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2688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规划也是重要生产力谢代银1规划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规矩,结合实际情况和主要矛盾,确定合理目标,对事物做出比较全面的长远安排。规划往往表现为一种战略的文本,一种理性的思考,一种智慧的凝结,一份伟业的展望,一种科学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科学规划是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履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从计划到规划的演变我国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十一个五年计(规)划实施的过程;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十一个五年计(规)划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十一五起,我国由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凸显我国从计划经济向

2、市场经济的巨变;一字之变,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震撼力。计划与规划的相似性在于都有前瞻性,都谋划未来蓝图。计划与规划的差别在于计划是指令性的,主要靠年度计划来落实;规划是宏观性的,主要是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方向,并随着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而变化,更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也更有定性、原则性、全局性、方向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可行性。规划更强调宏观协1 谢代银,男,1963 年出生,西南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与研究。先后任四川省遂宁市经贸委主任、射洪县人民政府县 长、遂宁市发改委主任等职,担任省级以上相关课题 5 项

3、,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调,不直接计划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让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突出市场的主体地位,与计划有着实质性的差别。规划是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超越,是市场经济的理性化要求,也是市场之中有计划的具体体现。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就表明,规划以宏观性、战略性等特质推动着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也需要科学规划的指引,以克服变革的自发性,盲目性,使上层建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变革相适应。科学规划通过定性与定量、领导与专家、传统与现代、速度与效益、理论与实际等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软科学到硬技术的转化,实现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综合能力”,成为重要

4、的生产力。因此,重新认识生产力的内涵,确立科学规划是重要生产力的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和生产力理论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二、 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指引思路,谋画战略,钩勒蓝图。但目前,区域规划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 一是规划文本与实践脱节的矛盾。规划文本可操作性不强,对实践的实质指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规划和实际是两张皮,隔有“代沟”,规划是美好的,但美好规划不能转化成生产力。造成规划文本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有:规划不完整,特别是在一些专项规划、生产要素配置规划、特色园区发展规划等3方面还是空白,根本无法指导实践;规划不科学,部分规划对资源环境、区位环境因素考虑不够,与国家宏观产业布

5、局脱节,规划不是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来制定,缺乏科学性,差异性,构成同质发展,重复建设;规划不具体,大而粗,广而泛,部分规划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如国家垄断性资源行业)认识不足,实践时四处碰壁,无法操作;缺乏项目支撑,使规划蓝图只是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及。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按规划思路、路径发展的现象,使规划和实践脱节。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为追求短期效应、政绩、一时 GDP 增长,实践中不按规划蓝图发展,把科学规划的指导抛在一边,一如“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二是规划前瞻性与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矛盾。规划指标的下达带有明显的计划性因素,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自由配置

6、存在冲突。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下达规划目标,给人以“统得过死”、 “卡脖子”的感觉。受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规划的前瞻性有时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节拍,例如节能减排,过去规划中就没有,是伴随着认识的深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提出来的。三是规划严肃性与规划操作可灵活性的矛盾。规划的指标有着严肃的刚性,与实际动态的操作存在冲突。规划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规划内容、4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主导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需解决与统得过死,灵活不足,操作机械间的矛盾。三、 规划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如果在规划时,结合地区优势和潜力,找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合理确定一、二、三产

7、业结构的布局;在发展速度上经过合理的规划,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速度,将本地资源通过优化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规划则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强而有效的生产力,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十五”总体规划中,就已形成了明确的产业目标和与之相配合的空间发展战略。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定位,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全方位规划建设 1中央商务区。强调工业发展的作用,从市域整体上安排支柱 2产业布局。积

8、极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空港中心建设。 3重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位条件。上海突出了浦 4东在区域开发中的“龙头地位”,改善了浦东与江浙两省的联系条件,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的空间展开。规划的前瞻性、宏观性、战略性在沿海地区体现得十分突出,如广州以大量的规划研究和空间结构调整来适应其在基5础产业、制造业、空港、航运、商贸业和高等教育、会展业等诸多产业领域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吸纳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兴产业,建设广州新大学园区和广州新城;在东部珠江口滨海地带,高标准规划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其他还有上海的浦东新区,青岛的东部新区、重庆江北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规划都是地区经济腾飞的起点。特

9、别是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更具启示意义。高质量规划对生产力的产出是以乘数效应回报的。云南丽江 1996 年大地震后成为一片废墟,破坏是灾难性的,但当地的决策者们变灾难为机遇,化腐朽为神奇,对震后的丽江进行了高层次的科学规划,硬是在一片废墟上恢复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而使丽江一举成为世界热点旅游景区,其收入产出每年高达 30 余亿元。所以有一种说法:“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地震出来的”,丽江的经验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规划,苏州高新区曾经有过一段“隐痛”。1992 年,苏州高新区启动开发建设之初,手上拥有的资金只有 2000 万元贷款,建设面积也只 6.8 平方公里

10、。由于没有科学规划,建区15 年的苏州高新区经历了 10 年时间被称为“穷人建设”的开发模式,发展相当缓慢。2002 年,苏州高新区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规划创新会议。对 258 平方公里范围作出了科学整体规划,根据“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数年时间里,高6新区用创新规划,将全区“画”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现实美丽而又充满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和谐家园。科学规划,对于促进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超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引导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编制科学的规划,地区生产力就有序、持续、充分发展;没有规划或不及时、合理地规划,地区生产力必受抑制和大的破

11、坏,不能充分发展。四、 关于科学编制区域规划的建议一是增强规划意识,奉行“规划先行”的方针。规划工作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规划工作。要树立“广义规划观”,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专项规划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规划、全过程规划意识,把宏观规划与项目详规、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规划监督与规划执行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等硬件”与规划资源配置、组合等一系列动态“软件”的使用结合起来,确保规划科学,执行有力。二是抓好规划基础调查工作。合理的规划建立于客观分析实际、科学预测未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 摸清区域发展的

12、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找到并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获取区域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整7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收集、调查的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抓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形成对区域经济现状的总体认识,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长期和分阶段的预测。三是突出科学规划的“龙头”导向地位,强调规划的执行力,充分发挥科学规划是重要生产力的作用。除遇到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调整之外,规划必须无条件执行,要克服为追求短期发展和政绩而改变规划和不执行规划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重宏观调控,抓微观衍接。四是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要使各项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不得相互矛盾。区域性规划要注意纵向与上下级规划、横向与相邻省市规划的衔接。在当前国家倡导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区域功能性分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区域整体协调观念,充分考虑本地和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态势,充分考虑与周边其他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动发展,根据未来发展总体规划和综合目标,重塑产业布局发展策略,培植产业新生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