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这条船要向优质优价调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3610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这条船要向优质优价调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这条船要向优质优价调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这条船要向优质优价调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供给质量不高, 是当前我国农业发 展的突出问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 提出要把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作为主 攻方向, 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提高农 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无疑是有的放矢。 农业供给质量问题, 不单指纯粹的质 量达标问题, 还在于农产品供给不能很好 地满足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和健康生活的 需要, 以及农业投入不合理、 农业资源消耗 过度及环境恶化等对未来收益的损害。 事实上, 我国已经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测, 公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近乎 100%, 近几年亦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 恶性事件。但客观地说, 由于农业化学投入 物的滥用, 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信心

2、尚未 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用不足世界 10%的耕 地养活超过世界 20%的人口, 却也使用了占 世界 30%以上的化肥。在一次有几十个农 民朋友参加的座谈会上, 笔者曾提出一个问 题: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是否过多? 在座的农民几乎异口同声回答: 过多了。再问: 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农民反问说: 不用 那么多化肥农药, 怎么长庄稼? 然而, 使用多少化肥, 不只是农民的价 值选择题, 还受许多因素限制或驱动。长 期以来, 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路, 在 农业资源受约束的情况下, 还要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这导致了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 的政策倾向。比如, 为了避免化肥等生产 资料价格上涨给农民造成

3、负担, 设计了农 资综合补贴政策以提高积极性。农业科技 资源配置, 也明显地向高产品种选育及技 术推广倾斜。现有的政策体系和科技创新 体系, 最大目标都是提高产量。因此, 农业 供给质量的改革, 不是让一艘船调头, 而是 整个舰队要转向。 此前进行的几轮农业结构调整, 虽然要求农民面向市场调优生产, 也解决了结 构调整前的财政负担过重、 农民卖粮难和 打白条等难题, 但基本上都是在农产品数 量上做文章, 并未有效地熨平农业生产周 期性波动的问题。 发展到今天, 改革形势也在悄悄地起 变化。消费者对质量要进一步提高, 农民 需要寻求新的增收空间, 加上国际市场影 响加大, 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

4、客观上要求 我们转换农业发展方式, 从单纯追求数量 的动力机制, 过渡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农业供给质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市场机制来决定, 但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发 挥好政府作用。政府不推动, 片面追求农 产品数量的发展方式还将持续下去。然 而, 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 应该放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上。只要能守住粮食 生产能力不降低、 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 农 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 没必要过于 细致地去干预农业产业结构。 与之相应, 农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必 须充分体现出优质优价原则的核心地位。 比如, 在执行稻谷、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 同时, 可以根据质量差别适度拉开档次。 托

5、市收购价的影响因素, 除了水分和杂质, 还应把营养含量、 纯度等体现质量差别的 参数包括进来。在重金属污染和地下水消 耗过度等不适宜生产地区, 停止托市收购 政策。这些地方的农产品, 政府要积极推 动品牌建设, 设定严格标准, 并重新调整科 技创新资源配置, 为其提供不同方向的科 技支撑。总之, 要把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作 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让支撑农业生产的 技术体系和政策措施, 整体转向有利于实 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轨道上来。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农业这条船要向 “优质优价” 调头李国祥5 5 评论评论2017年 1月 13日 星期五近日有新闻报道, 某地一位少年在忍受

6、7 年校园欺凌后忍无可忍, 拔刀刺死同班同学。 随着 “欺凌” 成为治理关键词, 校园欺凌事件不 断被放在聚光灯下, 促进了全社会对欺凌的关 注。但同时, 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 处于中心城 市、 发达地区的欺凌案例, 往往因为备受舆论关 注而很快得到干预和缓解, 而在人们看得见的 冰山之下, 还有更多 “冰水里的刺痛” , 也有更多 沉没的声音。 日前一份基于四川、 河北两省 138 所农村 寄宿制学校 17841 个学生样本的研究, 充分说 明了农村校园防治欺凌更为紧迫。农村寄宿制 学校学生遭受欺凌的检出率为 16.03%, 较城市 非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农村寄宿学校, 是一 个充满 “缺失

7、” 的典型场域: 远离父母, 父母情感 支撑缺失, 学校则以 “不出事为原则” 。要在短 时间内完全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等是困 难的, 但防治校园欺凌绝不能先易后难, 而应该 寻求底线的基本持平。 不难发现, 校园欺凌高发的地区, 往往也 是留守儿童扎堆的地区, 是优质教育资源欠缺 的地区, 也是容易产生 “问题午餐” 的地方。在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防治校园欺凌, 只能 是先坚决摒弃 “大事化小” 的心态与 “放弃治 疗” 的态度, 逐步将 “敬畏规则、 尊重法律” 的认 识论输入学生心里, 让 “宽容又不纵容, 关爱又 要严管” 的方法论为师长熟知。在此基础上, 再逐步推进教育资源在

8、更深层面实现均等化, 推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推进校园治理能力 不断升级。 同时, 治标是为了给治本赢得时间。从 2016 年末最高检发布的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 力十大典型案例来看, 防治校园欺凌的要义在 于对学生 “周围的空气” 更精细的治理。而多部 门联合发布的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 的指导意见 , 对更多防治措施作了细致的表 达。它既要求师长及时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 突然下滑、 精神恍惚、 情绪反常, 成为情绪上细 致的观察者; 也要求学校积极推进校园及周边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 充 当行为上全面的监护者; 既要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变成矫治 中的鞭策者; 也要避免出现歧视性

9、后果, 成为能提供 “双向保护” 的呵护 者。防治校园欺凌, 最终还是植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 是一个在技术、 人力、 物力、 心力上有巨大投入的系统工程, 这要求消除教育差距的工 作必须加快速度。 放眼整个国家, 学生成长初始条件迥异, 教育资源仍然不均, 但健 康成长、 远离欺凌的基本线不应该有高下。需要承认, 关注舆论和影响 舆论的人多生活在城市, 随着国家的进步, 他们会对 “身边的校园” 所发 生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关注, 这是能够推动我们自身进步的好事。但同 时,“远方的校园” , 其实更需要我们去为之关爱、 为之呐喊。如果重视 程度只是以城市为中心、 以舆论风口为圆心递减, 那么减少校

10、园欺凌, 实现学生同等的健康成长就越来越难。远方的校园,防治欺凌更紧迫何鼎鼎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城乡 之 间 教 育 资 源 的 均 等 是 困 难 的, 但防治校园欺凌绝不能先 易后难, 而应该寻求底线的基 本持平评论员观察R人都不在故乡, 乡愁何处安放?最近, 到基层走访一些村寨, 客观 地说, 搞了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 成绩卓然, 农村的硬件, 特别是村容 村貌得到极大改观。但是, 也有遗憾。有一个不合理的反差: 居住条件 变好, 人却越来越少。试想当老父老母一个一个逝去, 就会人无村空。 没有了人的乡愁, 让人愁更愁! 固然, 城镇化就是要吸纳一部分农民进城, 但并不意味着让乡村空 心

11、化, 更不是不要乡村。政府部门应该好好摸摸底、 做做统计、 思考思 考, 这些走出去的农民务工者, 哪些还能回来、 哪些一去不返, 怎样做才 能吸引一批主动回、 留得住、 有志于建设美丽乡村的人。如此, 才能避 免路白修、 房白建, 减少资源、 资金的浪费; 保证田有人种、 家有人暖, 农 村才能欣欣向荣。 年关将至,“游子” 们将再次蜂拥而回, 农村又会热闹起来。当前农 村改革力度这么大, 政策优惠幅度这么大, 已经到了干事创业的最好 “窗口期” , 衷心希望 “游子” 们能看到这一点, 回到家乡大显身手, 不再 把家当客栈, 莫让故乡成他乡。毕竟, 美丽乡村, 人是核心。毕竟, 月是 故乡

12、明, 菜是家里香。没有人的乡愁让人愁汪志球来论R日前, 去一个刚摘帽的贫困村采访, 谈起脱贫经验, 村里的第一书 记笑着说,“一句话, 送米面更要送观念。 ” 两年前, 这位第一书记刚到村里, 入户了解情况, 老乡见他没带 米没带面, 夹着个本本来见面,“一看不像好干部” 。然而, 正是这个 本本, 挨家挨户地记录下了致贫原因, 总结出了脱贫办法。接着, 召 开村民大会, 制定脱贫方案, 彻底摈弃 “等靠要” 的旧观念, 激发内生 动力, 依靠贫困群众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脱贫致富。群众对他竖起了 大拇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 现实生活中, 人往往爱 “鱼” , 不爱 “渔” 。究其原因,

13、 饭来张口省事, 自己动手费劲。长此以往, 思想的惰 性越来越大, 精神的贫困越来越深。于是乎, 不愿摘穷帽、 乐当低保户, “我穷我有理” 成了脱贫攻坚中的 “思想堡垒” 。所以, 对于贫困村而言, 恶劣的自然条件只是外因, 而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内因。 不清扫 “思想堡垒” , 难走上小康大道。这就需要扶贫干部真正走 到群众中去, 和群众多交流, 将问题记在本上, 把困难记在心上, 动之以 情, 晓之以理, 要输送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的大 志气, 让贫困户动起来, 结合扶贫政策, 使 “我要脱贫” 成为奔小康的思 想保障。送米面更要送观念王锦涛人民时评R不久前

14、, 中国、 巴基斯坦商贸车队抵达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200 多个集装箱经瓜 达尔港转运出海。根据规划, 未来瓜达尔 港将建设成为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港口, 并 通过公路、 铁路等交通设施和我国新疆喀 什相连, 从而为中国更加深入参与环印度 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 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 中国和印度洋国家 的合作得到了全面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和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大大加强了我国 和环印度洋经济带之间的联系。而斯里兰 卡等国家也希望借助我国 “一带一路” 建 设, 将本国发展成为 “南亚经济中心” 。 中国领土虽然并不濒临印度洋, 却和沿 岸国家有着历史悠

15、久的和平交往。历史上 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我国东南沿海出发, 连接了东南亚、 南亚次大陆和中东地区。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开 展了人员、 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往。 印度的佛教不仅通过陆路, 也通过海路传播 到了中国。东晋时代的高僧法显在印度游 历多年以后, 从斯里兰卡出发, 经由海路回 到祖国, 并流传下来一部名著 佛国记 , 是 我们研究南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到了 唐代, 我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与文化往来更加频繁, 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 商人云集广州, 使广州成为当时著名的国际 商埠。明朝的 “郑和下西洋” 更是具有象征 意义的一件大事, 郑和统率的中国船

16、队造访 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众多国家, 促进了 我国和这些国家的交往以及亚非贸易网络 的发展。在东非, 至今还有传说, 郑和船队 的水手留在了当地, 繁衍生息。 和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不一样的是, 早 在 15世纪以前, 环印度洋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密切经济文化联系的区域。阿 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很早就开始在非洲传 播, 东非很流行的斯瓦西里语就受到阿拉 伯语的深刻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环印度洋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印度 洋在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 , 当 地 的 人 民 和 政 府 也 意 识 到 这 点 。 1997 年 3 月, 环印度洋地区 14 个国家正式 成立了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2013 年 更名为 “环印度洋联盟” ) , 中国也是这个组 织的对话伙伴国。推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的建设, 不仅要加强和沿岸国家的双边 关系, 更要把环印度洋地区视为一个整体。 因此, 中国在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时, 需要增强 “两洋意识” , 即在重点推进亚太 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 要充分意识到和印 度洋国家发展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