物科学与 农业生物科学与生 物工程产业生物科学与资 源利用和环境 保护发展研 究 对象 (生 物基 本特 征)具有共同的 物质基础和 结构基础都有新陈 代谢作用都有应激性都有生长发育 和生殖现象都有遗传和 变异现象都能适应一定 的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学习要求 和方法19 世 纪 前19 世纪 以后21 世纪原始积累前瞻性科 学现代生物学当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阶段微观方面宏观方面实验生物 学阶段描述性生物 学阶段要求方法知识 方面重视 科学 研究

2、过程 和方 法理 论 联 系 实 际重在 理解,勤于 思考能 力 方 面态 度 观 念 方 面2二、回故课本知识二、回故课本知识 (一)(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 和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 ,核酸是 的携带者,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除了 以外,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和 的 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有 作用。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 的化学 变化的总称。生物体都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 和 的交换。通 过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地进行 。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应激性是在 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 产生的反应,是生物体能

3、周围环境的原因。 4生物体都有 和 的现象。生物的生长从生物的结构上: 表现为细胞数目的 和细胞体积的 ,其中细胞数目的增多靠的是 ;从代谢的角度上:是由于 超过了 ,使物质能量在生物体 内积累。生物体发育成熟后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以保证 的延续。 5生物体都有 和 的特性。 使生物的各个物种基本上保持 , 则使生物能够不断进化。 6生物体都能 一定的环境,也能 环境。现存生物在 和 上都大体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使 发生改变。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中, 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是生物种族延续所必需的; 是生物适应环境所必需的。 (二)(二) 、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

4、时间研究方法主要成就描述性生物学 阶段实验生物学阶 段分子生物学阶 段(三)(三)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 和 两个方面发展:在 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 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 方面, 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 和 等问题发 挥重要作用。 2现在进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属于 水平的研究;美国几年前进行的 生物圈号 的实验属于生物学 方 面的研究。 3生物工程是以 为基础,运用先进的 和工程技术手段来 或 生物材料,如 DNA蛋白质染色体细胞等,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 。 4生态学是研究 与其 之间相

5、互关系的科学。解决人口爆炸环境 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都离不开 。3三、知识点拨三、知识点拨 1生物的基本特征 .内容 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他们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这就是生物的基本 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大方面:第一,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的基本组 成物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是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第二,在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以自我更新为特点的新陈代谢和适应环境的应激性,以及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生命的稳态和自主性的表现。第三,生长、发育、生殖 以及通过生殖实现的遗传和变异,是生命连续性的表现,连续性的核心是遗传物

6、质的自我 复制。 .关系 生物的基本特征从生物体最基本的化学组成、结构到生理功能,从自身生理功能到对 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从个体生长、发育到种族的延续乃至到生物界的进化,以及生物与环 境的相互关系,逐级深入,层层递进加以阐述。 生物体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场所。 新陈代谢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根本的特征,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而生长、发育和生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是建立在新陈代谢基础上的。在进 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即应激

7、性,如植物的 向性、感性,昆虫的趋性。动物的感官和神经系统正是应激性高度发展的产物。应激性反 应的结果使生物“趋吉避凶”,从而形成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体都能通过代谢按照一定 的模式和一定的程序进行生长发育,或者说,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遗传决定的稳定过程。任 何生物体都不能长存的,当生长发育成熟使生物具有了生殖能力,就能通过生殖产生后代, 从而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去。生物体的子代都与亲代相似,又有差异,即遗传和变异。在繁 殖过程中,由于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使生物界的各种物种既能基本保持稳定,又能向 前发展进化。 生物以遗传变异为基础,通过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不断地与变化地环境相适应,既 使生物的结构都

8、适应一定的功能,又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生存与延续。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在影响、改变着环境。因此,地球现在的面貌就是 自然界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千百万年来共同作用所造就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 生物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简要表示为:.易混知识新陈代谢共同的物质 基础和结构 基础适应并影响 环境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生长、发育 和生殖4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的比较与联系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的比较与联系(1)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复习应激性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找出刺激与反应的对应关系。 如:茎的背地生长(反应)根的向地生长(反应)依据反应的方向,可将刺激分为

9、定向刺激及不定向刺激。 生物接受刺激的结构 单细胞原生动物通过原生质接受刺激并对刺激产生反应,多细胞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完 成。 植物接受刺激的结构或部位较复杂,如在向光性中,尖端是单侧光的接受部位,而反 应部位却在尖端下。 反射属于应激性。 应激性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一种行为反应、生理反应。 (2)适应性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及习性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 适应性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适应性与应激性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应激性是一种反应过程:适应性是一种结果或自然现象。 (3)遗传性。生物体的性状及较为稳定的习性等都体现了生物的遗传性,它反映了物 种的相对稳定性,遗传性最终由生

10、物的遗传物质决定。 特别提示:生物接受刺激产生何样的反应,生物采取何种方式适应一定的环境,这些 都与生物的遗传性有关。生物应激性及适应性的具体表现都是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如一种 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这种现象从生理角度分析是应激性 (性激素引发的) ;在生殖季节里,雄性极乐鸟就长出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出现的是遗传 性(相对稳定的遗传性) ;从行为角度分析,这是一种适应性(与生殖行为相适应) 。 生长、发育和生殖生长、发育和生殖 生长是生物体的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 (1)从生物的结构上看,生物体生长的结构基础包括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两个方面。细胞数目增加通过细胞

11、增殖(主要是有丝分裂)实现;细胞体积增大属于细胞 的生长。 (2)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就表现为物质和能量 的积累,表现出生长现象。其关系可表示如下图: 代谢方面: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快速分裂结构方面: 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加外观上呈现生长现象(体积增大,长长,长粗等) 发育是在生长的基础上,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复杂化、完善化的过程。在生物 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在由小长大的过程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 体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过程称为发育。但在高等地心引力 (刺激)5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

12、到性机能成熟为止。其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分化,导致组织、器 官的成熟,表现现象由不成熟到成熟个体。 生长是一个量变过程,发育是一个质变过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生长过程包含着发 育,发育过程也包含着生长。在生物体生长过程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多,体积不断增大, 但不是细胞简单堆积。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要分化发育成为各种组织,进一步形成各种器 官系统。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结果。二者既相互统一,又相对独立,二者可 以同时进行,但不可等同对待。但生长不一定都表现为生物的个体发育。例如中年人体重 增加是生长表现,但不是发育的特征(由于中年人已发育成熟)。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 程中,一般是先生长,到一定程

13、度后再发育。 生殖是生物体发育到性成熟后产生后代的过程,生物的生殖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 以延续。新个体的产生是以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为基础。生长、发育、生殖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是生命物质运动的 表现。 2生物科学的发展: 主要是清楚在其发展史上有标志意义的几个事件,即: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指 20 世纪以前生物学以描述为主。 实验生物学阶段:以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来为标志。 分子生物学阶段:指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逐渐集中在与生 命本质密切相关的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的研究上。 3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主要了解现代生命科学所取得的一些成

14、就,例如最新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这方面的知识要注意留心大众传媒的一些相关报 道。 4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与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与实 际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当然还包括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 形成和建立。 (1)病毒(如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等极少数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大多数有细胞 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理解好新陈代谢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趋势。 (3)应激性、反射和适应性的区别和联系。应激性是一切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 反应。反射是多细胞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适应性是指生物与环境相 适合的现象。由上述概念可以分析出,反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