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3369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经济学家刘天怡教授赵 伟(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刘天怡先生,四川筠连人,1914 年 3 月生。1941 年,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 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并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助教,至 1944 年,历时 三载。之后先生致力于金融研究工作,曾受聘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金融研究院, 任研究员。1947 年赴美留学,就读于丹佛大学经济研究院,1948 年获硕士学位, 同年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 先生毅然放弃博士学业,怀着报效国家与人民的赤诚之心,于 1950 年初回到祖 国。1950 年夏,先生进入设在北京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

2、同年 冬结业,随之被中央高等教育部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从那时迄今,先生一直 在大西北的这所高等学府工作。历任兰州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教授,校学术委 员会委员、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四十多年以来,刘先生以一个学者所特有的执着和胸怀,勤勤恳恳,任劳 任怨,奋斗于经济学教学科研第一线,为新中国的高教事业和兰大经济学的学 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生的教学活动所包容的知识极为丰富,曾先后 讲授过“经济学原理”、“货币与银行”、“外国经济史”等八门课程。他是 我国“外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是新中国第一批取得学位授予权的经 济学家,并为我国培育出首批外国经济史硕士。先生教学方法独特,以

3、启发式、 示范式为先导,主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虽为著名学者, 但对学生如朋友。他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视品德修养高于知识修养, 常以“宁可德大于才不可才大于德”告诫学生。先生的研究工作所涉及的领域颇多,仅成果卓著者就有三个方面:(1)外 国经济史。他最先提出把外国经济史作为独立学科体系来研究的主张,并以精 辟的见地、独特的思辩方法论证了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阐述了他所首创的 外经史体系,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先生的代表作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和体系结构(兰州大学学报1979 年 2 期),曾引起较大的学术反响;专 著外国近代经济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尚未出版,即以油印本

4、在国内数 所大学被列为教学参考资料。(2)当代西方经济学。他是新中国较早涉足当代 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对凯恩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五十年代他 发表的凯恩斯经济思想批判(经济研究1957 年 6 期),代表了当时国 内在此领域的一流水平。(3)人口学。他是我国西北人口学研究的发起者之一, 曾出任兰州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代表作大西北的开发与移民,在 1984 年北京“人口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中外人口学家的好评。而 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问题(经济研究1981 年第 10 期),则是先生试图用比较方法研究人口问题的成果之一。除了这 3 个方面而外,先生还在 其他领域有相当的造

5、诣。扎实的古汉语功底使他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领域亦 有所作为,著有龚自珍经济思想评价、魏源经济思想评价(以上收入 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辑有管商荀韩经济思想资料选注。先生的学术成果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肯定,在经济学、人口学和高等教 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曾被许多学术团体推举为学术带头人,历任北京经济 研究会副总干事,华东地区外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中国外经史学会副主席, 外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甘肃人口学会会长,省计划生育学会副会长。他还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参与经济学科学位授予点的评定工作。刘先生还是颇有影响的民主党派组织者,曾任九三学社甘肃省委秘书长。(本文摘自甘肃社

6、会 科学1993 年第二期)先师刘天怡先生先师刘天怡先生赵 伟(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初次认识刘先生,是在 1979 年春季,那年先生给“77 级”开讲外国经 济史课程,事先听同学说过,刘先生是经济系著名学者,早年“留美”, “文革”期间受迫害并被迫其按照“一般职工年龄”提前退休了,粉碎“四人 帮”后又给请了回来。获知刘先生这一经历,同学们都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 早早去教室占位子等着上课。随着上课铃声,进来了一位个头不高温文尔雅的 老先生。先不说话,拿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行字:“一别檀台十四年,刘 郎无意说辛酸。而今沐浴春风里,善逐阴晴避乍寒。”随后用平和而缓慢的 “川味普通话”解释说,这是他

7、本人对文革以来学术生涯失而复得的写照,话 间流露出对新时代的赞美和期待。当时作为一位非正式学生,我还未有任何奢 望日后会拜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为师,更没有丝毫奢望能读研究生。实 际上那时只听到人们在议论恢复研究生招考的事,但我总感到这事儿离我有些 远。更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自己便成为邓公力主的这一变革的首批受惠者 之一!世事因时沧桑巨变之大,的确是常人事先所难以逆料的!前已提及,我拜刘先生为师,得益于李国杰先生和史柳宝先生的引见与举 荐。当天下午,我便带着李先生的“口信”去找刘先生。那时一般教授家里没 有电话,教授也没有办公室,除了“政治学习”之类的会议而外,教师们照例 不坐班,要拜访便

8、径直去人家家里敲门。我也就按照当时这一“惯例”去找刘 先生。那时刘先生住刚刚修成的 17 号家属楼,家属院的新楼仅一两幢,与旧楼 泾渭分明,很好找。找到后说明来意并称是李国杰先生推荐的,刘先生很客气, 仔细听了我的经历,表示可以按照“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但同时重申了招生 简章上的规定:“择优录取,宁缺勿滥”。那时师生都很“正统”,以向老师 “求教”为名的“探题”行为为人们所不齿,我也未有这方面的丝毫念头。实 际上我与刘先生根本就未曾谈及专业问题,只是简单地讲了我的经历,求得允 许报考,即起身告辞。接下来便是紧张复习、参考,直到五个月之后拿到录取 通知书,期间也未曾造访过先生。后来获知,我们那一

9、届报考刘先生的学生有 15 名,其中多半为“老三届”大学毕业生,其中仅有两名过线。我的专业考了 第一,也仅有 68 分,足见老先生把关之严。后来拜师“入门”后与先生熟识了 提及当年考分,先生对我的答卷印象很深,只有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居然提 笔写了满满 8 大页,不仅思路好,而且文笔流畅!这是他给我最高分的主要理 由。我是在 1980 年 9 月中旬正式注册入校的,由于“同等学力”的身份,比一 般“科班”出身的师兄弟们多一道“门槛”,注册前又接受了系里设置的外语 和专业复试,正式注册入学要晚一周。从那时到 1982 年 6 月毕业,师从刘先生 近两年时间,受到先生耳提面命式的教导。细细回想,作

10、为导师与专业领路人 的先师给我最大的教益,莫过于基础知识的锤炼与熏陶。在先师看来,中国学 人基础知识中,古典文史知识不可或缺。先师熟知我们那一两届入学的研究生, 大多是在“革文化命的年代”中接受中学教育的,缺乏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因 此特开设了一门课程,名称为“史论经典著作选读”,内容主要是中国古典文 史论著,布置我们读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中选出的一些佳作,督 促我们做笔记,写读书报告。而后又设“史实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读的书为 国外经济理论原著,但目的则定位于从那些大家名家的著作中寻找与摘录经济 史史实资料,制作卡片。当时我们几位弟子都感到有些诧异,怎么不从读经济 史大部头著作开始,而从“外围”

11、开始?因为我们看到别的专业导师都列了一 大串专业书目,让其弟子去读,所开课程也仅仅围绕专业方向展开。私下里难 免有些非议,与先生交谈中亦有所流露,对此先生并不理会,只是一个劲儿督 促我们去学,并要定期汇报,提交读书笔记。这样一年时间下来,不知不觉中 发现自己为文时笔端开始“生花”,“美言佳句”跃然而来,始知先生从“外 围基础”抓起的妙用!而到后来写学位论文时,发现当初先师让我们“倒读” 原著的妙用。以寻找史料为宗旨的读原著方式,实际上给人研究与感悟经济理 论所提出的时代背景或环境的方法训练,同时也有望教会一个人深层次把握经 济学大家们的思维方式。因为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先贤们对特定历史阶段经济

12、现实研究与思考的结果。现在看来,先师给我们培养的是某种“倒读”理论的 方法。这种方法与基础训练,实际上给人以理论统领历史之“入门”捷径。客 观地说,掌握了这种方法,打下了这一基础,很容易将研究从经济史拓展至纯 理论研究。到了后来当我从外国经济史专业“跨学科”而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空 间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时候,发现当年跟先师学的这一“倒读招式”依然管用!除了基础知识与方法训练而外,先师地指导学生论文方面也很“另类”。 从选择研究方向到选定题目,刘先生从不事先干预。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寻找 研究方向和选题要“水到到渠成”。主张每位学生自己在阅读原著中去寻找, 去定位。开始我们不大理解这种指导方式,期望刘

13、先生像多数导师那样能给个 题目,先师笑而不语,让我们自己去做。到后来,随着我们读书日多,学力日 增,逐渐找到一些“感觉”,这时候先师往往给我们一些“提点”,坚定我们 的信念,如此日积月累,不久便找到方向,确定了论题。沿用同样的方式,完 成论文。后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感悟到,刘先生当年教导我们的方法,实际上 属于古人常说的“授人以渔”方法,比之“授人以鱼”来要高出一筹!多年后当我自己从教也逾 20 年,做教授也有些年头的时候,对教授职业的 认识得以升华,有一日忽然从大学开篇几句得到某种“灵感”。大学 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对这段话的“现 代感悟”是,“博大学问的道理

14、,在于彰明人的心底已经存在的灵气和美德, 在于将你所做的这件美事感染给你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在于将这件事做得尽善 尽美!”这是做教授的最高境界吧?本以为这个“秘诀”是我的一大发现,然 而当我要写先师刘先生的时候忽一日不觉感悟到,刘先生当年对我辈的教导, 恰恰符合“在明明德”的思想,这或许与先师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有关吧!刘先生于我耳提面命的师生时间是短暂的,而以师长加同事的时间要长些。 前已提及,在我读研不到两年时间之后,得着国家“两年制”研究生学业“试 点”之光而提前毕业,随之留校任教,时在 1982 年夏天。客观地来说,我之留 校,部分是奉了师命,部分是因着学长爱才惜才的缘故。我属于改革开放以

15、后 中国大陆的最早两届研究生之一,到我毕业那年,全国毕业的研究生仅千把 人,经济类毕业生不足百人,其中学外国经济史的可谓凤毛麟角。那时国家百 废待兴,各方面人才奇缺,研究生成了“香饽饽”,高校抢着要。我当时也打 算走出大西北,去沿海大都市干一番事业。然而我毕业时面临的局面是,刘先 生年近七旬,身患高血压等疾病,身兼校内外多个职务,母校外国经济史教学 后继乏人,面临“断档”困境。先师的意思很清楚,希望我留下来接手他的本 科教学工作,只是等着系里表态。恰在此时,终于等来了论文答辩。我在论文 答辩中表现,显然给答辩委员会五位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事后邻门师兄窦 汝广多次告诉我,他曾亲耳听见系主任李国

16、杰先生在给系里别的老师绘声绘色 地描述我的答辩情景,言语中赞赏有加。这样,答辩一结束,我的留校也就成 了定局。那时实行国家计划分配制,学生去留完全由学校及人事主管部门定夺, 谈不上什么个人意愿。当年 9 月份新学年开学后,我就正式接手了刘先生开设 的“外国经济史”本科教学工作,先生随之从本科教学活动中“隐退”,专事 研究生教育及兰大人口研究所的领导工作,直到 1992 年仙逝。算起来与先师相 处前后共 12 年时间。待我留校工作之后,先生待我多半如同事,教学及研究方面任由我独自发 展,从不干涉。事实上,先生晚年几乎超脱了经济系师生的日常活动,除了带 一名研究生而外,专事兰大人口研究所的领导工作和西北人口杂志的主编 等工作。加之社会兼职颇多,作为弟子不忍心多去打扰,这样师生之间平时的 来往,反而不如当学生时那样频繁。当然,逢年过节或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有些新想法时,亦不时登门拜访、讨教,先生偶染小恙,亦不忘前去探访,执弟子 之礼。这期间刘先生教诲亦有“言传”,但更多的则属于“身教”。言传方面,刘先生给我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