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2716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5届高三一调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 2015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 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 C宗法制度形成 D井田制度出现 2、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花和尚鲁智深 要求铁匠帮他打制兵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

2、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3、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 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4、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 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

3、变,而伤败乃至。 ”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5、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 不然。见其所拟,帝以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 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 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6、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 重之用、有马之

4、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 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 ”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作用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7、截至 1894 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2800 万元。而到了 1914 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1106 万美元,较 1894 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 8 倍。 (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8、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几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 。影响其中 3(曲线)所代 表的经济形式迎来发展最高峰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18401860189518721927194919564231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官僚资本控制经济命脉迅速膨胀 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9、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 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 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A. 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B. 体现了

6、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C. 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D.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10、1939 年 1 月 2 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 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 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毛泽东旨 在说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11、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

7、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 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12、1954 年 12 月 25 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 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 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3、

8、下表是 19571960 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 中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7 年433%312%255%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60 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14、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 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 191 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 迹分属 4 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9、 15、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 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 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材料反映 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人民主权原则 邦联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共和原则 A B C D 16、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 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 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 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

10、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 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B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 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提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18、

1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 繁荣, “或许是 20 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 。面对这一“最大题目” ,西方各国所 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C 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19、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 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这里的 “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20、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

12、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 主形象,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 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 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2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 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 ”新兴的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

13、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 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 商。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 “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 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 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 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

14、经济发展的特点。 (3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 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 (5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 态势的总体认识。 (4 分)2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占世界 GDP 份额(世界 100)人均 GDP(1990 年国际元)时间中国西欧中国西欧1500 年25179600774 1600 年29

15、2199600894 1820 年3292366001232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 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 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 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 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 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 的。 (3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