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3283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一、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的意义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是指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蔬菜害虫防治技术;与单纯使用化学农药相比,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二、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的主要内容 蔬菜害虫低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这里重点介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却有利于或无碍于作物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它可通过病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的反应能力,用调控办法来控制病害发生,杀死、驱避或隔离害虫。

2、如杀虫灯、防虫网、色板及性激素诱捕器等,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采用物理方法防治蔬菜害虫具有环境污染小、无残留、不产生抗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内提取的物质作为农药,来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常见生物农药又可分为植物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抗生素杀虫剂等。常见的植物杀虫剂有烟碱、除虫菊素、鱼藤酮、楝素、印楝素、苦参碱、藜芦碱、烟百素等,常见的真菌杀虫剂有绿僵菌、块状耳霉菌,常见细菌杀虫剂的有苏云金杆菌(Bt 乳剂)、阿维苏等,常见病毒杀虫剂有奥绿 1 号、菜青虫病毒等,常见抗生素杀

3、虫剂有阿维菌素、菜喜等。 三、介绍几种物理生物防虫新技术 (一)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先进实用工具。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且无环境污染,不会引起人畜中毒等优点,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频振式杀虫灯的使用方法 频振式杀虫灯安装简便,利用田边、菜园、果园电线杆、水泥柱或铁柱,用八号铅丝,将其固定安装在电线杆或水泥柱旁边,使用生活用电,离地高度为 1.5 米,每盏灯有效诱虫面积3050 亩,如过安装在植株较高的作物田或者大棚比较密集的田块,应该适当的多安装

4、几盏。目前推广应用的频振式杀虫灯具有光控功能,管理操作方便。天黑以后自动开灯,天亮以后自动关灯。在白天,需由专人负责清理灯具,将电网上的虫垢用毛刷清理干净,以保证夜间能诱杀击倒成虫。 2、频振式杀虫灯的优点 (1)治虫成本低 经实际应用,1 盏光控型频振式杀虫灯每晚耗电约 0.3 度,按单灯控制面积 40 亩、当地电价每度 0.5 元计算,每亩每年所需的电量仅 2.74 度,电费不到 1.5 元,比单纯使用农药每亩节约成本 6.5 元。 (2)杀虫谱广,诱杀虫数多,对天敌伤害小 频振式杀虫灯能诱集各类昆虫达 1287 种,其中诱虫量大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地老虎

5、、小菜蛾、棉铃虫、烟青虫、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金龟子、蝼蛄、豆野螟、豆荚螟等蔬菜和水稻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如我们在马山蔬菜基地试点观察得到的结果:105 天,共诱杀 5 个目,15 科,33 种以上(见表 1),其中害虫 15338 头,害虫高峰期,平均每天每灯诱虫达 0.5 公斤以上,诱杀鳞翅目占总量的 70.0%以上,其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虫占鳞翅目害虫的 51%。益虫 78 头,主要是蜻蜓。 (3)减少农药用量,提高蔬菜品质 该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频率,每茬蔬菜可少用药 23 次。 (二)防虫网 防虫网是一种蔬菜设施栽培的新型覆盖材料,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

6、一,对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污染,实施蔬菜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防虫网的种类和规格 防虫网的颜色一般为白色、黑色和银灰色,幅宽 13 米,有尼龙筛网、锦纶筛网和高密度聚乙烯筛网。蔬菜生产上应用的防虫网,一般为 2235 目。 (1)尼龙筛网。用尼龙线编织而成,具有通风、透光、透气、无毒、不易老化等特点。使用寿命比一般窗纱长 3 倍左右。 (2)锦纶筛网。除了与尼龙筛网具有相同的性能外,还有防老化的优点,适合大帐式覆盖、较长时间使用。 (3)高密度聚乙烯筛网。由高密度聚乙烯和铝粉经工业加工拉丝编织而成,性能与前两种相同 2、覆盖形式 (1)大棚覆盖。将防虫网直接覆盖在棚架上,四周用

7、土或砖压严实,棚管(架)间用压膜线扣紧,留大棚正门揭盖,便于进棚操作。 (2)小拱棚覆盖。将防虫网覆于拱架顶面,四周盖严,以后浇水直接浇在网上,一直到采收,实行全封闭覆盖。 (3)大帐式覆盖。大帐式覆盖即水平棚架覆盖,或大单元防虫网覆盖,一般面积为 35 亩,或适当再大一点。四周用镀锌管支撑,高度 2.02.5 米,以高出蔬菜高度为宜;水平方向用铁丝连接各支点,将拼接后的大帐式防虫网扣在支撑架上,形成类似蚊帐的一个大单元,并根据需要设置出入口。这种方式是将一个单元面积全部用防虫网覆盖起来,可节省网纱和网架,也便于网内的农事操作。 3、覆盖效果 防虫网覆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具体效果

8、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虫、防病毒病。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 (2)保护天敌。防虫网构成的生活空间,为天敌的活动提供了较理想的环境,为利用天敌治虫创造了有利条件。 (3)防暴雨、抗强风。夏季强风暴雨会对蔬菜造成机械损伤,使土壤板结,发生倒苗、死苗现象。覆盖防虫网后,由于网眼小、强度高,暴雨经防虫网撞击后,降到网内已成蒙蒙细雨,冲击力减弱,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4)增产增收,提高品质。覆盖防虫网可大大减少农药

9、使用量,可节省农药及其施用成本;网内蔬菜农药污染少、无虫眼、清洁,品质优。 4、使用要点 (1)结合土壤消毒和化学除草。在盖网后种菜前,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和杀菌剂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选用对口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以阻断害虫和病菌的传播途径。防虫网四周要压实封严,防治害虫潜入产卵。小拱棚覆盖栽培时,应特别注意拱棚要高于作物,避免菜叶紧贴防虫网,使网外害虫采食菜叶、并产卵,日后在网内继续为害。同时随时检查防虫网破损情况,及时修补漏洞和缝隙。 (2)实行全生育期覆盖。虽然防虫网有一定的遮光性,但遮光不多,不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因此没有必要日盖夜揭或晴盖阴揭。同时,从防虫的角度讲,

10、必须全程覆盖。如遇56 级大风,须用压网线防大风掀网塌棚。 (3)选择适宜的规格。防虫网的规格包括幅宽、孔径、丝径、颜色等,尤其应注意孔径。网眼大,起不到应有的防虫效果;网眼小,则透气散热不良、遮光过多,对作物生长不利。目前适宜目数为 2235 目,丝径 0.18 毫米,幅宽 1.03.6 米,白色或银灰色。如须加强遮光效果,可选用黑色防虫网,银灰色的防虫网避蚜效果更好。目前,上海市已推广应用镶有银色条的黑色防虫网,集防虫、遮阳、避蚜于一网。 (4)综合配套措施。采取选用耐热、抗(耐)病虫蔬菜良种,增施有机肥,网外悬挂频振式杀虫灯除虫,网内安装微滴微喷设施及时补水增湿,配套棚膜和遮阳网进行避雨

11、、遮阳,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措施,使防虫网覆盖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性诱剂 性诱剂属于性信息素技术,是新兴的仿生技术。其原理是人工合成雌虫性信息素,田间释放,通过空气扩散引诱雄虫来交配,进行捕杀。 1、利用信息素于害虫防治的优势 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而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 无抗药性问题:许多还是高挥发性气味。 经济:雄虫对雌性性信息素的反应极度敏感,仅需微量即可见效,有效期长。 对环境完全无害:既不直接接触(植物或其他粮食),又不会杀害自然天敌,从而不会干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使用方法 (1)由

12、于性信息素的高度敏感性,安装不同种害虫的诱芯,需要洗手,以免污染。 (2)诱芯具有挥发性,所以一旦已打开包装袋,最好应尽快使用所有诱芯。温度对诱芯使用有效期有影响,温度高,诱芯挥发快,有效期短;温度低,有效期长。一般有效期约为 1个半月。 (3)诱捕器所放的位置、高度、气流情况会影响诱捕效果。 不同的害虫有各自的飞行高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诱杀对象安装不同高度的诱捕器。如我们诱杀斜纹夜蛾,诱捕器安装一般在 1 米左右高。 (4)性信息素引诱的是成虫,所以,诱捕应在低密度时开始定时检查诱捕虫数; (5)诱捕数超过一定量时要及时更换适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并不可到在大田周围,需要深埋 (6)诱捕器

13、可以重复使用,只需更换诱芯即可。 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利用自然界有益生物的,或从某些生物中改取的具有杀虫、防病作用的物质。从生物农药本身来看,它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主要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的毒性较小,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不足之处是见效慢,难以对付爆发性、毁灭性的病虫害。如微生物农药 Bt(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农用抗菌素,印楝素,苦参碱等。 (四)印楝素生物农药 印楝素生物农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生产的植物保护剂,属于高效低毒的新型植物源生物除虫剂。在极低浓度下使用,具有抑制和阻止昆虫蜕皮、降低肠道活力、抑制成虫交配产卵的作用;对害虫的天敌影响较小;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

14、、无残留,是世界公认的无公害粮食、蔬菜、茶叶、水果生产的首选植物保护剂。 1、印楝素生物农药的优越性 (1)具有持效性、不易产生抗药性: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化学杀虫剂,对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特别适用于防治对化学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 (2)具有广谱性:不仅能杀灭地面以上的害虫,还能抑制线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能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红蜘蛛、斑潜蝇等多种蔬菜上常见的害虫。 (3)具有营养性:农药本身的分解产物可作为肥料增加土壤有效成分。 (4)具有安全性:对害虫具有强烈的拒食、驱避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在植物体内有良好的内引传导特性,对人、畜、鸟和蜜蜂安全,不影响害虫的天敌。 2、使用方法和效果 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以 8001000 倍稀释为宜,3 龄前斜纹夜蛾 700 倍防治效果最佳。印楝素药效较慢,应提前 23 天施用,以提高防效。印楝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若在阴天或黄昏前施药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