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说课稿3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3834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地球说课稿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地球说课稿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地球说课稿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地球说课稿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地球说课稿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地球说课稿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地球说课稿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说案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今天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课堂总结、说达标检测六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等四部分容。 “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有多大”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地球的运动”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简单的方法

2、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地球仪”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3、运用地球仪,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

3、精神。二、【说教法】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情境引导法: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被确定为球形这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3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三、【说学法指导】 1、通过辨图、识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地理技能。3、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

4、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入热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环节大约需要 1 分钟。2 2、教学新课、教学新课由于“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此我这样设计:展示 PPT:地球卫星图片展示 ppt: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展示对媒体动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让学生们阅读课本 “认识地球形状阅读”部分的内4容,了解最初对地球认识的三个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然后设置问题:我们现在都认为地球是球体,那么有没有谁能举出生活中见过的事

5、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呢?给学生一分钟小组交流。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成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展示 ppt 上的图片:(事例一、人观察船向远处航行所观察到的船身的变化情况事例二、月食观察月球上地球的影子事例三:从不同纬度看北极星与地球的高度角)来补充学生的讨论结果。这一环节大约需要 8 分钟。通过过渡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再来认识一下地球的大小。从而引入到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为此,我这样设计:出示图片“地球基本数据”,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

6、 3 分钟。通过过渡语:地球这么大,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形成一种仪5器叫-地球仪。从而引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仪。“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为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地球仪,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合作完成下列内容:1、找出北极、南极、赤道、地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观察纬线和经线并归纳出它们特点。3、观察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并归纳出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4、阅读课本,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由于这部分内容难度挺大,加上初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低,所以预先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参照导学案来合作完成,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最后让各小组分别呈现合作结果,师生共同总结、评价。由于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而且难度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6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 25 分钟。五、说课堂总结:通过让学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来总结本节内容。这一环节大约需要 3 分钟。六、说达标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练习,上交。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课堂学习效果。这一环节需要 5 分钟。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